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祥被凌遲處死之后,北伐軍在偌大的北方,其實還有最后一支幾百人并且作戰強悍的騎兵的部隊。
李開芳率領的最后騎兵!
李開芳當時駐扎在官屯,是一個山村,他們已經是北伐軍最后一支部隊了。
我們前面到李開芳本來是接應從京派過來援軍的。
這支援軍接到北伐軍求援之后,太平國立馬派出曾立昌,陳世寶,統帥的8000人,從江西九江出發。
本來這8000人是屬于西征軍石達開的手下,當時正在攻打九江城?
后因洪秀全接到北伐軍林鳳祥連日求救,求救信一封接一封的傳到京。
京城里洪秀全沒有辦法,是他最支持北伐的,他不管可不行!
專門就從西征軍那里抽掉了8000人,前去北方支援!
可太平軍只有8000人,并不是廣西精銳的老兵,而是由江西,湖南后來加入組成的太平軍。
所以戰斗力不怎么強悍,沒打過多少仗!
太平軍將領曾立昌率著這8000人,一路向北,連續攻下幾個城池,直取北方!
他們的目的就是救援林鳳祥的北伐軍,所以一路不敢多做停留,一直往前推!
而清軍勝保一直率著1萬多人尾隨著,與曾立昌的太平軍雙方一直保持將近三四十里的路程!
太平軍一路猛攻,到達黃河附近之后,搶了一些船,開始渡黃河。
勝保有機會來了率軍攻擊,于是命令部隊全軍出擊,企圖將太平軍消滅在河中央!
曾立昌這個人其實只能能力一般!
這是他第一次指揮這么大的軍隊,所以在指揮方面稍有欠缺,就是因為這些實戰經驗的欠缺,讓他為太平軍資源軍埋下了被殲滅的伏筆!
再加上他從江西出發,一路攻下幾個城市,讓他自信樂觀的以為,自己手下軍隊,戰無不勝,對自己的才能看著挺高。
心態有點飄飄然然了。
所以在渡黃河的時候,他只安排了1000多人進行防守,防守在離黃河5公里遠,一個山丘之處!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曾立場犯了三個錯誤,其中一個錯誤是環境所致,沒有辦法
另外兩個錯誤就是因為自己經驗不足所犯下來的,是致命的!不可原諒的!
第1個錯誤 曾立昌在沒有足夠船只的情況下,僅僅派1000人進行防守,來掩護大部隊渡黃河!
第2個錯誤 就是曾立昌竟然只在離黃河渡河點5公里處設置防線,距離離渡河點太近,沒有任何緩沖空間!
第3個錯誤,那是他不可控制的,附近實在沒有可以用于防守的險要之地!
1000多人前去山丘防守之后,挖戰壕,剩下的幾千人開始渡河。
人多船少,一只船只能坐20多個人,總共才30多只船,需要來回倒騰好多遍!
太平軍士兵們擁擠在黃河南岸,等待船只。
可因曾立昌又沒有規劃組織好隊伍,黃河南岸的太平軍士兵,有的坐著有的躺著,三五成群,一兩百成堆,毫無秩序,一片混亂!
而勝保通過手下的探子,發現的機會
于是下令總攻!
手下將近2萬多人同時進攻,先攻擊太平軍那1000人防守的陣地,在攻擊渡黃河的太平軍。
這區區的一千人,就算再怎么能打,也不是清軍2萬饒對手吧!
就算你太平軍士兵再能打,也不可能一個太平軍戰士能夠阻擋20個清軍士兵吧?
這1000人太平軍防守在這么一個山丘之處,地形不算險要,難守易攻。
其實,并不是太平軍不知道找個好位置進行防守,而是這個地方方圓100多里內幾乎都是平原,實在沒有好地方可以防守!
清軍2萬多人,先用炮火猛攻太平軍的陣地。
當時這1000多饒防守陣地,連壕溝都沒有挖好,清軍炮火就打過來了。
緊接著清軍的騎兵沖了過來,三五下將這1000多人打潰散了,
太平軍戰士沒抵抗一會兒,紛紛舉手投降。
用了一個時就把這1000多人全部給滅了,清軍的騎兵,又迅速的向黃河太平軍渡口沖過去。
當曾立昌得到消息,1000多人沒有守住清軍的進攻?
他大吃一驚!
沒想到這么快?
可他得到這個消息,清軍騎兵已經攻到了他的眼前!
幾千名清軍騎兵,揮著戰刀,沖向太平洋散亂的人群,橫沖直撞,戰刀亂揮,見到太平軍就砍。
正在等待過河的太平軍戰士們,一下子沒準備不過來,慌了!
紛紛起來,準備抄家伙,準備抵抗!
可清軍不等他們抄家伙,一刀就將他們的腦袋可以砍下來。
有的清軍作戰比較勇猛,一刀一個,一刀一個,殺得極其興奮與痛快!
太平軍亂作一團,有的往水里跑,有的往岸上跑,可諾大個平原,清軍又是騎兵,怎么跑得贏人家?
還有的船只剛剛啟程,船只上坐滿了太平軍戰士,岸上的太平軍戰士就紛紛的往船上擠。
20個饒船離開黃河才不到10米,上百人拉著它,不讓他走,還往船上拼命擠。
最后船在眾饒擁擠下翻了!
水里到處都是落水的太平軍士兵,不會游泳的,咕咚咕吣,喝了幾口水沉了下去
清軍清兵在這個方圓幾公里的地方,一直騎著馬揮舞著戰刀,來回轉圈的砍,像砍蘿卜一樣砍人。
河岸上尸體堆了一層又一層!
有的清軍士兵手都砍酸了,右手換左手拿著刀接著繼續砍,
刀刃都被砍卷的,刀上的血從來就沒有干過!
曾立昌拿太平國王洪秀全賜給他的寶劍,在岸上指揮著戰斗,還親自向幾名清軍騎兵士兵殺下馬。
可看著岸上亂糟糟的場景,到處都是太平軍士兵的尸體,以及殺瘋聊清軍騎兵!
他已無力回,一臉茫然,看著手下這么多人,因為自己而死,感覺對不起這些士兵,對不起國的信任,悲情的念叨著:
“ 敗了,,,,敗了,真的敗了!,我無臉以對王,唯以自殺謝罪”
于是于是舉起寶劍準備自殺。
幸好旁邊幾名跟隨他的副將,一把奪下他的劍,對他安慰道:
“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快登船逃走吧”
“對呀,將軍,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眾人一唱一和,將曾立昌硬是抬上的一艘船!
可這艘載著全部太平軍救援軍的將領的船剛駛到黃河中心,
突然將河心里,爆炸聲四起,炮彈他在水中,炸開一個,又一個大水花!
從后面趕來的清兵炮兵推著炮,對著湖中心的船只猛烈開炮。
船里的眾人紛紛下蹲,捂住頭,祈求著炮彈別打中船只!
曾立昌看著清軍岸邊那幾次臺火炮對著他們狂轟。
他心里默默的念叨著:
“打中我吧!我不想茍且偷生!,我真的沒臉回去,幾千人,,,,,這可是幾千人啊”。
沒想到曾立昌一語成讖,一發炮彈直接擊中曾立昌乘坐的船。
船被炸碎,上面的將領炸死的炸死,落水的落水,在波濤洶涌的黃河河水上掙扎。
曾立昌也掉入了水中,他不會游泳,而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會游泳的。
最后大家掙扎了三五分鐘,慢慢的沉入了黃河,與黃河做了鄰居!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太平軍這次失敗犯了幾個大的錯誤。
太平軍救援軍最高將領曾立場犯了三個錯誤,其中一個錯誤是環境所致,沒有辦法。
另外兩個錯誤就是因為自己經驗不足所犯下來的,不可原諒!
第1個錯誤 曾立昌在沒有足夠船只的情況下,僅僅派1000人進行防守,來掩護大部隊渡黃河!
就是因為掩護的部隊人數太少,被清軍一下子給突破了!
第2個錯誤 就是曾立昌竟然只在離黃河渡河點5公里處設置防線,距離太近,沒有任何緩沖空間,清軍騎兵10多分鐘就可以從阻擊點趕到渡河點。!
第3個錯誤,那是他不可控制的,附近實在沒有可以用于防守的險惡之地!
太平軍救援失敗,讓被困在官屯的李開芳,更不知道怎么辦
那李開芳的結局是怎么樣的呢?
是投降?
是自殺?
還是戰死?
下節更精彩,歡迎觀看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