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感應到的陰靈年紀不大,跟笑笑差不多,這么年輕就死了,尸體又下落不明,死者家屬當年應該報過案,警方肯定調查過,不出意外這是個沒破的懸案,警方會有備案,只要我們把東西交過去,一定會引起注意,我們先找到刑警隊,找個辦法把這張圖交給警方就行了,至于用什么辦法可以不暴露我們又能交給警方......。”
我正著突然注意到坐在房間角落里玩彈弓的王勇,靈機一動,過去:“大勇,你玩彈弓厲害嗎?能打多遠?”
王勇得意道:“當然厲害了,我在班里可是第一名,我從就玩彈弓了,以前在村里上學的時候去山里打鳥,我可是神射手,五十米開外樹上的麻雀都能打鄭”
王耀先回過神了,:“大勇倒是沒吹牛,時候家里玩的東西不多,他姥爺給他了個彈弓當禮物,他從就玩彈弓,我曾經還動過把他送進射擊隊的念頭,搞不好將來還能為國爭光拿個奧運獎牌什么的。”
我忍俊不禁。
我和王耀先帶著王勇就出發了,路上我:“王哥,你這兒子培養的不錯,這次去學校調查多虧了他我才能查到這么多線索,現在又要用他玩彈弓的手法,幫不少忙了啊。”
王耀先只是微微一笑,表情有些凝重,心里估計有事,我問他怎么了,他:“我有些不踏實,你看啊我們現在做這么多事,都是基于操場地下埋著尸體來的,萬一沒有尸體我們不是白費功夫,還耽誤救我侄女的時間嗎?羅師傅你別誤會,我不是質疑你的判斷力,只是覺得兇手的做法讓我很難理解,你想啊,操場這地方無遮無攔很不合適藏尸,兇手怎么會缺心眼把尸體埋在操場上,要藏也是藏在更隱蔽的地方啊。”
王耀先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我:“按照正常饒邏輯思維確實不會藏在操場,不過用反向思維的話就能理解了。”
王耀先好奇道:“啥是反向思維?”
我:“通俗的理解就是反著想,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陰靈就是死在校園里,兇手情急之下只能選擇在校園里藏尸,校園是什么地方?根本就沒有很好的藏尸點,有句俗話很能反映反向思維,這話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選擇操場并非不可能。”
王耀先點著頭:“照這么的話確實有道理,這么兇手可能就是校園里的人?是以前職業技術學校里的人?”
我:“面對殺人處理尸體都能這么冷靜,不像是學生能做得出來的,我懷疑是當年那個職業技術學校里的教職工!”
想到這里我拿出平面圖,在上面又標注了一行字,提醒警方兇手有可能是當年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職工,方便警方縮排查范圍。
不過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尸體藏在操場地下的基礎上,否則我們這么做就是混淆警方視線了,罪名不,但愿我的推測沒有錯吧!
我們聊著就到了刑警隊大院門口,刑警隊后門是條路,行人不多,又有大樹,我讓王勇爬到樹上去看看。
王勇爬上去后能看到辦公室,里面還有警察叔叔。
這就好辦了,甭管他是什么辦公室,總之是刑警隊內部的警察發現我們提供的線索肯定會匯報。
王勇找來石子,將平面圖紙團包裹上,然后用彈弓將紙團彈射進了窗口,跟著迅速爬下樹,我們趕緊躲到了院墻的墻根下,很快里頭就傳來了動靜。
“趙,你去后門看看,是誰這么大膽敢往刑警隊里扔東西。”
我和王耀先對視了一眼,點點頭,然后快速遠離了刑警隊。
我們在路口分道揚鑣,王耀先要把王勇送回去了,不然他媳婦準起疑心,我我先去學校等著他。
我來到學校,還是在那家奶茶店里等著,警方收到我們提供的線索后肯定會進行研究判斷,來肯定會來,至于多久會來就不好了。
大概一個多時后王耀先趕來跟我匯合了,我們一起在那等,一直等到了黑都不見有警方過來,王耀先不免有些焦急,:“羅師傅,你警方會不會不重視,不管啊?”
我搖頭:“應該不至于,這可是命案,我不信警方不來求證下,到校園挖操場這事不,影響很大,警方肯定會有諸多顧慮,耐心點吧。”
王耀先嘆了口氣,只好耐心的等著了。
我們一直等到了晚上般,奶茶店都打烊了,學生們也開始上晚自習了,還不見警方來,我們倆肚子餓的咕咕叫,也不敢離開校門口,只好找了一家能看到校門口的便利店買了兩桶方便面,簡單對付著晚飯。
在吃晚飯的時候便利店里來了兩個男人,雖然他們沒穿警服,但我從他們的氣質上看出了他們就是警察。
我提醒了下王耀先,王耀先點頭:“像是警察。”
兩個便衣警察在便利店買了礦泉水和香煙,然后坐到了我們背后的椅子上閑聊。
一個年輕點的警察:“秦隊,你我們會不會被人耍了?”
那個年紀稍大點的秦隊:“誰吃了豹子膽敢耍警察,而且還是耍刑警?”
年輕警察:“這倒也是,那你這個朝我們刑警隊扔紙團線索的人會是誰,有沒有可能是兇手?因為只有兇手才知道埋尸點啊。”
聽到這話我和王耀先內心是激動的,計劃成功了!
我們埋頭吃泡面,生怕被察覺到在偷聽他們話。
秦隊沉聲道:“我看不像。”
年輕警察:“為什么?”
秦隊:“你進隊才沒多久,分析不出來也正常,我為什么這么分析給你聽,學著點,你想啊,如果是兇手的話他為什么要這么干?最大的可能就是出于內疚,按照我多年的辦案經驗來看,兇手內疚多半是會來投案自首的,何必這么麻煩扔紙團吸引我們的注意,還特地明兇手可能是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職工?然后還讓我們調查去抓他,這不是多此一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