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武道還不能懈怠,畢竟他在書上看到,仙道在前期并不擅長戰斗,他還需要武道來保命,但是與武道不同的是,修道人只要覺醒靈光,就可以利用先天靈氣強行打通身體經脈,練武的速度只會更快,不會慢。
不管是武道,還是仙道,前期都一樣,洗練身軀,壯大氣血,打通經脈,貫通天地二橋,由后天返先天,武道是因為天賦的緣故,只能由后天返先天,而仙道可以先神魂先天,然后再肉身先天,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最終都是要做到身體和神魂同時進入先天境界。
王宋先覺醒了靈光,靈光能夠捕捉到天地間的靈氣,可以先由靈氣滋養身軀,壯大氣血,打通經脈,這就是靈光先先天,肉身在后天,這樣比起武道要來的容易的多的多,畢竟在質量上,先天靈氣要比內力要強大數百倍。
他也不管店里了,拿了書就去了后院,準備好好看一番。
當然,第一件事情便看的是功法。
一共有三本功法,只不過這三本功法都很奇怪,一本是武道的,是一門掌法,外功和內功是一起的,看起來很高級的樣子,名字叫做山河掌法。
兩本是仙道的功法,一本叫做正氣歌,是所有學院派的初級功法,兼容性很強的一門功法,幾乎所有人都是用這門功法入門的,而另外一本是馭靈決,這就和正氣歌有巨大的不同,因為這是中級功法。
王宋想也沒想,便將正氣歌放在了一邊,專心看起了這本馭靈決。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這是這本書的第一句話,看的王宋只想吐白沫,兩個世界雖然文明都不一樣,但是這詩句倒是整的差不多,不過他也能想的通,畢竟天道就是天道,領悟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這里的正氣不是指的正義,而是指的讓萬事萬物生長的氣息,統稱為正氣。
這句話就是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學的正氣歌其中的第一句,這首詩對萬事萬物的發展就介紹的很詳細,形象,讓人看一遍都難以忘懷,雖然里面摻雜了很多學院派的東西,又說了一些其他東西,總體來說,還是非常值得去記憶背誦的一篇詩句。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正氣歌,很值得去看的一篇詩句。)
這本書也是一樣。
除了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局之外,其他的東西就開始講述各個文學流派的事情,人生艱難,需堅毅不拔的品質等內容,這些東西,王宋看的都不愛看了。
當然,看還是要看的,這畢竟是總綱,代表了一門功法的核心思想,以后學不通的地方,還需要在總綱里面尋找答案。
很快,總綱看完,便是到了第二部分,練法。
練法是一幅幅的圖案,第一幅圖,便是一個旋渦狀的東西,猛一看,像是一個旋轉的太極圖,再一看,不是太極圖,但是很像,再一看下面的標注,基本上類似于這種,將靈光分成陰陽兩部分,形成一個漩渦,然后吸引外面的天地靈氣進入靈光,然后轉化成自己的法力,積攢到心海當中。
從第二幅圖開始,便是一條條的經脈,不同的是,這個世界上的人一共只開發出來十二條經脈,統稱十二正經,所以后天境界一共有十二層,打通一條經脈提升一層境界。
每打通一條經脈,無論是法力,還是內力流經的地方便多一個,身體的素質大幅度提升,對于戰斗力的增幅非常的巨大,所以后天高手的戰斗力就體現在這里。
同為后天高手,王方遠就要比其他人強的多,因為這家伙早早就到了后天決定,打通十二條經脈,但是就是遲遲晉升不了先天境界,天人交感這到道難關,不知道難倒了多少人,不然的話,王家也不會受到馮家的打壓。
王宋并沒有直接開始修煉,而是一頁頁的翻下去,一直看完十二正經,為什么呢,因為這十二條經脈修煉的時候不需要按照順序,而是在練的過程當中,能打通那條就打通那條,只要全部打通就行。
而且每一條經脈都有自己的作用,不單單是提升戰斗力那么簡單,比如說,手太陰肺經,打通之后,肺活量大大提升,氣血運轉加速百分之三百,對于戰斗來說,就有了諸多變化,不在局限于身體氣血搬運的限制,又比如手陽明大腸經,打通之后,消化能力大大提升,身體素質加強不在局限于食物,吃下去的東西會迅速的消化,營養均衡。
仙道雖然在初期沒有什么戰斗力,畢竟以打通經脈為主,不學習劍法掌握之類,但是仙道比武道的好處就是,一開始便用的是法力打通經脈,在本質上要比武道輕松,不需要打通天地二橋,很容易就能到達先天境界。
而且法力在本質上要比內力要強的多,只要小心點,要勝過武道的后天高手不是什么難事,當然,前提是先要在身體素質上提升起來,不提升身體素質,無論打通多少經脈,也不是后天高手的對手,人家一拳過來,只是一鼎之力,仙道修士也能被打死。
當了解完這些之后,王宋便知道怎么辦,他肯定是想要兩頭并進,法力要修煉,武道也不能落下,不然自己的安全沒有辦法保障。
他現在就相當于已經到了后天高手,只是還沒有到后天高手的身體素質,還需要鍛煉,老爹現在樹立這么多的仇人,自己在這里還能依靠齊羅宇大人的庇護,如果離開了這里,分分鐘就要被秒殺。
他算了算時間,現在是九月中旬,距離十月還有半個月,按照這個世界的路程,他們去東洲,至少要提前五天,意思就是在這十天里,他至少需要打通一條經脈才行。
想到這里,他盤腿坐在床上,仔細回想了一下要點,然后按照其要求,坐定。
他已經進入過一次靈光心海當中,所以已經不需要格外的引導,調整坐姿只是因為不知道有什么原理在其中,人家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來就行。
他閉上眼睛,心思沉定,很快進入到了自己的心海當中。
靈光依然那般強大,而且光芒強盛,在靈光的下面,干涸的心海當中幾滴法力凝聚成的海水感覺和沒有差不多,他只是略微思考一番,便將所有的神魂都放在靈光上面,按照馭靈決的要求,感悟陰陽兩力,再形成旋渦狀。
陰陽的力量,對于別人來說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對于王宋來說,就不是很難,陰陽可以理解成熱和冷,可以理解成白天和黑夜,還可以理解成高和低等,總體來說,陰陽只有一個概念,就是相對的意思,兩種截然相反的性質,都算是陰陽。
按照書上介紹的,對于靈光的剖析,王宋開始琢磨起靈光來。
靈光按照書上所說,就是自己的神魂力量,可以說就是自己的所有精神力的體現,只是這些力量大部分都是不能調動的,因為他屬于隱性力量,所以大部分人的靈光天生隱藏在身體當中,無法使用,而仙道,就是利用靈光的力量。
基于這個理論,王宋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靈光當中,頓時一種全知全能的感覺傳來,靈光籠罩的范圍內,一切物質,能量等所有物質都呈現在心海當中。
靈光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靈光。
原來這就是自己超級感知的來源,他忽然有所明悟,然后開始試圖控制靈光,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
他使用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形成熱和冷,一般靈光變成熱的,一半靈光變成冷的。
他發現,這樣其實并不難控制,因為本身就是自己力量的緣故,他很容易就掌握到其中的訣竅,靈光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半冷,一般熱。
但是怎么樣形成漩渦呢?
王宋想了很久,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天氣。
熱氣上升,遇到冷空氣變成冷氣,又降落下來,在地面又形成熱氣,這樣不就形成循環了嘛。
想到這里,他開始運作起來。
心海當中,所有的東西都會受到自己的控制,其中就包括了問題,他將整個心海模擬成一片世界,下面熱,上面冷,然后很快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循環。
漩渦就此形成。
雖然這個漩渦有點奇怪,人家的漩渦是左右漩渦,他這個漩渦是上下漩渦,口子在兩邊。
漩渦形成之后,王宋便將靈光的力量透出心海,延伸到身體的外面,頓時他看到天地間無數的光點,這些光點有各種顏色,白的紅的黑的藍的等等,他沒有任何想法,借助漩渦的吸力,將四周的所有光點全部吸引過來,加入到漩渦當中。
一開始修煉的時候,怎么方便怎么來,怎么想的通怎么來,這就是書上記載的內容,并不要求一定要怎么樣怎么樣。
這就是給小孩子教學說話一樣,先教,會說那個就使勁說那個,讓他形成聲帶的發聲記憶,然后再去教別的,先入為主。
漩渦的吸力還是很強的,靈光的力量所在范圍內,幾乎所有的光點都被吸引過來,加入到了漩渦當中。
這些光點在漩渦當中轉了幾個圈,便變成一滴滴的水滴,滴入到下面干涸的心海當中。
當然,王宋并不是按部就班的牽引靈氣,他還能感受到靈氣當中不同的力量,比如紅色的靈氣當中充滿了火熱,炙熱,燃燒的力量,黑色的靈氣當中,他感受到了濃郁的黑暗,這種黑暗是發自內心的,甚至能夠讓人的心在其中沉淪,永墮黑暗,深藍色的靈氣當中充滿了滋潤的氣息,而綠色的靈氣則充滿了濃郁的生機勃勃的氣息,其他的不一而足。
馭靈決可以吸收任何一種靈氣,但是因為個人體質的原因,很多人大多數只能感應到一種或者兩種還有三種的靈氣,像他這樣,來者不拒倒是很少見。
王宋心中非常的明白一個道理,他決定將這個事情隱瞞下來,只準備透露出自己能夠吸引水火兩種力量,而外在的體現也準備全部放在水火方面,其他餓不透露。
這是他思考了半天的出的結果,因為五行當中,想要不被人克制,只有水火可以,而且水火也可以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很容易形成靈氣漩渦,這樣也很容易像別人解釋。
隨著靈氣的注入,他的靈光也開始強盛起來,靈光當中,各種不同屬性的性質展現在面前,這也是修煉的一個過程,畢竟人自出生起,靈光其實是沒有屬性的,只有身體有屬性,吸引不同的靈氣,靈光才出顯現出屬性來。
靈光有了屬性之后,王宋便很容易的將水火兩種力量布置出來,形成一個正常的靈氣漩渦,牽引力量足足大了一倍有余,吸引靈氣的數量再次加快,很快,在漩渦的西面,一滴滴的法力海水滴入湖中。
盡管他的速度已經很快,但是想要填滿心海,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計還得兩三天的時間。
他的心海太大了。
書上介紹過,除了吸引靈氣之外,靈氣形成法力,還有法力品質的說法,但是王宋現在剛開始修煉,還無法通過觀察感受到法力的品質,所以說,他現在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心海填滿再說,將來再說提純法力的事情。
這一次修煉,他足足用去了兩天的時間,孜孜不倦,一刻也不停歇,直到身體傳來眼中的警告。
兩天時間不吃不喝,單純修煉,即使法力對身體有滋養的作用,但是一般人也受不了。
他是被一陣強烈的饑餓感從修煉當中驚醒過來,從入定當中醒來,他感覺到腸胃里傳出瘋狂的警告,頓時感覺要遭。
PS:上山容易下山難,感覺整個大腿面子都快不是自己了的,酸麻腫脹,一起上心頭,以后再也不隨便和別人去露營了,簡直就是遭罪!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