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趙威后
年過四十的趙威后,極具才華。如今隨著新君登基完成。她也對趙國內憂極為擔心。外患更加警惕。
雖然丈夫留下一個強盛的趙國。可是趙國的內外環境并不好。
宗親勛貴和平民勛貴兩大集團在藺相如,廉頗和趙勝趙豹帶領下展開激烈的權利爭奪,天書事件又給了他們新的借口,而且天書上的整體使得他們一旦成功,就永遠更加強大的權勢。
以前的將相制度,只有執行權,沒有決策權,決策在于國君。可是內閣等制度還有決策權,面對這個制度,實際上她是喜歡的,不僅僅是因為天書所寫。
關鍵是其中的制衡對于整個國家的穩定很關鍵。
實際上實行這個制度關鍵就在于,他的兒子不是一個太英明的人,除此外還沒有什么積威,更沒有多少號召力。完全是繼承先王的權勢。
比起自己都差得遠。
所以為了讓兒子能好好地掌權,分權是必須的,利用天書事件分權,更是名正言順。
其次趙國的位置太危險,雖然有超過70萬的久戰雄兵。
可是他需要面對六個強國威脅。
其中北方十萬防備燕國,駐扎中山舊地和河間郡,
東方十萬防備齊國,駐扎平原,高唐,信都等地。
西方13萬防備秦國,其中有百姓十萬戶的太原舊都就是主要陣地,他有戰兵十萬。
而前線陣地確實邯鄲西部門戶,位于今山西省東南太行山區的上黨郡。
他有戶三萬,戰兵三萬。
他們堅決堵住了秦國北上,五年前的闕與之戰就是這里發生的,他戳破了秦國意圖染指趙國的野心。
十幾萬秦軍全軍覆沒,將軍胡陽
戰死,也讓秦國深刻了解到,趙國可不是武風喪失的韓魏齊楚可以比的。不是想捏就捏的。
如今已經多年沒有發生戰事了。
看來秦國傷的不輕呀。
可是秦國這個變態強國恢復能力太強了。
如今有蠢蠢欲動。
還有代北將軍李牧不得不掌控三十萬大軍,嚴防死守陰山長城以內的代郡,雁門郡,云中郡和朔方郡。
四郡合稱代北有兵馬三十萬。其中三分之二是改編樓煩王國和林人部落的游牧人口。
剩下三分之一才是代郡和雁門郡的趙人。他們也是組織核心。不過半個多世紀以來。林胡和樓煩已然被趙國兼并同化。均稱為趙人。
還有一個就是沒什么威脅的韓國。韓國上黨和趙國上黨緊密相連護衛唇齒相依。
六國包圍,偏偏都不是省心的。燕國權臣公孫操和秦國積極勾結圖謀趙國。
匈奴連年進犯,雖然在李牧經略下,沒什么損失,但也牽制了趙國一半的軍力。
使得趙國一直沒能大規模擴張。
趙威后很擔心呀。
偏偏,她怕什么,就來什么。
就在趙國滿朝還在討論天書事件引發的政治改革怎么弄之際。
得到消息的秦國秦昭襄王可是一點沒有閑著。
借著趙國主少臣疑。
重心由外轉為內部的時候。突然讓大將王龁出兵20萬,從河東安邑。也就是一個半世紀前魏文侯建立魏國的所在,如今都成了秦國的河東郡首府所在地。
百年蠶食下,魏國丟了半個魏國面積了。曾經一度五百萬人口,百萬大軍的強魏。如今已然只剩下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版圖。自然原屬齊國的陶郡屬于山東西部。
吞并陶郡和宋國,使得魏國恢復一定的元氣,但人口也只有三百余萬,軍隊也一直只保持三十萬左右。對上軍隊上百萬,土地遼闊,人口500余萬的秦國。
簡直就是被虐的節奏。
關鍵還不是軍隊數量,而是魏軍不堪一擊的戰斗力,意志薄弱呀。直到信陵君橫空出世,這個局面才被扼住。
而更弱一點的韓國,軍隊人口和魏國差不多,可是就是因為沒有和秦國戰將抗衡的將軍,結果一直被秦國欺負。如今更是請重點,隔三差五攻打一下。
“報,邊關急報,秦將河東郡守王龁起兵20萬,連破三城,如今已經抵達離石要塞,闕與要塞一線”
“什么”還在籌謀變法怎么弄得趙威后手上的六頁天書掉了地上。
很快,她故作鎮定的說“立即召相國藺相如,大將軍廉頗,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馬服君趙奢,望諸君樂毅,國尉許厲,下卿虞卿前來”
隨后她看了看六張紙。嘆了口氣。
“先帝呀,你說,這個國家讓我怎么治理呀。內憂外患呀,偏偏丹兒還只知道研究發明”看著不久前趙丹給他打造的蘭香木大床,和新發明的桌子板凳。
尤其是那張披著貂皮的太師椅,坐著真舒服。
可是,就是有點不務正業。
對于兒子的孝順,她非常滿意。可是,作為國君,她不希望他的兒子,趙國的國君是個木匠。
章德殿
趙太后主持原本應該由趙國國君主持的會議。
此次參加會議的實際上不多,但是每一個都是權貴,趙國的掌門人級別的,
戰國時,大臣并不分為九品,而是分為卿和大夫兩級卿,又分為上,下卿
大夫又分為長大夫,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四級,
其中食邑按照“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的原則安置。
如今參與者無一不是卿級別,
相邦,上卿藺相如(歷史上漢朝為了避劉邦晦,將相邦改為相國)
平原君趙勝,馬服君趙奢,平陽君趙豹,國尉許厲,大將軍廉頗,望諸君樂毅
下卿虞卿七人加上趙太后八人,開會
“剛剛邊關來報,秦國乘人之危,在我國惠文王離世,新君剛立之際,突發兵20萬連破三城,如今已被太原郡守趙蔥,上黨郡守趙茄兩位將軍擋在了離石要塞和闕與關,大家也知道兩郡兵力僅僅只有13萬,除去留守后方兵力,能戰兵力只有對方一半,及其危險。不知大家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面對虎狼之師的秦軍。趙國一點不敢大意。
因為以前任何大意的國家都吃了大虧。如今的韓魏楚齊如此虛弱就和他們輕視秦國,大意被秦軍打垮。
如今整個天下只有趙國和燕國沒有被秦國打垮了。燕國太遠,又沒什么大的矛盾,自然不會,可是趙國如果再不吸取教訓,下一個搞不好就是趙國。
藺相如急道“解決辦法,第一個就是的確保離石要塞等地不失,所以當嚴令趙蔥,趙茄兩位將軍死守不出,爭取時間。
第二,立即派大將帶兵堵住秦軍兵鋒。
這兩點可報趙國安全”
趙太后點頭“相邦果然老成,就這么辦,不知道何人可以掛帥”
“末將請戰,只需兵馬五萬,既能不讓秦軍寸進”
此人自然是大將軍廉頗。
趙太后也覺得廉頗穩重,比較靠譜。點頭“那就有勞愛卿了”
“諾”
平原君趙勝道“這兩點只能保證我們不敗,但不能保證,秦軍會撤退,
我意,立即向魏齊求救,如果有一國出兵,秦軍必然不戰而退”
秦國對戰六國任何一國都具有優勢,即使韓魏一起也難以奈何秦國。
可是趙國實力可是韓魏綜合實力總和還強,如果加上齊國或者魏國,那就絕對強過秦國了,這叫強強聯手。
“何人可以出使齊魏”趙威后急忙道。
“客卿蘇代,是縱橫合縱的大家蘇秦的幼弟,由他出使魏國,可保成功。
齊國人魯仲連可以游說齊國”
趙太后也知道兩人是聞名天下的縱橫家,于是點頭“能找到他們嗎”
“蘇代就在我的府上。魯仲連如今在魏國,可以讓蘇代轉告,我想他一定會幫忙”
趙威后道“不管花多大代價,讓他們幫這個忙”
“諾”
“藺相爺,還有諸位,各安其職,務必保證前線大軍糧草供給,“諾”。
“馬服君,藺相爺,平陽君留下,其余都去辦事吧”
趙太后隨后突然說。藺相如,趙奢,趙豹
三人留下,趙太后沉思好久“你們對天書上的事什么看法”
藺相如道“可行”
平陽君道“利國利民,可保趙氏祭祀萬年”
趙奢道“需謹慎,循序漸進”
趙太后點頭“原本我也不急,可是現在,尤其是秦國虎視眈眈,自從魏,齊,楚三強被秦國徹底打垮以后,這秦國的矛頭那是直指我趙國,自從闕與之戰以后,整個山東六國都唯我趙國馬首是瞻,同樣,整個山東也只有我們趙國能勉強能和秦國爭雄,趙國六十年的變法改革,成就非凡,70余萬久經戰陣的趙國精銳可以抵抗百萬秦軍,在軍事上我不擔心,可是我們的經濟還有政治卻遜色很多,政治上,秦國即使大敗,也能在次年繼續發動戰爭,他們的動員能力堪稱七國最強,我趙國明顯不如,經濟上,我國雖然成功開發河套平原,人稱“塞上江南”,可是秦國占據的巴蜀也同樣也被開發,甚至更加出色人稱“
天府之國”
我們有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的華北平原,可是秦國也有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
可是,秦國還有荊州平原,而我們卻只有汾河谷底,甚至還不如秦國控制的汾河下游的河東郡產出。這還只是土地上,至于生產上,我們遜色多矣”
秦國的荊州平原是指今天占據河北漢江平原,和長江中游平原大部的南郡
和占據南陽盆地和今天襄陽一代的南陽郡(古代南陽郡可是很大的,號稱36縣,在漢代那是天下第一郡)
這原本是楚國的精華,可惜,在15年前,白起先后三次攻擊,打的頃襄王潰不成軍,被秦國先后斬首35萬,精銳幾乎喪盡。
而首都今天江陵的郢都也被一場大水掩蓋。
隨后成了秦國的南郡。
“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變革,我打算在秦國退兵以后,立即進行變革,馬服君以負責樞密院這一塊,藺相爺,你負責內閣六部這一塊,平陽君,你負責御史臺這一塊。這是天書相關的部分,你們拿去研究,我這里留有手抄本,你不用還給我,但你們務必要研究透了”
三人心中大喜,這可是天大的權勢,呀。
一旦三省六部建成,那么有沒有國君,對他們影響不大了。
即使趙王在沉迷工匠活,都對他們無所謂。
因為他們自信在他們主持下,趙國指揮更好。
看著難掩興奮的三位,趙太后更加沉重。“丹兒呀,為娘的也只能盡力幫你鋪路了,至于你能不能斗得過狡猾的秦昭襄王,我也看不到了”
她劇烈咳嗽,掩口的白色絲巾,全是老紅色的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