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溫僖貴妃 !
059章選秀前的事
噶爾丹帶領殘余的幾千兵馬逃回科布多,準噶爾叛亂一事算是暫時平息。由于佟國綱受傷必須返京治療,清軍也得修整,所以康熙便下旨班師回朝,蒙古駐軍依舊留守原地待命以防遭到突襲。
這回出征立下戰功的人員都得到了封賞,裕親王跟恭親王卻以為大阿哥一事還有些憂心。他們二人雖為康熙的兄弟,但康熙到底是天子,他們不過是人臣,到時候康熙要是為了保全兒子而勒令他們二人承擔責任也不是不可能的。好在康熙并沒有這樣的打算,他只是慰問了兄長跟弟弟,賞賜黃金百兩跟良馬數匹以表彰二人在這次平定叛亂中的戰績。
至于大阿哥,康熙既沒表揚也沒贊許,仿佛這個兒子根本沒有隨軍出征那般。
惠妃原本在展示前期大阿哥越戰越勇的表現傳開時還有些得意洋洋,如今也是沒臉見人,恨不得揪著自己兒子的耳朵到跟前嘮叨一番。從軍在外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切都得聽從主帥指令,大阿哥卻偏不,不僅浪費了生擒噶爾丹的一次大好機會,還害得佟國綱身受重傷。要是佟國綱因此戰死,那他們家跟佟家就結下大仇了。
“皇上雖然論功行賞了,但大阿哥卻依舊沒得到皇上的任何贊許,看來這回是要栽跟斗了。”宜妃吃了一顆葡萄,“我的弟弟這回也隨軍出行,大阿哥的舉動他都一五一十告訴了我,真是叫我吃驚不已。哪有一個連副將都算不上的人敢這樣違抗主帥之命,按著軍規處置是要鞭打三十鞭然后捆起來在烈日下暴曬的,要不是他是皇上的兒子,裕親王怎么可能就這么簡單地放過他。”
“好在皇上也是明事理的,按著皇上的意思,大概是想叫這件事慢慢平息下來吧。”安和道,“這回出征的不少八旗子弟都到了成婚的年紀,明年也是選秀的日子了。我瞧著呀,等過幾日皇上下旨適齡秀女參選,大家就該把目光從大阿哥身上挪開了。”
“也該是時候了,不說外頭,就是京城里也積壓了不少秀女。適齡的忙著待選,超齡的忙著報上戶部然后出嫁,那些王公大臣哪里還有時間搭理大阿哥的糟心事。”宜妃道,“太子、三阿哥跟四阿哥都到了可以選福晉的時候,宮里又該熱鬧了。你那個嫡出的弟弟也該成婚了,你是怎么看的?”
“還能如何,總歸是得幫忙相看的。”安和啖了一口冰鎮葡萄汁,“到底這些年阿靈阿還算聽話,前陣子也跟著隨駕出征。”只是沒有遣人來告知她而已,連富保也是出發后才得知這一消息。“到底是我阿瑪嫡福晉所出的唯一一個兒子,總得幫著看顧些才是。”
“也許等過幾日就該有人進宮跟你說說了。”宜妃道,“明年太子選太子妃,指不定有多少人想拉關系走后門兒,咱們都得謹慎些才是。”
“可不是嗎。”安和盯著杯沿,“到時候再說吧。”
<
八月中,康熙果然下旨恢復選秀,原本還在議論大阿哥違抗軍令一事的人都把此事拋在腦后,開始為家中適齡的女孩子裁衣添置首飾。超齡的姑娘家也在準備好報備超齡的事宜,只等著戶部一消除選秀資格便立刻相看人家準備下嫁。
巴雅拉氏到底還是來找安和了。幾年沒見,巴雅拉氏看著憔悴了許多,去年那場大病終究還是奪走了她太多的精力,她如今已不再是那個飛揚跋扈的鈕祜祿家嫡福晉,而不過是一個為了自己兒子婚事操碎了心的娘親。
“嫡額娘說的事我都記著,阿靈阿的婚事我會幫忙相看的,只是賜婚也好不賜婚也罷,那都是皇上最后做的主,我便是位至貴妃也不能左右皇上的意思,希望嫡額娘能夠明白。”為了免得到時候阿靈阿的婚事不合巴雅拉氏的意思而轉過來責怪自己,安和首先跟巴雅拉氏打開天窗說亮話。
“我知道的,只求那個女孩子能跟阿靈阿門當戶對就是了。”巴雅拉氏捏著帕子,“之前明珠大人有意跟咱們家結親,說是要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阿靈阿。這回那個格格也是要參加選秀的,娘娘可否看看?”
“明珠大人家的格格?”安和微微勾起了嘴角,“當年阿瑪還在世的時候為了保全自身所以從來不跟輔政大臣交好,如今朝堂上是什么情況嫡額娘也該知道的。明珠大人跟索額圖大人相互看不順眼,要是咱們家跟明珠大人家結親,只怕是要被人視為明珠一黨了。嫡額娘可不要忘了,二十七年的時候皇上才處置過明珠大人的好友呀。”
巴雅拉氏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該怎么辯駁,只能道:“是我糊涂了。”
看到巴雅拉氏這樣沒脾氣的樣子安和還真是有些不習慣,只不過她跟巴雅拉氏素來沒什么貼己話可以說,聊過這件事后便讓人將巴雅拉氏給送出宮去。
“主子,袁貴人想見見小公主,所以特意遣人過來詢問了。”
“讓她去看看吧。”安和道,“這些天傳出選秀的消息,宮中其他妃嬪是個什么態度?”
錦繡跟換了一杯牛乳茶來,又回道:“皇上自回宮之后便多留宿在王常在那兒,別的娘娘小主們也不得常見。主位上的娘娘們倒沒什么想法,倒是底下那些個貴人常在卻是又開始拈酸吃醋了。”
“只要她們不鬧出什么事情來咱們也就甭管。”安和撥著手腕上的祖母綠圓珠手串,“這回選秀皇上讓我跟宜妃、佟妃跟榮妃料理,這回子來拜訪的人怕也不少,以后凡事有不相熟的人過來求見,一律就說我頭風發作不宜見客,吩咐底下的人通通給回絕了。”
“是。”
<
九月的時候阿哥所又傳來大福晉有孕的消息,安和對此已經十分淡然。雖然太醫說過大福晉這幾年根本不適合懷孕,但無奈大阿哥戰場失意,康熙也沒說什么時候讓他回到兵部當差,全副精力只能花在校場跟妻妾身上了。給大福晉請平安脈的太醫專門給大福晉開了安胎的方子,千叮萬囑大福晉頭三個月不能踏出阿哥所一步,惠妃大約心里也起了“這一胎也許是個男孩”的想法,也不讓大福晉隨便走動。
直到過了年,大福晉胎像坐穩,安和才見了她一面。
元月初六,敏嬪在啟祥宮誕下一位皇女,母女均安。元月二十六,溫妃也在永壽宮順利誕下一位阿哥。康熙也在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里給十三阿哥賜名胤祥,十四阿哥賜名胤禎,溫妃所出的小阿哥則賜名胤禨。通常小阿哥都是在滿周歲的時候才會賜名,也許康熙是看重這一個身上留有赫舍里血脈的孩子所以打破了這一規則,但無奈小阿哥未滿百日便因病夭折,溫妃也跟著病倒。
“溫妃那兒如何了?”三月的時候正是秀女們初選的日子,安和分不開身來,只能讓翡青替她去看望溫妃。
“溫妃娘娘身子狀況很是不好,奴婢瞧著頗有些自我放棄的樣子。”翡青回道,“太醫說溫妃娘娘并不是染了什么重病,不過是心思郁結無法釋懷。這一點除了溫妃娘娘自個兒想開之外旁人大約也幫不了什么,皇上去看了多次,可溫妃娘娘依舊如故。”
溫妃期盼這個孩子期盼了好多年了,為了安心養胎她甚至將所有協理六宮的權力全部推開,整日只在永壽宮中靜養,可惜孩子終究還是沒能保住。皇太后也派路嬤嬤去勸過,可溫妃卻是一副聽不進去的樣子,心如死灰的樣子讓安和感覺到一絲不祥。
“給我換件衣裳,我去永壽宮看看她。”安和有些坐不住了,連忙吩咐道,“挑件顏色素凈些的,花紋也別太多。”
“是。”
換了件玉色翠葉云紋的氅衣,外頭罩著件月白色暗紋馬甲,安和上了轎子就往永壽宮去。剛剛到了門口就見到宜妃踏出門檻的身影,宜妃向她搖了搖頭,道:“她心里難過,不想也不愿意見人。”
送了宜妃出來的清逸也道:“貴妃娘娘,主子說了,便是皇上來了也不見,奴婢也是沒法子。”清逸是溫妃身邊的大宮女,見她也是一臉難過的樣子,宜妃也只能嘆氣搖頭。
“你們家主子的身子就一直沒有好轉嗎?”溫妃不想見人,安和只能詢問清逸了,“我讓人帶了幾株山參來,讓太醫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奴婢替主子謝過貴妃娘娘。”清逸道,“主子的身子也就這樣了,藥湯是一日三碗地喝,可人卻還是那樣瘦下去。奴婢們看得焦心,太醫們也無能為力,皇上來過幾回,后來主子也不愿意見皇上了。”
“給我帶一句話給你主子,”安和深深吸了一口氣,“她不想想自個兒,總得想想養在她身邊的六公主,她就忍心讓六公主無依無靠么?”
“奴婢會給主子帶話的。”清逸抹了一把眼淚,輕聲道,“奴婢還得回去伺候主子喝藥,就不能再送兩位娘娘了。”
“她這樣是何必呢?”宜妃嘆了一口氣,“她既不想接受咱們的開解,那咱們還是回去吧。”
安和回頭看了一眼永壽宮的大門,不知何時飄來一片烏云,籠罩住了整個永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