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菀這兒賺足了心疼,衛方在她的三催四催中回王府。
衛發現,如果自己在阿菀那兒透露一下自己的處境,或者是服個軟,阿菀便會心軟地安撫他,由著他得寸進尺地要求這要求那,很有耐心。為著這個發現,衛近來是越來越喜歡在她面前裝小孩子了。
只是,一離開了公主府,他的臉色便冷了下來。
路平和兩個大內侍衛默默地跟著他,他們早就發現自己的小主子人前人后兩面,習慣了就好。
“明日進宮,你去找常演,就說本世子不喜見到那崔氏女。”衛突然對路平道。
路平應了一聲,心里琢磨起來,既然主子不喜見崔氏女,那么是得教她不出現在面前方好。路平作為衛貼身伺候的隨從,近來也常跟著衛進宮,自然也算得出那個崔氏女進宮的時間,她是個有手段的,竟然能哄得太后和鄭貴妃極喜歡她相陪,連帶著的,鄭貴妃和太后感情也親近了許多,可將皇后急得嘴角都起泡了。
皇后最擔心的莫過于太后高看鄭貴妃,以至于影響了自己的地位,連帶的對太子和清寧公主也不好。別忘記了鄭貴妃膝下還有三個孩子呢,三皇子英武不凡、文武雙全,據聞頗有先帝遺風,不是病弱的太子能比的,可不是將皇后給急得抓心撓肺,恨不得直接將鄭貴妃一脈打到塵埃方好。
幸好太子聰慧敏捷,端方如玉,對朝政頗有獨到見解,文德帝暫時對太子頗為滿意的,清寧公主也端莊大氣、孝順體貼,文德帝看在兩個孩子的份上,對嘴拙愚笨的皇后也睜只眼閉只眼,由得她自個去折騰。
路平年紀雖小,但是從宮人口中流傳出來的只言片語,也知道皇后幾乎要成為整個后宮的笑話了,若非太子和清寧公主爭氣,恐怕皇后早就被鄭貴妃不知道擠到宮里的那個角落去吃齋念佛,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后了。
雖然皇后不爭氣,不過路平更不喜鄭貴妃,原因便是他的主子不喜鄭貴妃,路平自然是要和主子一起同仇敵愾的,明知道衛不喜那崔姓女,可鄭貴妃仍是三天兩頭地召她進宮說話,還特地在太后面前拉著她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樣,說沒打算都讓人不相信。
眼睛轉了轉,路平很快便有了主意。
回到瑞王府,便聽說威遠侯府老夫人又打發人給外孫送東西過來了,此時人正在隨風院候著。
衛回到隨風院的廳堂,見到麗嬤嬤,與她寒暄幾句后便道:“勞煩外祖母惦記,我收下了,天氣轉涼了,也讓她老人家也注意身子。”
麗嬤嬤臉上帶著笑,恭敬地應了聲是。
等衛將麗嬤嬤送出去后,同她說了句話,麗嬤嬤眼神微動,恭敬地對他施禮,便離開了。
麗嬤嬤回到威遠侯府,去見了老夫人,將衛的話傳達。
威遠侯老夫人手里捻著佛珠,眉眼剛硬嚴肅,雖也吃齋念佛,可是并不如別府的老太太那般慈眉善目,所以這府中敢親近老夫人的孩子并不多。
“世子真是這么說?”威遠侯老夫人問道。
麗嬤嬤點頭,“老奴也很驚訝,看來宮里的傳聞是對的,世子并不喜那崔氏,只是就怕鄭貴妃說動了太后,讓那崔氏進了瑞王府。”
威遠侯老夫人冷笑一聲,“一個不知打哪里來的孤女也配和兒娘比?兒娘是我親手教出來的,當年風華冠京城,可不是一個隨便的貓貓狗狗能及得上,若是瑞王真的被一個不知哪里來的孤女迷惑住,那我只能當自己當年看錯了他,兒娘也錯付了真心。”
麗嬤嬤心里頭也嘆了口氣,說道:“就怕長輩賜,瑞王殿下不能辭。”而且男人有幾個能長情的?再長情不也是左擁右抱,偶爾思念一下亡妻已是世人眼中的深情了,指望瑞王?還不如多為世子謀劃。
威遠侯老夫人聽罷沉默半晌,說道:“看這情況,那崔氏是入門入定了,能打兒娘的臉,太后何樂不為?”
威遠侯老夫人和太后是姑嫂,雖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可是姑嫂間哪里沒有些摩擦的?威遠侯老夫人性子要強,太后也是心高氣傲的主,兩者湊到一起,那可不是鬧翻天了么?幸好后來太后進宮后,因為在宮里的處境不好,步步為營,脾氣也收斂了許多,不敢再像當姑娘時那般傲氣。
只是,一朝成了皇太后,上頭沒了壓制她的皇帝、皇后,原本壓抑的本性便暴露出來了,特別是瑞王當年堅持要娶母族的表姐,不喜太后的安排,太后疼愛這小兒子,事后雖沒說什么,估計心里那口氣是咽不下的。若非后來衛的出生,以及那容貌恰巧像極了太后早夭的女兒,哪里能這般對衛好?
想到這里,威遠侯夫人捏著佛珠的手勁大得青筋畢露。太后自己心里有鬼,所以將衛當成救贖一般養在身邊,不過是當個替身罷了,以后衛長大后,若再出現一個更像的,可不是要拋棄么?
太后那女人當年那般環境下,依然能爬到這位置,最后當上太后,除了文德帝能干和有幾分幸運外,還有能狠得下心。若非她的狠心,她當年所生的那個小公主也不會夭折,估計是心里愧疚難安,所以這些年來方會虔誠信佛,連帶的也對長相酷似小公主的衛百般疼愛,不忍傷其分毫,縱得他如此無法無天。
太后的這翻心思,恐怕也只有皇帝知道幾分,畢竟那件事情隔了幾十年了,知道的人不是老了被放出宮,便是死在宮中,根本沒幾個,威遠侯夫人能猜測出來,也全賴得當初太后向娘家求救時讓她聽了去。
想到這里,威遠侯夫人道:“先看著辦,若是那崔氏真的進門,到時候按兒的吩咐做。”說完,又嘆了口氣,眼露欣慰,“難為他小小年紀就看得明白,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宮里頭吃了什么苦頭。若是兒娘還在,知道自己留下的孩子這般,指不定要多心疼了……”
麗嬤嬤聽罷眼露哀色。
*****
被外祖母認為在宮里頭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的衛這幾天都乖乖地坐在靜觀齋聽太傅講課,也沒有再鬧什么事情,因著換牙的關系,他也不再去尋人麻煩,整天乖巧地坐著,閉著嘴巴當個萌萌噠的乖孩子。
文德帝先前見他如此乖巧還有些不適,等得知他是因為換牙,怕人笑話才收斂,頓時不客氣地嘲笑出聲。當然,皇帝可以毫不客氣地嘲笑,但是其他人卻不行,免得被這小魔王給揍得連娘親都認不得,即便是榮王和衛那般要好,榮王笑了一下還不是被打了?
宮里宮外的人都知道這混世魔王因為換牙之故才會這般安份后,頓時紛紛祈盼著他那口牙長個十年八年都沒長好才好,省得他沒事就去折騰人。
就在巳時末,任太傅讓眾人練字時,突然后宮傳來消息,那位極得太后賞識的崔氏女今兒進宮來陪幾位公主在御花園里散步,誰知道不小心從假山上摔了下來,竟然摔折了腿,甚至連累得幾個小公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驚嚇。
“公主們沒事吧?”五皇子將來報的小內侍抓住問道,他知道最近母妃時常召那崔氏進宮,而崔氏也是個性子極溫柔的姑娘,三公主極喜歡和她說話玩樂,心里有些擔心崔氏這一摔,會不會連累到三公主。
“奴才不知。”那小內侍只是過來傳話的,結結巴巴地道:“現下太醫被叫到仁壽宮了,還沒有聽說什么消息。”
聽到這里,五皇子哪里坐得住,趕緊起身和太傅請了假便朝仁壽宮而去了。
衛擲了手中的狼毫,也起身慢悠悠地跟過去了。
等到了慈寧宮,便聽到一陣哭聲,仔細聽后,似乎是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的哭聲。衛聽得一陣嫌棄,不過是受點驚嚇罷了,就哭成這樣,未免太嬌氣了,阿菀病得那般厲害,身子也嬌嬌弱弱的,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痛苦,可是她從來沒有如此哭哭啼啼過。
進門時,便見皇后、鄭貴妃和幾位公主的母親都過來了,正一臉惶色地各自抱著女兒安慰,想讓她們別再哭了。可是小姑娘先前嚇著了,此時根本不管在哪里,先哭了再說,抽抽噎噎地哭個不停。
太后原本就被吵得頭疼,見到衛過來,臉上露出了笑容,將他叫到身邊,拉著他笑問道:“兒怎地過來了?下課了?”
衛搖頭,“聽說妹妹們在御花園受到驚嚇,所以過來瞧瞧。”
太后聽罷,滿臉欣慰,說道:“也不是什么事兒,是紅葉不小心滑倒摔折了腿,太醫說得好生將養幾個月,你幾個妹妹當時被嚇壞了。”她拍拍衛的手,慈愛地道:“難得你們有心了,不用擔心。”
衛聽到“你們”兩個字,轉頭看向陪在鄭貴妃身邊安撫三公主的五皇子,心里嗤笑一聲,慣會裝模作樣的東西,以后定教他再裝不出來。
見沒什么事情,衛和太后說了會兒話,便回了靜觀齋繼續讀書了。
衛施施然地走了,殿內的人看著他的背影各懷心事。
好不容易將幾個公主安撫住了,待讓她們喝了安神湯送回各自的寢宮歇息后,皇后、鄭貴妃和四妃坐在慈寧宮里說著崔紅葉摔折腿之事。
幸好只是摔折了,沒有摔斷腿,好生養著,以后走路與平時無異,若是跛了,那對于一個姑娘而言,這輩子也就毀了。鄭貴妃可是十分滿意崔氏的心機及樣貌,可不愿意她就這么毀了。
“母后,好端端的,紅葉怎會從假山摔下來呢?”鄭貴妃蹙著眉道:“莫不是兒又胡鬧了?”
因著先前衛處處針對崔紅葉,所以這次崔紅葉出事,大伙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衛。
太后不滿地瞪了她一眼,“與兒何干?哀家先前讓人查清楚了,是她自個到假山上看風景的,又沒有人推她,是她自個不小心摔下來,兒這次可什么都沒干。”
見太后如此維護衛,鄭貴妃臉上僵硬了一些,她近來見太后如此賞識崔紅葉,還以為太后早有安排,可是卻沒想到她賞識崔紅葉是一回事,與疼愛衛根本不沖突,心里不禁有些寒意。哪有人能一邊這般疼愛孫兒若寶,卻處處打孫兒親生母親的臉面的?連個死人也不放過,太后也未免太小心眼了。
心里雖然腹誹連連,鄭貴妃面上也不敢說什么。
這事不僅太后查了,皇后、鄭貴妃等人也去查了,發現崔紅葉這事還真是和衛無關,難道真的是個巧合?衛以前針對崔紅葉,也是光明正大,一查便能查明白了,這次查不出來,只能說與衛無關。
不過一個七歲的被寵壞的孩子,眾人倒是不覺得他能有那心計神不知鬼不覺地算計了崔紅葉。
“既然她現下摔傷不宜移動,就讓她在宮里養好傷再出宮罷。”太后發話。
在場諸人聽到這話,互相看了一眼,心里有些明白太后打的是什么主意了,不過太后不挑明,大家便一起揣著明白裝糊涂。
就在崔紅葉因禍得福被留在宮里養傷時,瑞王府傳來了消息,瑞王妃發動了。
算算時間,瑞王妃這肚子還有一個月才足月,怎么就要生了?
“怎么回事?”太后詢問道,“不是還有一個月才生么?”
來稟報的是太后派往瑞王府里伺候的嬤嬤,忙道:“今兒王妃用完早膳在院子里散步,可誰知王妃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提前發動了。”
太后皺眉,雖然她并不喜李氏這兒媳婦,可是李氏肚子里的可是她的親孫兒,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她也是著急的,忙派人過去瞧瞧,順便將太醫院里的幾位太醫也叫了過去,駐扎在那里,省得有什么事情發生。
在靜觀齋的衛也很快得到了消息,聽到瑞王妃難產時,他的眉頭擰了起來。
難道歷史真的不可更變?
衛霍地起身,也不管下午的課程,帶著路平和侍衛一起離開了皇宮。
*****
“瑞王妃難產?”康儀長公主皺眉問道,顯然這不是個好消息。
余嬤嬤答道:“是啊,瑞王府現在上下正亂成一團,也不知道瑞王妃能不能挺得過來。”說著,余嬤嬤心里也發愁,若是瑞王妃去了,瑞王現在還年輕,到時候仍是要娶繼妃的,即便連續死了兩個王妃,被說成克妻,可是只要他手中有權、皇帝也寵信他,就會有女人想嫁他。
現在的瑞王繼妃李氏雖是繼妃,可是人品還算不錯,有自知之明,以后她們小郡主若真的嫁過去,有這樣的婆婆也是幸事一件,若是李氏去了,還不知道會進來一個什么脾氣的女人呢。
阿菀坐在旁邊看棋譜,聽著母親和余嬤嬤的對話,心里也有些擔憂。
她擔憂的是若瑞王妃這胎難產,她出個什么事情,不知道這第三任瑞王妃會不會是那個據說長得像瑞王嫡妃的崔紅葉,感覺很懸哎。幾次和衛說話,都能從他的語氣里知道他對崔紅葉的不喜,若是真讓那崔紅葉進門,衛估計會炸毛。
對瑞王妃的難產,康儀長公主有些憂心忡忡,不過她們再擔心也濟無事,畢竟現在的醫療水平落后,婦人生產就像在鬼門關轉一圈,無論結果如何只能聽天由命。
擔憂了下瑞王妃后,阿菀很快又聽說今兒那崔紅葉在宮里的御花園摔了的事情。
“太后將那崔氏留在宮里養傷了?”康儀長公主本就是冰雪聰明之人,待聽說這件事情后,便知道太后的打算,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
“是啊,聽說太后極是賞識這崔氏,京中很多姑娘都羨慕那崔氏的福份,連帶著陶家也水漲船高。”余嬤嬤嘆息不已,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榮華富貴只在貴人們的一念之間。
康儀長公主垂下眼瞼,微笑道:“可不是嘛。不過這崔氏……真是難說!”她說著,望向瑞王府,笑得有些意味深長。
阿菀見到公主娘的模樣,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公主娘好像也在打什么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