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接到通知前往洛加船進行搜查!
沒想到一下子捅出了大簍子,直接引發鄰2次鴉片戰爭的開始!
清軍軍官梁定國帶領三名官吏和60多名士兵前去亞羅號搜查!
結果果真發現里面有海盜,而且這海盜好多人都認識,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明泰和梁明富。
梁明泰,梁明富這兄弟兩人,本來是海邊的漁民,后來感覺打魚太過清苦,一輩子發不了財
于是做起了海盜,團隊越做越大,屢次破壞官府的利益,被官府通緝!
后來成了氣候,手底下擁有500多人,專門從事海上打劫,收保護費的業務!
他們不僅做海盜,后來與官府講和,輸送利益。
還在岸上與廣東附近的官府勾結在一起,共同分享得來的打擊成果!
所以官府的人好多人認識他們!
梁定國隨即將梁明泰和梁明富二人以及亞羅號上的14名水手全部抓了起來!
可沒想到這艘船看起來是中國帆船,實際上是英國的。
船長是愛爾蘭人叫肯尼迪。
肯尼迪氣不過,因為沒有中國軍人敢動英國的船。
于是他上報給了英國駐廣州領事哈里,斯密,巴薩里。
英國領事知道這件事兒之后十分高興,因為清廷在這幾年總是有意無意的阻止他們大英帝國販賣鴉片。
而且在上次簽訂的(南京條約)中表明洋人是可以自由進出開放口岸城市的比如,上海等地。
可廣州卻不行,洋人在(南京條約)中有進城權,廣州的官府一直阻攔洋人不讓他們進城。
為此洋人一直想進入廣州,而尋找機會。
趁這次事件想繼續給清廷一些壓力,反正就是為開戰制造借口!
英國領事急忙找到廣州巡撫交涉,要求廣州巡撫,引渡亞羅號上的水手,交給英方處理,并出面道歉賠禮!
這里大家看懂一個詞 不是“釋放”,而是“引渡”。
因為那時英國領事給出的理由是:
亞羅號是英國船,清廷的警察和司法部門是不能到那里執法的!
清軍軍人進入英國的船,顯然是挑戰英國的威嚴,和開戰沒什么區別!
可鐵血般的清軍軍官梁定國斷然拒絕英方的要求。
他給英方的理由是亞羅號是中國制造,為中國所有,船上的水手也是中國人。
船上不僅運輸鴉片,還運輸政府專賣的食鹽屬于犯法。
而且亞羅號所謂的船籍登記是一個丹麥人從別的國家購買的,根本就不存在是屬于英國的船只。
后來雙方又經過幾次談判,最終因英政府強硬要價條件太高,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成果!
1856年8月 英國東方艦隊司令西摩亞率領艦隊開始攻擊廣州城附近的清軍炮臺!
清軍奮起反擊,英軍那時候人數不多,沒有討到便宜!
. . . . . . . .
于是英軍又派陸軍登岸前往外國商館地區。
外國商管地區是清政府不得入內的,所以清軍士兵們手持武器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墻之隔的英軍有條不紊的上岸!
8月27日英軍炮轟廣州衙門官署,準備想奪取官署!
廣州城內的清軍加當地民眾奮起反抗,最終將英軍打得出去!
當場打死英軍8個人,打傷60人!
打的英軍狼狽逃竄!
英軍知道現在在東方的實力較弱,于是請求英國調軍過來增援,還請求法國一同參戰。
英法聯軍得到增援軍隊之后沒有再進軍廣州,而是繞到北邊直接進攻津!
連外國人也讀懂了孫子兵法,知道擒賊先擒王。
英法聯軍從津上岸,直撲北京城!
當時咸豐皇帝徹底慌了,他哪兒管得了南方的太平國?
他一邊逃跑,一邊命令八旗將領僧格林心帶領蒙古鐵騎抵擋英法聯軍!
可蒙古鐵騎在與英法聯軍對決之中,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邊倒式被殺戰場!
我們著名的圓明園就是被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以英法聯軍為主的外國軍隊燒毀的。
圓明園的燒毀,讓我國兩千年的文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壞,好的國寶,因此流落海外,至今都無法尋回!
現在看一下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里,有上千件物品是當時從圓明園搶來的!
本來我這本書講解的是太平國,看似第2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國毫無關系!
其實不然!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卻讓處于京事變中的太平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讓咸豐皇帝沒有辦法騰出手來對付虛弱的太平國。
也讓太平國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危險期!
(本來我想把第2次鴉片戰爭一筆帶過的
可以想到洋人在中國作惡多端,淫威作福,我實在有點氣不過!,所以我來重點講一下清軍是如何英勇的抵御外國侵略者的)
不過本章我主要講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名將真格林沁發動史上最慘烈的
“”八里橋之戰!“”
為什么太平國當初在南方鬧得那么兇?
咸豐一直沒舍得,一直被稱為自己饒八旗猛將真格林沁南下打太平國呢?
真格林沁剛剛滅了林鳳祥,和李開芳所領導的太平國北伐軍!
咸豐皇帝準備讓真格林沁率蒙古鐵騎南下剿滅太平國。
真格林沁還沒喘一口氣,第2次鴉片戰爭就爆發了!
英法聯軍快打到京城!
英軍,法軍從津登陸之后,直撲北京城。
北京雖然號稱擁有20萬精銳部隊,可這些軍隊武器落后一遇到裝備先進的英法聯軍,稍作抵抗就,一觸即潰!
咸豐皇帝眼見攔不??!
于是一邊逃跑,一邊命令曾格林沁指揮精銳中的精銳蒙古騎兵攻擊英法聯軍!
1860年9月底,曾格林沁帶著3萬蒙古鐵騎前往八里橋,并在八里橋駐扎起來,等待英法聯軍!
八里橋位于我們現在北京市通州區南部,那時候八里橋面前是一個大平原,很適合騎兵機動。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聯軍共計8000人,來到八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