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賢相投
必羽同樣很后悔,東海城一直是金剛門抵御北方侵略的要塞,墻高城厚,由于自己的大意和盲目的自信,在他帶兵征討張遼的時候,僅僅在城中留下了兩千金剛軍。如今被諸葛圭偷襲了城池,諸葛軍恐怕損失也不會很大,近五萬的兵力,絕不是他和張飛兵和一處便可輕易攻下的。
已漸至黃昏,落rì的余暉傾灑在東海城高大的城墻上,晚霞將關羽原本就通紅的長臉映得幾yù滴血,關羽yù噴火的目光最后怒視了一眼在城墻之上尤在洋洋得意的諸葛圭,隨即撥轉了馬頭,恢復了往rì的一臉平靜,心平氣和的道了一句:“撤軍!”
撤軍?張飛鄙視這個念頭,原本凌亂的虬須在盛怒之下更加顯得外張,一把拉住必羽質問道:“二哥,為什么撤軍?我們不是沒有一拼之力的!”
必羽撥開張飛青筋畢露的大手,無奈的解釋道:“天下間我們不止諸葛家一個敵人,我們時刻要小心背后的孫家,金剛門打不起無優勢的消耗戰,回大哥那里,集中優勢兵力再來!”說完,關羽又遙遙望向北方,心里嘆了一口氣,他現在所需面對的,不僅僅是傳說中戰無不勝的呂布了,更多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張遼。
看到金剛門的軍隊緩緩地向南離去后,諸葛圭悄悄松了口氣,頓感幾道冷汗從他的背后悄悄的滑落,如果關羽選擇了進攻,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戰勝擁有張飛關羽的五萬金剛軍,至少他自己會九死一生。在他死后,他所認定的繼承人能夠壓得住諸葛家的局面嗎?沒想到這里,諸葛圭便不寒而顫。
數rì之后,諸葛家陸續派來了各層官員,在占領的半個東海郡站穩了腳跟,東海一役的戰報也送到了諸葛圭的手中。
這東海一役諸葛家可謂是慘勝,原來的十三萬五千大軍,如今剩七萬三千人,其中一萬五千上等兵更僅剩八千余人。不過倒也殲滅了金剛門五萬五千人,其中上等兵兩萬三千人。可據情報,金剛門應該還剩下五萬余上等兵和十二萬義務兵,遠要比南方戰線的諸葛家勢大,幸好金剛門背后還有一個心懷鬼胎的孫家。
諸葛圭望著統計上來的戰報,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在信上寫下了八個字:三年之內,北攻南守。隨后交給身邊一名諸葛家高級家丁道:“把這封信交給北方戰線的諸葛玄,另外叫他多讓孔明歷練歷練!”
“是!”
在諸葛家丁離去后,諸葛圭又思慮半晌,提筆寫下一封信,交給身旁一人,道:“送到子瑜手中。”
當我從二叔手中看到了爹的親筆信后,和二叔交換了一個眼神后,輕聲道:“金剛門的戰斗力遠要比袁家強大,看來我們必須要先撿軟柿子捏了。”
二叔點頭,道:“北線尚有十三萬部隊,其中jīng兵五萬人,對付袁家兵貴jīng不貴多,明rì讓劍楓帶著兩萬義務兵支援南方去吧。”
我的腦中立刻閃過劍楓和甄宓的戀情,為難地道:“恐怕劍楓不愿離開北方戰場,我看還是叫石廣元去吧。<wWw。SUiMenG。com>”二叔呵呵笑道:“無妨,只是讓劍楓帶著部隊過去,又沒說把部隊帶過去后不讓他回來呀?”
我也笑著點頭,遂出去安排支援南方的事了。不出一個時辰,便選好了人馬,由劍楓帶隊出了樂安大營,朝南急行軍而去。
在回書房的路上,剛剛行至半途,忽覺身后有異,曲指輕輕一彈,身后便掀起一團塵土,閻柔立刻灰頭土臉的繞到了我的前方,帶著幾絲崇拜的道:“主公功力越來越jīng湛了!”我得意地道:“就猜是你,我已經感覺到了你的氣息了。這么急著從西方跑回來見我,是不是有什么要緊的事?”
閻柔臉sè立刻的變得十分嚴肅,點頭道:“不錯,屬下從曹家趕來,曹家有一人相見主公。”
“誰?”
“荀彧荀文若。”
我心頭一驚,他來干什么?但隨即道:“走,先到我的書房中再說。”說完,我便帶著閻柔來到樂安城中專屬于副統帥的小院。
“怎么回事?”我先給兩人沏了杯ju花茶,問起了剛才的話題。
閻柔接過茶,喝了一大口,答道:“具體情況屬下也不知,只是曹三公子彰數rì前出手將屬下攔住,要屬下帶他和荀彧秘密來見主公。”
“曹彰也來了?”我也很久沒見到這位很對我胃口的曹家三公子了,曹家四個權力最大的兄弟中,也就曹彰和我的關系最好,“他們現在在哪里?”
“哈哈哈哈!孔明,我跟了你半天,就在你屋外呀!”院外傳來曹彰爽朗的笑聲,我忙出門,果見一名黃髯大漢和一位雙手垂立的文士站在門口,正是曹彰和荀彧。于是我表示歡迎道:“數月不見,子文兄功力又見jīng進,荀先生,快快請進。”
閻柔見我們入屋坐定后,道了句:“屬下告退。”一個閃身,人便消失在門口。
我為兩人沏了杯茶后,仔細觀察著這位曹軍陣營中赫赫有名的軍師,三十年的官宦生涯,其間的勾心斗角已經讓他的臉上布上了些許皺紋,但一雙時時散發著jīng光的雙眸,昭示著荀彧心并沒有老去,依然像年輕時一樣充滿了雄心壯志。
見我沒有說話,荀彧也稍顯尷尬,曹彰忙打破了沉默,道:“孔明,這次冒昧造訪有些唐突,不見怪吧?”
我一直在考慮曹家的兩位重要人物來到諸葛家,是不是有什么要事相商,被曹彰這么一說冒昧造訪,我更是有些糊涂,道:“好說好說,不知子文和荀先生在此天下聯合之際離開曹家前線,有何貴干?”
“呵呵。”曹彰沒有說話,荀彧卻開口笑著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語,“我是來投靠諸葛家的。”
荀彧的話讓我的心顫了三顫,莫非曹家內斗出事了?但我隨即否定了這個可能,心念一轉,想到了數rì前荀攸在許昌帶領大批官員向劉協效忠的事情,心里也有些明白了。
看到我露出恍然的樣子,荀彧露出了一絲苦笑,道:“看來孔明也是個明白人,因為公達的事情曹公遷怒于我,若非子文相救,恐怕吾命非矣。”
曹彰在一旁也說道:“我爹本是要我殺荀先生,荀先生在我幼時曾教過我數年詩書,彰怎忍下手?更何況彰也不愿父親曹公背上殺賢的罵名。荀先生說只有諸葛家才能救他,我便把荀先生帶到你這來了。”
荀彧所說不錯,若是荀彧轉投其余六家或者漢室,以曹cāo的xìng格一定會拼盡全力去刺殺他,荀彧手無縛雞之力,豈能活命?但諸葛家不同,諸葛家是曹家唯一的盟友,荀彧到了諸葛家,曹cāo便不敢貿然與諸葛家翻臉,而且荀彧離開了曹家,便失去了反叛所能帶來的影響力,這樣曹家少了一個隱患,也不用落得殺賢的罵名。
不過我卻知道在史實中的那個荀彧乃漢室絕對的死忠派,最終死于曹cāo之手,若是收下了荀彧,難道對諸葛家就不是個隱患了嗎?我的心里思慮萬千,不斷抿著杯中的ju花清茶,默不作聲。良久我嘆了一口氣,決定將一切疑問在如今就挑明,以免將來生患,于是道:“請問文若,你就這么肯定諸葛家回收下你,而不惜得罪曹家?”
“孔明!你……”曹彰聽了我的話很是不爽,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荀彧忙連咳兩聲,制止了曹彰。曹彰氣沖沖的又坐了回去,一臉不滿的看著我,顯然對我這推三阻四不仗義的行為很是不屑。
荀彧對曹彰擺擺手道:“無妨,子文。孔明畢竟不是家主,不貿然引我加入是對的。”隨即又轉過身來對我一揖,道:“彧以為加入諸葛家,曹家去一心患,只會松一口氣,于諸葛家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對彧的能力,諸葛家想必也是有所了解吧?”
荀彧之才我自然知道,當年他曾以五千兵馬,面對呂布六萬大軍,獨守孤城數月之久,這份膽量與才華是讓我十分欽佩的。我笑著點點頭道:“先生倒是對曹家和諸葛家的心思摸得很透呀。陳留荀家心向漢室,如今天下共討曹家諸葛家,你的確成了曹家的隱患,卻焉知不是諸葛家的隱患呢?”
聽了我的話,曹彰也漸漸明白了我方才的猶豫,突然頗為擔心的看了一眼荀彧。荀彧哈哈大笑,起身道:“孔明當真不明白如今的形勢嗎?”
我沒有說話,等著荀彧繼續說下去。
“現在表面上漢室劉家重新奪權,天下歸心,同聲共討,在朝廷的有意挑撥下,八路諸侯必會不得已的自相殘殺,相互消耗,或許在十年二十年后,天下又能恢復朝廷坐大zhōng yāng集權的上好局面。雖然結束群雄混戰也是我荀彧所樂見的,只是藏在朝廷背后的司馬家和高高在上的靜心小筑,卻是讓彧小心的敬而遠之呀!”荀彧顯然也看出了司馬家的威脅。
在百姓們的心目中,八大諸侯太過熟悉了,即便三大劉姓諸侯集體支持劉協,也不能讓他們感受到多少希望。但千年神秘世家司馬家的突然出現,和靜心小筑的支持,讓人們感到了些許新鮮感刺激感,隨著朝廷勢力一步步地增強,司馬家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心目中的救星,這對于八大諸侯是極為不利的。
我明白荀彧的意思,荀彧的心中還是終于漢室,但卻不愿為司馬家效力,所以司馬家一rì不退隱,歸權朝廷,荀彧便會堅決地站在諸葛家一方。我心中冷笑一聲,荀彧,只怕你活不過司馬懿的,在史實中司馬懿最大的幸運就是活得夠久了,恐怕荀彧要為諸葛家效命致死了。想到這里,我也站了起來,扶過荀彧將他重新請回了座位,道:“先生之心,亮已然明了,這就修書數封,給家父和cāo叔送去。先生就先請屈就在樂安一旬,等家父為先生安排機會大顯身手。”
荀彧拱手道:“那彧就相謝孔明了。”曹彰在旁也是展開了笑容,在樂安留了一晚后,便帶著我給曹cāo的書信趕往洛陽新曹府了。
十余rì后,曹cāo的回信先來了,道是很高興看到荀彧能有伸展自己手腳的機會,并希望以荀彧之才能夠助諸葛家度過這次的危機。我看出曹cāo信中的口氣是酸酸的,暗笑當時曹cāo要殺荀彧也僅僅是疑心過重,頭腦一熱,現在后悔了也無濟于事。
不久,爹的回信也被劍楓帶了回來。
字諭吾兒亮:
文若大才,當委以重任。然初投吾門,其心不定,先授以北線軍師之職,位在趙云于禁之左,出列核心。汝應親近與防范并重,rì后若有功績,且無異心,再行升遷。
家主 圭
爹果然對荀彧極其重視,對初來之人便讓其成為諸葛家的核心成員。我拿著爹的信找到了二叔諸葛玄,他是北線的最高統帥,任命軍師之權在他的手中。
荀彧之學出自陳留,諸葛玄則學于汝南,代表了當世兩個流派,在這十余天中早就唇槍舌戰,爭辯個痛快淋漓,互感欽佩。如今見我拿著書信找他,二話不說,當場任命了荀彧為諸葛家的北線軍師。
荀彧顯然也為諸葛家對自己委此重任大感吃驚,但終究沒有推辭,當下正sè道:“彧既然身為諸葛家北線軍師,當為諸葛家出謀劃策,現彧有一言要講。”
諸葛玄笑道:“文若直言無妨。”
“現在正是進攻袁家的好時機。”荀彧指著鋪在諸葛選屋內案幾上的地圖道,“袁尚數月前大敗于諸葛家之手,損失近半,造成驚弓之鳥,雖有天下共討之利而不敢出。面對天下六家,諸葛家處于絕對弱勢,天氣又漸漸轉冷,不利于兵團作戰,天下均以為諸葛家必會采取守勢,然而此時出擊正是出其不意之機。”
荀彧的一番分析說得諸葛玄心花怒放,贊道:“文若當為知己也,玄早有此意,只是未能下此決心,不料文若也有此之見,亮兒,你意下如何?”
看二叔的意思是準備出兵了,我又豈會不識抬舉的反對?我沖兩人一拱手道:“亮早已有了取平原的良策,二叔和荀軍師且聽我細細道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