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藍的海水中,那大漢臉se蒼白,在水中急速遁走。
他原本所處的海底洞窟,便已經是點星海中極少有修士居住的地方,再往前去,便要進入點星海深處,人跡罕至之地。
他以《浮生化夢心經》入劍菩提夢中,卻遇到了他修道至今,從未見過的情況。
要知道《浮生化夢心經》乃是罕見的,涉及靈臺心念的功法。
這功法要先用秘法使他人入夢后,誘發他人心神記憶,化成種種夢境,有他人人生最為深刻的真實經歷印象,也有他人自己在夢中筑成的虛幻之相,亦有真實與虛幻相合之景,其中虛虛實實,或真或假,真假參雜。
修者借秘法將自身心神進入他人夢中,歷經百轉,不僅可借此體悟真實虛妄之分,磨礪心xing,還能得到他人的生平經歷歷程,增加閱歷積累,雖與佛門流傳的轉世積累功果之法無法相比,卻也略略有了些意思。
這種被入夢之人,便稱為‘夢引’。
‘夢引’修為越強,心xing越高,最深刻的記憶便越難被誘發出來,夢境便越難化成,但一旦夢成,便極少有那種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的夢境,真實與虛妄之分也就越難分辨,這種‘夢引’對于修者而言,價值也是最大。
修習《浮生化夢心經》之人,借秘法之助,在‘夢引’的夢境中,有絕對的掌控之力,‘夢引’絕難傷到入夢之人,而‘夢引’的生死只在入夢之人一年之間。
心神乃是極為玄妙的東西,若是在夢中,‘夢引’入夢之人,便是心神被滅,即便肉身無恙,也是必死。
而且即便‘夢引’在夢中沒有被殺,隨著記憶夢境變化,心中雜念也越來越多,最終結果就是靈臺被閉塞,走火入魔,下場不死也極為凄慘。
大漢以劍菩提為‘夢引’,想要借他修煉《浮生化夢心經》。
但劍菩提在夢中,心神凝一,并未出現一絲迷惘,似是這大漢加諸在他身上的秘法,對他毫無作用,他靈臺既不自生夢境幻象,也不受大漢所化幻象所惑,反而將之重創。
這大漢其實心神已經受損,對于他這種修習《浮生化夢心經》的修士而言,這是極為致命的。
或許他并不會死,但心神不比其他,世間能彌補之法,少之又少,只有靠自己養心才能恢復,以他的情況,一切都靠自己,根本不是十年八年能做到的事。
不過幸好他之前取了劍菩提的妙素白蓮,這朵蓮花,顯然就是能夠彌補心神的奇異之物,此刻正散出白光,撫慰他的心神,但卻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恢復的。
大漢此刻只想快些往點星海深處遁得越遠越好,免得劍菩提追上來。
忽然,他面se一變,雙目忽然莫名變得迷惘,眼前一花,竟然已經不在海中,卻到了一個鐘ru倒掛的石洞之內。
石洞正中,一張石床,上面一個羽衣星冠的道人面對石壁而臥。
不過這洞中所有一切,包括大漢、那羽衣星冠的道人,都籠罩在一層白光中,隱隱有些虛幻扭動,似是隨時要淡去。
“好徒兒,你將我的夢偶用到哪里去了?你身上有佛門鎮定心神的寶物在,那和尚你定是擒得了,那便該避開為師,苦修成元神再出來。你怎能如此不小心,卻弄得心神受損,還是讓為師找到你了。”一個聲音飄飄忽忽,自石床上響起。
大漢面se劇變,看了看自己空空蕩蕩的右邊衣袖,倒退兩步,撞在洞壁上,引得這石壁一陣動蕩。
便在此時,“滋~”的一聲長鳴,響徹了這石洞,長久不息。
這聲音奇特,難聽之極,入耳心煩。
這石洞中一切之物,原本便虛幻不定,這一聲長鳴響起,驟然如同水泡般破碎,消失不見。
大漢眼前一花,便哪里有什么石洞、道人,自己根本還在海水之中,剛才只是一個呼吸間的恍惚入夢。
他泥丸宮中,妙素白蓮之上,有一只白玉蟬,靜靜懸浮在白光內,正是他當時在那小島上,破去劍九殺玉符之前,按入自己泥丸宮之物。
白玉蟬身下,隱約有一個玄奧的符文,正在淡去。
大漢雙目中滿是驚駭,竭盡全力,往點星海深處遁走。
不知多遠之外的碧海上,一個羽衣星冠的道人,踏在碧波上,看著遠方,輕笑一聲,道:“竟然找到‘驚夢玉蟬’鎮壓泥丸宮?真是好徒兒!”
他身前虛空忽然扭曲,一步踏入,消失不見。
……
原本大漢與劍菩提所處的海底石洞內,一個頭戴純陽巾,身穿白se布衣的年輕男子靜靜站立,他身邊一個面目冷峻的中年人,正是劍九殺。
年輕男子淡淡道:“我的感應,剛才又出現了一次,不過立刻就消失了。”
劍九殺道:“他現在何處?”
年輕男子道:“他應該往點星海深處去了,不過這感應太弱,難以確定具體方位。若你之前所說不差,他的心劍,尚欠火候,本不該用。他在對上你之前,應該就已經用過了,加之對你又用一次,情況不會太妙。
我之前有一度感應強烈,便找到這里,極可能是他在竭力克制心劍異動。以他修為,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便完全穩住,這感覺,總會再出現的?!?br/>
劍九殺道:“若你再無感應呢?!?br/>
年輕男子道:“只有三種可能,要么他已經死了,要么他心劍已成,要么他已經逃出了我的感應范圍?!?br/>
劍九殺轉身就走。
年輕男子淡淡道:“九殺師弟,你說的那道門劍修,劍法神妙,又身有能抗拒你的東西,這樣修為的修士,不太可能原本默默無名,忽然就出現在點星海中,還正好與那和尚湊在一起。這和尚,在元洲滯留了許多年,這個道門修士可能也是從元洲來的,與這和尚原本就認識。
那和尚才是我神劍宮所要之人。至于那道門修士,極可能大有來歷。不見得元洲之上,就只有我神劍宮,才能修上乘劍道。一兩個劍修,并不能威脅我神劍宮地位,而若要劍道大昌于元洲,如同上古之時,多一些劍修,卻未必是壞事。
你若再遇見他時,能問清楚,就問清楚。若他不是要助那和尚逃走,不與我神劍宮為敵,等閑不要輕易動他?!?br/>
劍九殺一言不發,出了石洞。
年輕男子微微搖頭,也跟了出去。
……
秦石泛舟海上,按著負石丈人所給的海域圖,往點星海深處而去。
這一路過去,島嶼漸漸稀少,經常一連數月,也見不到一個,便偶有一兩個,環境也不太好。
他并不急于趕路,便在‘太乙幻璧舟’內,將‘三轉拓神識法’第一轉jing研透徹,已經開始修習。
不過這秘法玄奧,不是短時間內修成的,他并未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上面。
每ri里除了馭動‘太乙幻璧舟’沉到海水深處,修習合魄期根本功法‘七yin真官朝ri’外,還已經將‘聚元真水罩’、‘化影明光遁’兩門道訣,都修到了第四重。
他與劍九殺交手了一次,艱難逃脫,這兩門道訣便顯得非常重要。
‘化影明光遁’與‘聚元真水罩’一遁一守,乃是保命的最佳選擇。
而且‘聚元真水罩’乃是防護之用,在這碧海中,水xing靈氣充沛,防御之力,比別處更強。
這兩門道訣,他修習ri久,加上他進階合魄,本已到了突破的邊緣。
他這些ri子沒再遇到什么兇險,又有‘太乙幻璧舟’這樣近乎水中洞府的靈器,得以能專心修煉,進階只是順理成章。
至于‘庚金離火劍’,他并未花費太多的功夫。
一來這道訣,早便已經到了第四重,要突破到第五重,非一ri之功。二來這道訣乃是攻擊之用,再提升一重,只怕也抵御不了劍九殺這樣修為的修士。
要想正面抵御劍九殺這樣的修士,他目前只有兩種選擇。
首要是修成‘三轉拓神識法’第一轉,將‘七曜星羅陣圖’烙印到‘周天定星鐘’上,提升‘周天定星鐘’的威力,畢竟,這是他的本命法寶。
其次便是將‘金匱元符弓’多拉開一些。
此弓的確神奇,似乎每多開一些,威力就強上一些。
他面對劍九殺追殺之時,將‘金匱元符弓’拉過了差不多一半,配上‘湮妖竹’,威力比他以本身真元化箭,提升了近一倍半。
要知道,他已是合魄修士,真元遠非還丹期時可比,這與他之前以金丹大成修為開弓,提升的近一倍威力相比,完全不可以道里計。
但若要能多開‘金匱元符弓’,除了真元積累外,便要修成《上元真形秘旨》第六重。
這功法一旦進階,肉身之力大增,到時拉動‘金匱元符弓’,威力自然會再有提升。
只是當ri他在還丹期時,能在不長的時間內便修成《上元真形秘旨》第五重,卻是因為得了一顆天地孕育的靈物‘明靈石珠’,用之洗練肉身。
只是后來他已將這顆還蘊含大半效用的‘明靈石珠’,贈給了師尊沖虛道人,被沖虛道人用了提升肉身,修習‘元種玉胎訣’。
如今他要修成《上元真形秘旨》第六重,卻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秦石本就不怎么依賴外物,其實并不在意。
他自來天xing隨和淡然,若有可用之物時,拿來用用也無妨,若沒有時,也不強求,靠自己修煉便是。
修行要靠自身,自然不錯。
但天生萬物,自都有其用處。
只看是否是需要之人,需要之時,恰好能得到可用之物,若都符合,便就是機緣到了。
這一點,看他修習的《諸天妙有洞極真經》中,也列出了可用的天地靈物,便可知道。
若一味認為完全應當不靠外物,明明遇到可用之物時,也丟在一邊,不過是走了另一個極端,暴殄機緣而已。
關鍵是用過了靈物,嘗得了甜頭,心中比之前,到底有無變化。
這其中涉及微妙的平衡,也是一種心xing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