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不知嫡姐是夫郎 !
_(:з」∠)_大佬好我是防盜菌, 盜文猖獗無奈之舉, 大佬饒命 隋元帝不喜太子,但對先皇后算得上敬重,故而便沒有立即再為太子選一位正妃, 直到他登基后, 沒幾年便遇見了奚嫻,她是罪臣的女兒,不可能有什么好的位分。
奚嫻雖是外室所出,但從小便以為姨娘和爹爹是原配夫妻,故而總覺得當(dāng)妾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直到后來她知道自己外室女的身份,便更為自卑難堪。
她心中根深蒂固的執(zhí)念無法消除,認(rèn)為妾室都是羞恥難見天日的。
就像她的姨娘一般, 有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齒吞進肚里, 因為她只是個玩物,不配委屈,而妾室甚至不能穿正紅的衣裳,生的孩子也低人一等,那是一輩子洗不去的陳舊烙印。
奚嫻自卑敏感,雖然怕死,卻也下定主意,如果他娶了皇后, 她無論如何不想再活著。
為了她自己, 為了他未來的皇后, 她都不想活著。
討人嫌,又立身不正,叫她想起幼年時那些鄰里往她家門前潑的夜香,兒童在她家院子四周撒歡時,囫圇念的打油詩……
若大家都是妾,她能說服自己開心些,不要介意良多。
可若他有了老婆,奚嫻便覺得自己惡臭難聞,渾身上下皆會寸寸腐爛,千里姻緣一線牽,原應(yīng)恩愛兩不疑,紅線卻纏在一個卑賤的妾室身上。
她活該是畫本子里遭人唾棄的賤妾。
奚嫻的心思沒有告訴任何人,可惜皇帝后來也沒立后。
不知是不是冷眼把她看得太透徹,于是奚嫻陰暗決絕的想法,便隨著時間消散了。
不過皇帝曾經(jīng)定親的那位姑娘,早在她重生前便去世了,他們之間也并沒有多少交集,因為沒有成婚過門,故而頂多便是史書里添上一筆,他甚至沒有把她認(rèn)作是自己的女人。
奚嫻也沒辦法在這個女人身上作文章,更何況她的手還沒伸這般長。
故而,為今之計,便是從崇妃身上下手。
她最有可能當(dāng)皇后,若是擁有一些特質(zhì),被他愛慕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體。
當(dāng)然,奚嫻也知道,繼太后和皇帝的關(guān)系微妙,她的手伸不了那么長,便要靠崇妃拉攏皇帝,鞏固自己在后宮的地位,而皇帝登基之初,也需要一門強有力的外戚,肅國公屢建軍功,家族名望極高,對于少年天子來說是且用且防。
他不立崇妃,不止是因為心愛的女人,也是因為有所防范。
但這和奚嫻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她管得了太子娶誰當(dāng)大老婆?
去肅國公府,需要一些賀禮。
老太太那頭準(zhǔn)備的是給肅國公府老太太的壽禮,奚家老太太久未社交,卻因著周氏嫡女的身份,曾經(jīng)的手帕交大多已經(jīng)是長安城里一流世家的老夫人。她自少女時便長袖善舞,極會做人,加上出身書香世家,周氏又是天下學(xué)子的表率之族,從血脈里便多出幾分清高貴重,真心與她相交的人也多。
肅國公府老太太便也是如此。
說來現(xiàn)下奚家比從前老太爺在時沒落了,卻也是奚周氏自己的命不好,不若旁人嫁了人,夫家節(jié)節(jié)攀升,反倒是越墜越低。
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奚家雖然磕磣些,卻還掛著書香名門的頭銜,誰也不能明面兒上給白眼瞧,更遑論是奚周氏親自出馬。
老太太給肅國公府老太太備賀禮,奚嫻便準(zhǔn)備給肅國公府的姑娘備賀禮,其中獨一份的便是崇妃賀氏。
自然,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稱為賀三姑娘。
崇妃喜歡甚么,奚嫻其實并不太懂得,但上輩子有所耳聞,崇妃對于各色紈扇格外癡迷,特別是以蜀繡、蘇繡做出來的團扇,聽聞庫房里都收納了好些,扇柄也很是有講究,泥金暖玉的,亦或是金鑲玉翡翠的,甚至還有點翠的。
她沒法理解幾把扇子有什么可喜歡的,崇妃寶貝得跟命似的,就連所出的三皇子因著不懂事玩I壞了一把,也能把兒子說上一通。
奚嫻俱當(dāng)作茶余飯后嗑瓜子時的八卦來對待,沒想到那時的一件小事,倒是成了現(xiàn)下要緊的大事。
送人玩意,便要投其所好,她想幫賀三姑娘當(dāng)太子的心尖尖,就得先成賀三姑娘的心尖尖好閨蜜,這樣她說出的話才能有分量。
但老太太那頭卻犯難了,老人家不喜團扇,便沒有多加收納,好容易找出來的幾套,卻因著年代久遠,沒有小心細致保存,而不復(fù)奢靡雅致。
奚嫻自己就更別說了,她的小庫房里勉強塞了些東西撐門面,值得一看的卻是沒幾樣。
于是奚嫻咬了唇,又端著糕點去尋了青玉。
她覺得雖然問嫡姐要團扇這種事……有點無恥,畢竟是人家的庫房,她拿了嫡姐的東西借花獻佛,聽上去就不是甚么好東西。
真是令人羞恥啊。
嫡姐嫉妒心這么強,這么病態(tài)的一個人,若是知道她借自己的玩意去討好另一個女孩子,一定會大發(fā)雷霆,非常生氣,再把她刻薄嘲諷一通。
她知道的,有時候女孩子嫉妒心就是這么強,更遑論是嫡姐。
但她為了自己將來能安穩(wěn)些,也不得不這般厚臉皮了。
奚嫻糾結(jié)了半天,紅著臉糯糯與青玉說了自己的所求,一雙軟軟的小手絞著帕子,吞吞吐吐說完,小巧圓潤的耳珠紅得滴血。
她方抬眸對著青玉羞澀一笑,咬著唇輕輕道:“青玉姐姐,我曉得于情于理都是不該的,可能不能借我一套,將來我再得了更好的,一定再還給姐姐。”
青玉倒是沒想到她這么羞澀,說了半天,把自己都快說哭了,聲音又小又軟,卻是為的這個。
主上哪會不舍得一套扇子,再好的都能給小姑娘尋來。
于是青玉便問道:“有是有的,只是六姑娘喜歡甚么樣式的?”
奚嫻道:“精細雅致些,最好使雙面繡,扇柄也要做得精細些。”
她又怕青玉為難,才道:“其實都可以的,青玉姐姐。”
青玉恭敬一笑,很干脆應(yīng)承下來,隔天便派人送來了一套暖玉泥金的二十四節(jié)氣團扇,以描金檀木盒裝就,聽聞上面的繡樣都是前朝周公魏的手筆,以雙面繡入畫,扇柄觸手生溫,細膩溫軟。
奚嫻只覺甚為感動,嫡姐這人雖然刻薄了點,有時腦子也有些毛病,但對她卻是實打?qū)嵉暮茫@輩子不知道觸了奚衡哪根筋,橫豎她在姐姐這兒的待遇好了不止一丁點兒。
然而其實,青玉得了奚嫻的懇求,不可能沒有上稟主人。
嫻小姑娘的要求,再是小也重要。
主人曾若有深意說她不安分,鬼點子小心眼多,是個麻煩精。
故而說不得里頭有些關(guān)節(jié)的。
正值秋日,太子閉門不出,明面上沒有沾手過多政務(wù),只在東宮養(yǎng)傷,順道跟著太傅修習(xí),得了奚嫻的事體倒是若有所思,長眉微挑。
太子記事早,多少細節(jié)舊事無論重不重要的,都不會忘記,近乎過目不忘,只是自小便承母后遺訓(xùn),即便天縱之才,卻從未展露鋒芒,饒是這樣,羽翼未豐時也步履艱難。身為太子,便是皇家為大位手足相殘時的活靶子,更是為帝王忌憚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