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可別再提成親的事情了。”霍去病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這次回京,姨媽她們一看到我就說親事,真是不勝其擾。大丈夫何患無妻,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成什么親啊!”
“世情如此,何須煩擾,莫說你了。陛下如今已經在給太子相看了。”
“噗~太子?”霍去病一臉吃驚道。
太子劉據不過十一歲而已,不過想一想皇帝七歲封太子后,就娶了陳阿嬌,似乎也沒什么奇怪。反而如當利公主及笄過后,才將婚事提上日程才是少數,就更不要說霍去病這樣二十三沒定親,身邊連個侍妾都沒有的了。
石慧是不贊成這樣的早婚早育的,如劉徹和陳阿嬌本是處于政治考量。然劉據,自目前而言,可沒有人能危險到他的地位。王美人已經病入膏肓,二皇子自幼身體單薄。李姬倒是運氣極好,連生了兩個皇子,然而一直沒有受寵,連帶兩個兒子也不得皇帝寵愛。
因此,石慧便勸說皇帝將太子的親事押后,太子妃可以列入觀察,卻不需要這么早定下。好在皇帝也知道太子就算馬上成親,也不可能立即給他生個孫子出來,便將此事按下了。
想到太子表弟那還小小個子,霍去病不覺好笑道:“娘娘不會也要給人保媒吧?”
“本宮可沒那閑工夫給你們拉纖保媒。”石慧嗔了他一眼道。ωωω.ΧしεωēN.CoM
“既然如此,娘娘不如把姨媽他們那里也攔了,不然去病都不敢回家了。”霍去病央求道。
“這不過都是小事,稍候我與子夫提一句,她們也不會繼續盯著你了。”石慧頓了頓道,“只是我若開了口,想來未來幾年都不會有人給你做媒了。以后你若真喜歡哪個姑娘也要自己去求娶,不要不敢說。”
雖然已經適應了不同時代的生活,但是石慧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她真正意義上的丈夫只要兩個,無論是嫁錯的那個,還是后來的任慈,至少都是自己選的。
不管選對了還是選錯了,只要自己選的,至少愛過無悔。霍去病不是一個活在規矩里的人,石慧也愿意成全他的這份肆意。人之一生,若能按著自己的性子活,何其困難。
霍去病雖然是私生子,有父有母有等于無父無母。然他既然有機會,自己也立得住,卻也免了被人左右的無奈。
“我就知道娘娘待我最好!”霍去病理所當然道。
自離開平陽府,霍去病的生母就衛少兒就改嫁了。霍去病也沒有隨衛少兒一同去夫家,而是被石慧抱養在身邊。略大一些,沒有呆在后宮,卻是住在舅舅衛青府上的。
前兩年一戰封侯,皇帝單獨賜下了侯府,石慧又為他安排好了府上的事情。兩人暗中為師徒,平日相處倒是頗如母子一般。
對于孩子們只要不是作天作地,石慧一向寬宥。可就算太子劉據在她面前也會帶著幾分小心,太子再親近嫡母,還有宮里的規矩壓著。反而霍去病最是沒“規矩”天生灑脫性子,最得她喜歡。
只要孩子成才,做長輩的其實還是很喜歡晚輩不時撒撒嬌,提提小要求的。霍去病便是求到石慧頭上也是極為自然,而他的要求又是一貫無傷大雅,石慧極少拒絕。
“你求的事我是準了,只是我這里也有一件事,你須得記住。”石慧語氣一轉道。
“娘娘有事盡管說就是,您說的,我什么時候不聽了。”
“你陰奉陽違的時候還少嗎?”石慧斜睨了他一眼道。
少年人本不是中規中矩,霍去病更是如此。從他帶兵打仗的那份靈氣,就能看出一二。石慧也不過隨口一說,不會真的希望他事事順從。
“去病什么時候不聽話了?”霍去病略感委屈。
“老賬我懶得跟你算,有件事我要囑托你。”石慧道,“你舅舅和李家的恩怨,你不許參合進去。”
“娘娘今日不許我去狩獵,難道是怕我收拾李敢?”
“你那點性子別人猜不到,難道我還不清楚嗎?”石慧哼道,“你舅舅素來謹慎,卻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負到頭上的。這次如此隱忍,還不是為陛下背了黑鍋。李廣心中未必不知道,只是不敢認罷了。”
“這事倒也不怪陛下!”霍去病忍不住道。
“確實不怪陛下,這些年陛下也不是沒有給李家機會。只是李廣也太不爭氣了些。”石慧嘆道,“飛將軍名聲再大,卻屢次出征都沒有建樹,又能怪誰?打個仗不是迷路就是誤入敵人伏擊圈,也難怪陛下覺得他沒運氣。陛下對他李家也算恩寵了,可他也要像李蔡、李敢一樣扶的起來啊!”
“如今一把年紀,兒子都封侯了,眼看孫子也能建功立業了。自己的爵位軍功卻不如昔日部下,可不是犯了左性么?他可以倚老賣老,那是他的事情,你不許參合李家的事情。”
“可是那李敢,他竟然敢去找舅舅的麻煩。這實在是——”
“李敢之前追隨他爹左右,卻有幾分悍勇,也沒立下個封侯的戰功。這次跟著你一路才封了關內侯,他去將軍府鬧事,你以為下面的人看不清嗎?”
“那娘娘的意思是這么算了?”
“大將軍不想計較,你還想如何?你也不必覺得憋屈,且看著,下面自有人為你出氣呢!”
李廣這事明眼人都知道衛青代表的是陛下的意思,且戰場上,誰打主功,誰為側翼都是大將軍的號令。李廣為了這事鬧,怎么都不占理。李敢以下犯上,打到大將軍府上。
大將軍不追究是寬和,可是下面的將士卻未必如此。李廣得部下愛戴,難道衛青、霍去病的部下就不會為他們抱屈嗎?自從與匈奴一戰,不知多少大漢男兒建功立業,得封侯爵。然,其中大半都是追隨衛青、霍去病才封侯的,李敢一個關內侯還真不夠看。
“我就是不愿意如此。”
“真以為什么事都要由著你不成?這件事你不僅不能插手,還得盯著,適當的時候出來攔一攔。”石慧嘆道。
“我不能教訓他,還要護著他?”
“我說的,不行嗎?”
“娘娘這么說,去病照做就是了!”霍去病無奈道。
“飛將軍是老了,可是李敢還年輕,也算一員猛將。衛青與你都不適合在朝上拉幫結派,不過多結善緣總不會錯。”
“是!”
“娘娘,丞相李蔡讓人送了禮單過來。”
“真是背后莫說人,才說到李蔡,這不就冒出來了。”
李蔡是飛將軍李廣的堂弟,名聲不如李廣,但才干卻是在李廣之上。早年憑借軍功封侯,后來轉而做了文官,一路升遷到丞相,亦是政績斐然。
石慧接了禮單看過,用筆勾選了幾樣留下:“這幾樣留下,余下的送去給太子。”
衛家起于微末,衛子夫以家人子身份進宮,并無嫁妝之類。衛青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后,戰場上雖有繳獲,卻不是私心重的。大頭都獻到了皇帝面前,小部分與將士們分了,也從不多占。
如今衛家有的大多數皇帝賜下的,能夠送給衛子夫和太子的也有限。皇帝寵愛衛子夫和太子倒是是賞賜,只是皇帝賞賜的大多是物件,不能變賣不能隨意送人。劉據自做了太子,身邊的人情往來卻多了。
當然缺錢的也不僅僅是太子,其余皇子亦是如此。故而以前許多貴人喜歡收些商戶之類的門人,自有人爭著孝順。
衛青和霍去病步步高升,為了取信皇帝,并不與其他人一樣招收黨羽門客,也不喜歡庇護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商戶,收益自然也一清二白。
石慧倒覺得這樣極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庇護那些商戶,同樣也要承擔他們違法亂紀被牽連的風險。皇帝倒是喜歡給太子找些效忠者,不過石慧卻讓太子不動聲色的拒了。
這些人未必有利于太子,更可能拖后腿。太子立的住,日后不怕沒有人效忠。只是如此,石慧便時常貼補太子。
陳阿嬌的嫁妝不少,石慧做為皇后,雖然出入皇宮沒有很自由,卻也并非不能出宮。這些年,為了讓竇家和陳家不要太過冒頭,很是弄了一些產業讓族人打理。論銀錢私庫,便是皇帝也未必有她豐厚。
“不年不節的,李丞相怎么想到給娘娘送禮?”霍去病好奇道。
“李蔡私自侵占了先帝陵園前路旁一塊空地。只是陵園邊,又不是先帝陵園,本是民不舉,官不究的事情。近來有人欲將此事告發,我讓人壓下了。”
那塊地不是百姓所有,也不在先帝陵園之內,卻是默認為皇家的無主之地。李蔡大約希望死后能夠葬在皇陵附近,便圈了起來,沒想到被對頭知道,抓了把柄。
想想李蔡已經年近七旬,于大漢建立無數功勞,石慧都不忍心他為了這么點事情被逼上思路。私下按下了折子,讓李蔡放棄了那塊地。
“安樂侯于大漢有大功,如今也一把年紀了。若是因為這點小事不得善終,倒也可憐。”李蔡是與衛青一起作戰封侯的,霍去病還曾聽衛青說起過那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