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尹萬里四處尋找常書新,四周眾人好笑。</br> 剛才常書新剛才一聽岳恒要評論文圣,悄悄彎下腰溜走了,誰敢妄議圣人吶,這不自己找死嗎!</br> “隨便讓岳恒鬧騰,議論文圣就然他議論!”</br> 在得到臺下陳振楚等人的支持暗示后,龐士龍嘆一口氣,看向另一方問道:“尹萬里,你們準備派誰出場?”</br> 尹萬里找了一圈沒找到常書新,其他幾人都躲躲閃閃不敢看他,他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這一場我親自上場。”</br> 兩人在擂臺上站立,岳恒連行禮的過程都忽略掉,直接說道:“這一題很簡單,我出個對子,你,或者你們臺下這些人都可以回答,答上來就算我輸。”</br> 尹萬里臉上肌肉跳了跳,不悅道:“你也太小看人了,勝你還需我們前十所有人出面?”</br> 岳恒微笑道:“不止你們前十所有人,就是全場任何一人,只要對的出來,我都認輸!請聽題!”</br> 岳恒提起筆,在紙上寫下這么一行字:“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br> 他拋下筆,說道:“請尹兄對下聯!”</br> 尹萬里傻了!</br> 臺下躲在人群中的常書新和其他前十文人也傻了!</br> 裁判長龐士龍傻了!</br> 陳振楚和巫碣云等六級輔堂也傻了!</br> 護岳社,倒岳團,一千多個關注著擂臺的學宮學子們全都傻了眼!</br> 這是什么對子?這是在總結文圣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嗎?</br> 收二川很好理解,東川漢中與西川益州,可諸葛亮一直在負責后勤工作,打漢中是黃忠斬下夏侯淵,益州是張飛龐統他們的主要功勞,與諸葛亮都沒有太大的關系,這一句明顯是偽事實呀?</br> 可第二句又變成真相了,排八陣指的是他擅長八卦陣,最后一句三顧茅廬也出自《出師表》,這些都能與史料相符。</br> 可是第三四句再次變化,“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這三個典故又是什么意思?沒聽說過諸葛亮有此類光輝事跡呀!</br> 尹萬里站在擂臺上,聶聶不得語,揉著腦門念叨著一二三四。</br> 這個上聯用了從一到十這些數字,里面似真似假講述著文圣諸葛亮的生平事跡,這讓他怎么對下聯?</br> 怎么對啊啊啊……</br> 尹萬里好想大吼出來,這一刻,他特別理解常書新的做法,他也想逃!</br> “岳恒這也太大膽了吧!他這不是妄議圣人嗎?這會要遭伏羲神靈懲罰的呀!”六級輔堂巫碣云這種老學究一聽就明白,岳恒真真假假講了一堆諸葛亮的事跡,他這是要干嘛?</br> 陳振楚揪心起來,但并沒有看到天上飄過雷云,沒看到神罰之雷降臨,也沒看到任何伏羲星辰的共鳴之意,他的神識籠罩在擂臺上,感覺毫無變化。</br> “怎么對?這對子怎么對?”</br> “從一到十,這怎么對?難道從十到一?”</br> “可這并非按順序排列,諸葛亮他還有什么從一到十的光輝事跡?”</br> “你們都別爭了,最重要的不是格調,不是律句,而是真假虛實!”</br> 在場文人學子全都抓耳撓腮,摳破頭皮都想不到下聯是什么,快要被折磨瘋了。</br> 苦啊,郁悶啊,這岳恒完全是在害人呀!</br> 尹萬里憋了一炷香,臉漲得通紅,一個字都說不出來。</br> 岳恒好心提示道:“你可以請求場外援助的……”</br> 尹萬里呼地松了一口氣,看向臺下那些人,可全都是搖頭應對,冥思苦想,沒人能答得上來。</br> “這……岳兄,麻煩再讓我們想想……”尹萬里憋屈地說道。</br> 岳恒點點頭,心中正在慢慢盤算總結剛才的做法。</br> 妄議諸葛亮文圣嗎?</br> 對,他確實妄議了!</br> 什么七擒孟獲,那都是《三國演義》里面的傳說故事,六出邙山也不屬實,真正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只有兩次出兵邙山,取漢中與益州,那都是武將們的事,與諸葛亮并無太大關系。m.</br> 但伏羲神靈并未懲罰他,這個結局就非常耐人尋味了。</br> 這是岳恒剛才融合周瑜虛像時產生的一個大膽的想法,周瑜明明在許多方面都比諸葛亮要強,可為什么沒被評為圣人?</br> 岳恒猜測,諸葛亮被評為文圣,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的文學才能以及書畫水平極高,以及對法陣的研究,對工匠技藝的貢獻非常大,諸葛連弩,八陣圖,孔明燈,木牛流馬等等都是他的明,所以才會被評為文圣。</br> 成圣之后,為了一直維持圣人形象,伏羲星辰可能會對一些不傷大雅的小事容忍度很高,所以岳恒試著將一些并不太重要的事情換成《三國演義》中的傳說故事,安插在諸葛亮的生平事跡中,果然沒有遭到伏羲神靈的懲罰!</br> 找到這種空子,岳恒就放心多了,他想了想下聯,沒什么問題。</br> 兩柱香時間過后,尹萬里急的恨不得掩面而逃,他站在擂臺賽,像個木頭樁子一樣什么都沒干,一字都說不出。</br> 怎么對呀?</br> 伏羲大帝呀你告訴我吧這該怎么對呀!</br> 諸葛亮文圣,麻煩您老人家的分魂降臨,告訴我該怎么對吧!</br> 尹萬里都快要哭了,他看到岳恒期盼的眼神,癟嘴問道:“岳兄……能告訴我,六出七擒是什么意思嗎?還有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這究竟是何典故呀?”</br> 岳恒聳聳肩問道:“六出邙山,七擒孟獲,你知道嗎?”</br> 尹萬里頭有些暈乎:“文圣諸葛亮他可沒六出邙山,抓孟獲什么時候擒拿過七次?”</br> 岳恒哼了一聲:“我說有就有,是你學藝不精不懂上古歷史!我再問你,五丈原知道吧?那北斗七星陣呢?”</br> 尹萬里連連點頭:“此陣天下文人無人不知!”</br> 岳恒又問道:“那你可知七星續命燈?”</br> 尹萬里大驚:“七星續命燈是什么東西?與臥龍先生有關嗎?他病死在五丈原,難道與七星續命燈有聯系?”</br> 岳恒高傲地昂起頭,哼了一聲,不再回答。</br> 越是這樣隱晦,越是這樣假裝神秘,越是這樣虛實不分,大家就越好奇。(未完待續。)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