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場獨具我風格
不同場合,穿出不同的風采。生活中,不少女性都膚淺地認為,穿著服裝僅僅是為了美,為了漂亮,所以經常會憑自己的直覺和個人的愛好來選擇服裝。殊不知,在合適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才是最基本的禮儀。其實,穿衣服最簡單的一點,就是要遵循國際通用的著裝規范—TPO原則。
TPO是三個英語單詞的縮寫,分別代表時間(Time)、地點(Place)和場合(Occasion),說的是著裝要符合時間、地點和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著裝特點,如果在選擇服裝時能夠注意這些的話,就會讓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事半功倍。著裝場合,可以分為如下幾類,不同的場合對于著裝的禮儀有不同的要求和規范。
1. 職場
職業場合,著裝要求莊重保守。職業交往通常都是在辦公室里或者談判桌旁,這一類場合的服裝要求莊重保守,有三類服裝符合這個要求:一是制服;二是套裝,女士應當穿裙套裝;三是女士可穿長裙。商務場合最不應該穿的是時裝和便裝。辦公室內的著裝是要求最高,也是禁忌最多的。
對女性來說在職場著裝要注意:不要過分雜亂、鮮艷,不要過分暴露、透視,不要過分短小、緊身。
黑色皮裙、長筒襪有洞都是職場不適合的裝扮。鞋裙之間不要有空隙,即襪子的上沿要高于裙子下擺。
2. 社交
社交場合,穿著要符合情境。社交是女性的對外交往,對外交往的著裝對于女性禮儀來說是最大的考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場合:一宴會,二舞會,三音樂會,四聚會,五普通的串門。
這幾個場合中,參加日常的聚會和普通的串門,穿著自己日常喜歡的衣服就可以了,但是宴會、舞會和音樂會都有特別的著裝要求。
參加音樂會,尤其是西洋音樂會,女士要盡量穿小禮服或者不那么古板的套裝裙。音樂會在國外是非常優雅的文藝活動,所以赴音樂會的著裝都比較正式,而國內相對國外來說重視程度沒那么高,但是也一定不能穿著隨便。很多音樂會禮堂都禁止穿背心和拖鞋的人進入。
參加宴請時,女士要穿裙裝,而且長裙要過膝。穿長褲不符合禮儀規范,會被認為過于隨意,正式場合不能穿涼鞋。如果不了解要參加的晚會有什么著裝要求,穿多點比穿得太少好。在我國,正式的社交場合的禮服是旗袍,旗袍也非常適合中國人的體型和氣質。穿旗袍時,鞋子、飾物要配套,應當戴金、銀、珍珠、瑪瑙材質的項鏈、耳墜、胸花等。宜穿與旗袍顏色相同或相近的高跟或半高跟皮鞋。裘皮大衣、毛呢大衣、短小西裝、開襟小毛衣和各種方形毛披肩,可與旗袍配套穿著。
在特定場合,著裝要格外注意,參加舞會應該穿裙子和舞鞋,最好不要穿得太暴露,并且穿好底褲,以免在現場出現走光的現象,非常不雅觀。
3. 婚禮和葬禮
參加婚禮和葬禮這樣特殊的場合也有特別的著裝禁忌。
參加葬禮,原則上只能穿黑色或者深灰色的西服套裝,以表示對死者和死者家屬的尊重。切忌穿鮮艷的衣服和款式過于新潮或者暴露的衣服,這是最起碼的常識。
參加婚禮,當然應該穿著喜慶和漂亮,但是一定不能穿白色的紗裙,以免和新娘撞衫。而國內的婚禮往往中西合璧,因此也要避免穿紅色的衣服。其他的顏色和款式漂亮的衣服都可以,但切忌喧賓奪主。參加別人的婚禮,你穿著一身亮片的晚禮服就去了,結果所有人都不看新娘而看你,那是非常不禮貌的,也會讓自己尷尬。
除了上面說的場合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定和特別的場合,著裝就需要符合特定場合的需要和自己出席的目的。比如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肯定要穿得漂亮但是不失莊重,在中國參加畢業典禮套裝剛剛好,穿旗袍和晚禮服就會讓人覺得過分隆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