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今日祖母跟大伯娘竟沒罵人,連句難聽話都沒有,笑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br> 送完年禮回來,蘇惟生便百思不得其解。</br> “定是你祖父約束得好,畢竟是一家人,成日吵吵鬧鬧的也不像,平白讓人看笑話!”蘇正德認為,爹心里還是有自己的,從前……應該是恨鐵不成鋼吧?</br>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二房賺了銀子的事還是被人發現端倪,傳了出去。不過因為已到年關,藥鋪已經發話暫時不收草藥,鐘鳴山才沒被踏平。</br> 況且雖是常見的藥材,也不是人人都認識的,少不得要請教請教懂行的人。因此這段時間張大夫家門檻都快被踩破了,連蘇惟生家每日也是人滿為患。</br> 蘇老頭自然也得到了消息,為此還把蘇正德叫去和顏悅色地勉勵了一番,叮囑他好好過日子,盡顯慈父情懷。</br> 蘇正宗還私底下向他賠了不是,蘇正德從小到大何有過如此受重視的時候?回家時激動得面膛都多了幾分光彩,直絮叨以往家里多不容易,自己有多沒用。</br> 蘇惟生心道,“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這等傻蛋,就是讓人剝皮拆骨的命!回頭還是得把銀錢握在手里,否則家底都得被他搬給他親爹!”</br> 好在蘇正德還不算太昏頭,一家人好酒好肉,安安生生地過完了年。</br> 熙和十年正月十六一早,蘇正德便帶蘇惟生去了宋夫子家,奉上了六禮。</br> 宋夫子是外村人,在清水村執教一年后便舉家搬了過來,他家離蘇家祠堂并不遠。</br> 這是一間白墻灰瓦的小院,庭前種了一棵高大的柿子樹,屋后還有一叢綠竹。前院本是三間正房加左右廂房,堂屋左側是書房,右側的一間正房被辟出來作教學之用,家眷都住在后院。</br> 宋夫子還不到五十歲,中等身材,兩鬢斑白,膚色微黑,臉龐清瘦,胡須看得出來仔細修剪過,穿著家常的藏青色長衫,系著黑色腰帶,神情溫和。遞給他一本手抄的《三字經》,交代明日卯時到學堂后,便讓父子倆離開了。</br> 蘇惟生在致遠齋問過,僅僅是《三字經》,雕版的一冊就售價800文,手抄的也要500文,窮苦人家有幾個舍得花這筆錢的?宋夫子這里卻分文不取,實在宅心仁厚,蘇老爺父子也真是用心良苦!</br> 蘇惟智早年在村中啟蒙,是宋夫子的得意門生,原本蘇惟生還擔心宋夫子會對他不滿,不想此行竟如此順利。</br> 這卻是他想多了。宋夫子受蘇正良所請,來清水村只為教授童子,蘇家內斗與他有何干系?再有,蘇正宗中童生之后,蘇老爺都沒有換掉他,讓蘇家人來當這個夫子,其中因由恐怕不便為人所知。</br> 更何況,宋夫子欣賞的是蘇惟智在讀書上一點就通的靈性,可不是敢謀害嫡親堂弟的狠絕,因此,他對蘇惟生還真沒什么惡感。</br> 教舍內整齊地擺放著一張張條桌,學生們的年紀從五六歲到十三四歲的不等,各人面前都攤著一本書。年紀小的搖頭晃腦地背誦,年紀大些的則對著書本念念有詞。</br> 蘇惟生剛到門口,讀書聲就變成了竊竊私語,“蘇家那個病秧子來了!”</br> “聽說年前差點死掉,是被他堂哥……”</br> “我娘也說了,他爺爺跟大伯……”</br> 蘇惟生置若罔聞,徑自在年紀小的那堆找了個空位坐下,邊上的人立刻湊了過來,“長生,你大哥都去鎮上了,你怎么不去?”這是鐵蛋,他娘吳氏跟周氏關系還不錯。</br> 有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滿臉不屑,“憑他也配去鎮上私塾?以為人人都是智哥兒呢!”</br> “也不知道在祠堂跪了三天的是誰,換了我,寧可笨些,也斷斷做不出來那等狼心狗肺之事!”</br> 清水村不算大,這些日子蘇惟生偶爾也會去田間逛逛,人也認得了大半。最先開口的鐵蛋與他同齡。那十一二歲的少年是蘇二老爺的孫子蘇惟聰,與蘇惟智關系最好,見到他不是臭著臉,就要冷嘲熱諷地挖苦幾句。最后那個義憤填膺的是陳村長的孫子陳謙,比他大兩歲。</br> 蘇惟生冷冷看了蘇惟聰一眼,才轉頭沖陳謙和鐵蛋笑了笑,“我剛進學,去什么鎮上呀?你們都會背了嗎,能不能教教我?”</br> “我教你!” “我教你!”</br> 半大孩子誰還沒個比較?平日大家學得都差不多,好容易來個新人,除了那等有嫌隙的,都是熱心不已。見鐵蛋也是剛來,便一起出手教導起兩個師弟來。</br> 宋夫子一進教舍,便瞧見這樣一幅熱鬧場面,“咳!”</br> 眾人迅速安靜下來。</br> “課業都會背了?”這句話威懾力十足,學生們紛紛低下頭沉默不語。“陳謙!老夫看你說得最起勁,就你先來吧!”</br> 陳謙漲紅了臉,“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得能……”</br> 宋夫子冷哼一聲,“孫超,你來!”</br> 年節里都玩瘋了,哪還記得課業?一篇《千字文》,年長些的學生們都沒幾個能背全,更別說釋義了。</br> 宋夫子氣得吹胡子瞪眼,當場便罰每人抄十遍,明日課前便要交上來,頓時教舍里哀嚎一片。</br> 給老生們授完課,宋夫子才把注意力轉移到新來的六個小童身上,“先跟我念一遍!”說罷便搖頭晃腦地念起來,蘇惟生也只能一遍一遍跟著讀,至少面上態度做得挺足。</br>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br> 不過半日時間,新來的幾個就混熟了。</br> 只是沒過幾日,蘇惟生便不得不面對同窗們哀怨的目光——這人是新瓶裝舊酒,學過一遍第二天便能全背誦出來,硬生生把小伙伴們全秒成了渣!</br> 連宋夫子都嘖嘖稱奇,“這蘇四爺一家是吃了什么靈丹妙藥,怎的兩個孫子都如此天資卓絕?”</br> 好在五六歲的孩童大多天真無邪,也沒起什么嫉妒的心思,蘇惟生的蒙學之旅還算太平。雖有個蘇惟聰拉著好友時不時嘲諷幾句,卻也只是雙方唇槍舌劍,并沒鬧出什么亂子。()官居一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