卻說趙一局長看著董昕主任他們三人離開后,立即撥通了辦公室主任楊國忠的電話:“楊主任吧,請你立即到我辦公室來!”趙一局長的話非常簡短,語氣比較嚴厲,沒有過多的客套。</br>
楊國忠,四十來歲,幾年前作為人才引進到江南局工作,任江南局辦公室主任,兼任局黨組秘書。他是趙一局長圈子里的重要人員之一,不管是江南局黨組會議,還是趙一局長主持的重要會議,楊國忠都要負責會議記錄。</br>
接到電話后,楊國忠主任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趙一局長辦公室。由于趙一局長語氣比較嚴厲,聯想到前不久通知董昕、史權、馬建設三位處長開會的事情,楊國忠敏感地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br>
楊國忠很快就來到了趙一局長的辦公室。他拿著記事本與筆,向趙一局長恭敬地招呼一下后,就坐在趙一局長辦公桌前那二張談話的椅子上,等候趙一局長的指示。</br>
楊國忠主任這種恭謹的態度,被趙一局長敏感地捕捉到了。一時之間,趙一局長不禁感慨萬千,既欣賞楊國忠主任沒有辜負自己對他的賞識,又感嘆現在江南局象楊國忠主任這樣的干部越來越少了。</br>
想到這里,趙一局長臉上緊繃的肥肉慢慢松弛下來,微笑著說道:“楊主任,叫你來沒有別的事,主要是怎么規范辦事程序,想與你溝通一下。”</br>
接著,趙一局長把剛剛龔仲來找他申訴個人津補貼的事情簡短地說了一下,然后微笑著望著楊國忠主任,等候他發表他的看法。</br>
一個單位的內部辦事程序,屬于單位內部行政性管理事務,按規定是辦公室的工作職責之一。每個單位,每個領導,管理思路不一樣,辦事程序也就不一樣。</br>
楊國忠主任聽了趙一局長的指示后,腦子里快速地運轉起來。他清楚地記得趙一局長上位的第一年,就指示他制訂了江南局辦事程序。現在趙一局長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主要是剛剛龔仲越級反映情況引起的。</br>
考慮了一會兒,楊國忠主任勘字酌句地說道:“老板,按規定的程序辦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體現一個單位的管理水平。古人也說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單位不按規定的程序辦事,那就有亂套的危險。”</br>
楊國忠說到這里,看到趙一局長輕輕點頭后,繼續說道:“我們在幾年前就制訂了辦事程序,全面規范了公務處理流程。只是這幾年來,在執行這個制度上還不完全到位,個另部門個別同志沒有嚴格按規定的程序來。”</br>
趙一局長立即認同道:“是的,這次龔仲為了個人的問題,就直接找到我這里來。如果江南局的干部職工都象龔仲這樣,那就沒有什么規矩了;如果湖南局的干部職工都象龔仲這樣,那我這個局長正常的工作也沒有辦法正常進行了。”</br>
得到趙一局長的認可后,楊國忠主任知道自己分析的正確,思路已合上了趙局長的節拍。在領導面前,怎么把握好領導的意思,說出迎合領導意思的話,這是一種本事,也是一種官場潛規則。</br>
楊國忠主任繼續說道:“這次龔仲做的確實欠考慮,違反了局里制訂的文件規定。今后為了加強這項工作,我建議可以從二方面著手,一是在處級領導干部會上,強調規章制度執行力問題。”</br>
楊國忠主任說得很有技巧,他沒有單獨強調辦事程序問題,而是從制度的執行力上入手。這一點不管從哪方面說,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直接強調辦事程序問題,就有可能讓人產生小題大做之嫌疑。</br>
趙一局長立即點頭同意道:“是的,這個建議很好。制訂制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執行問題。如果不能執行,制度的制訂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有些部門有些同志,往往是將制度制訂后就放在一邊,這點確實需要進一步加強。”</br>
楊國忠主任繼續建議道:“第二,就是加強門禁卡管理問題。現在進入六樓的權限,處級領導干部可以憑個人的卡直接進入,科以下干部職工則憑其部門那張公用卡進入。這次龔仲直接到您辦公室來,就是用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那張公用卡進來的。”</br>
“容易出問題的就是這張公用卡。只要我們把每個處室的這張公用卡管好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建議以辦公室的名義發一個通知,要求各處室各部門加強管理,由領導或設專人管理這張卡。以后哪個部門違反規定,除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外,還要追究其領導的責任。”</br>
楊國忠主任說完后,趙一局長思考了一下說道:“那就按你說的辦。辦公室發通知的事,你立即去落實;在處級領導干部會上強調的事,我會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的。”</br>
最后,趙一局長說道:“今后,你們辦公室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不管是什么工作什么人,都要按規定的程序來辦。樹大明他們出事,也就是沒有按規定的程序來才發生的,這是血的教訓啊。”</br>
在人事處史權處長辦公室,史權處長開玩笑式地說道:“董主任,你們的龔仲這是在為我們出難題啊!”</br>
馬建設處長也有些頭痛地說道:“是啊,趙局長又沒有明確的指示,我們怎么辦為好?”</br>
董昕主任有些生氣地說道:“這個龔仲,專門給我出難題!”發了一句牢騷,董昕主任問道:“史處,馬處,龔仲的工資津補貼沒有在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發,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當時到底是怎么回事?”</br>
財務處長馬建設解釋道:“龔仲的工資與津補貼,當時我們財務處是根據人事處的通知發放的。但具體為什么這樣規定,我也不是很清楚。”</br>
人事處長史權苦笑了一下,解釋說道:“那時我還沒有到人事處工作,為什么這樣規定,我也不是很清楚。”史權說得較含糊,他不好將問題直接推到前任那里。</br>
董昕主任說道:“不管當時的情況如何,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怎么辦為好?”董昕主任現在最關心的怎么解決眼前的問題,以前為什么這樣做不是他感興趣的問題。</br>
思考了一下,馬建設處長有些同情龔仲的說道:“不過,從這張表上數據看,龔仲的收入確實較低,這也是實際情況。”</br>
人事處長史權接過馬建設處長的話說道:“這點我知道。我仔細地分析了一下,問題主要是出在政策外津補貼上面。這塊收入給龔仲有道理,不給他也說得過去。”</br>
董昕主任說道:“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趙一局長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認為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必須把趙一局長的意思搞清楚。”董昕主任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br>
他們剛剛從趙一局長辦公室出來,對于這個問題,趙一局長確實沒有明確的指示。聽到董昕主任這樣說,史權、馬建設二位處長立即陷入了深思之中,回憶起趙一局長說過的每一句話來。</br>
他們都知道,這里涉及二個問題。一個是龔仲是否享受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政策外津補貼?二是享受或不享受的具體依據是什么?準確把握第一個問題后,第二個問題就非常簡單了。</br>
過了一會兒,馬建設處長建議道:“要不這樣吧,史處問一下趙焱主任,當時他慮這個問題的什么依據?特別是趙一局長是否有明確的指示?”趙焱是當時的人事處長,現在是監察審核室主任。</br>
董昕主任分析道:“我認為沒有必要問趙主任。剛剛老板確實沒有明確的指示,但我感覺到老板既然為這個問題把我們找去,說明老板是不同意龔仲享受政策外津補貼的。你們想一想,如果老板同意,當場答應龔仲就是了,根本沒有必要再把我們叫去。”</br>
董昕主任的分析,其實史權與馬建設處長內心早就明白,只是他們不忍心說出來,畢竟這關系到龔仲的切身利益問題。一年一萬多元的收入,對單位來說是小事,但對個人來說就不是小事了。</br>
見到史權與馬建設二位處長默認了自己的說法,董昕主任繼續發揮他牽頭的作用道:“把這點確定下來后,其他問題就簡單了。不管龔仲反映的情況如何,不管文件怎么規定,理由只有一條,那就是公務員不能享受事業單位的所有待遇。”</br>
董昕主任說得頭頭是道,沒有任何愧疚。作為一個領導,本來應該盡最大的能力關心下屬,盡最大的努力保護下屬的利益。但董昕主任卻并沒有這樣做,更何況這也是趙一局長的意思。</br>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史權處長感嘆地說道。他是人事處長,龔仲待遇上的不公正,史權處長當然比誰都明白。但趙一局長的意思是這樣,史權處長除了內心表示同情外,當然不好公開提出與趙一局長相左的意見。</br>
馬建設處長沒有表態,他知道這是大勢所趨。龔仲待遇上的不公正,馬建設處長心里更明白,這是受樹大明黑山事件的影響。如果沒有黑山事件,馬建設處長肯定會從財務的角度,主動為龔仲出面爭取。他自信,以自己一個財務處長的身份,解決龔仲的這個小問題應該是非常簡單的。</br>
最后,董昕主任建議道:“那就這樣決定了。龔仲那里我去做工作,畢竟他還是機關后勤保障中心的職工。趙局長那里,我看就麻煩史處了,將我們商定的結果報告給他。”(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