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三晉攻關
崤關
趙齊聯軍指揮部
趙括和田單帶著一干將領剛剛進行完慶祝。
兩人就再次圍著沙盤和地圖查看。
“安平君,你看我們下一步怎么辦”
趙括問年長的田單。
田單考慮再三“我們有兩條,一條,單刀直入直撲函谷關城下,這樣可以震懾秦軍。激勵聯軍士氣。其次就是穩抓穩打,逐漸解決函谷關附近城池。就地取材”
趙括道“李瑤是一個穩重的將領,雖然手上只有區區三萬人,卻防守嚴密。恐怕不會像崤關這么輕易,更何況我們沒有大量的糧草和攻城工具,恐怕撐不了多久”
“我們最好能拉魏軍出手”田單還是對魏國抱有幻想。
趙括卻已經明白,沒有好處的事情,魏國上下都不會去干。
“我也想,關鍵魏國君臣胃口太大。你看有沒有可能拉韓國入水”
田單笑了“韓然倒是深明大義,如果能將崤關還有最近攻下的陽武,卷,緱氏,綸氏等送給韓國,在許諾將宜陽,澠池,新安,等函谷關以東,以南的整個三川郡讓給韓國,那么斤斤只剩下潁川郡巴掌大地方的韓國絕對樂意擴土一倍”“哈哈就這么辦”
趙括大喜。
“司令官,您有整個權利嗎”田單好奇,趙括有這么大的的權勢嗎,
然而田單還是小看了趙括他爸留個趙括的政治遺產。
歷史上趙括能執掌四十幾萬大軍對抗秦軍。
趙括舊部就是極力支持的,必然趙蔥,許厲等人。自然還有一個被歷史忽視的人物,那就是趙括那個已經嫁給趙王為妃的姐姐。
耳邊風可是最要命的。
“我沒有,可是有個人有,蘇先生,你快出來吧”趙括笑著招呼一個人。
田單也認識,那就是蘇秦的弟弟蘇代,趙國的內廷總理,內閣大學士。
田單對于蘇代沒什么反感,自然也沒什么好感。
“趙貴妃讓我代她向您問好,”
“姐姐安好”對于姐夫的那個小后宮,趙括還是知道的,應為她那個無聊的姐姐總是跟他抱怨,另一面也是不希望他得罪宮里的人。
趙丹的后宮,如今在一系列內外聯姻下,變成“一后兩宮三夫人四賢五嬪”
的戰國居面,一后,就是居住在正宮坤寧宮的王后,如今是齊國長公主田心
,在趙國沒什么勢力,混的還不如趙擴姐姐,他姐姐就是兩宮之一的東宮娘娘,自然還有西宮娘娘,他們的頭銜是僅次于王后的“貴妃”
四賢就是四位賢妃,五嬪就是五位嬪妃。地位自然是王后最高,嬪妃最低。這十五位就是現在趙丹的十五個老婆。大部分都是趙丹他媽媽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他的地位。自然還有傳宗接代的重任。
自然大臣還覺得還少了還有按照周禮弄一個“81御妻”最終趙丹為了自己能長命百歲堅決抵制。
言歸正傳,“剛剛馬服子的建議,我代表趙王接納了,這個事我去辦,如何”田單點頭“這個自然”雖然知道最后必然趙國會獲得一些好處,但田單也管不了。就索性答應呀。
果然蘇代來這里可不是就是來犒賞三軍的。更關鍵是趙國需要和韓國達成戰后協議,那就是上黨郡歸屬問題,省的以后影響兩國邦交。
趙丹還是不希望韓國這塊盾牌被秦國擊倒,有意加強他。
于是當蘇代會見韓國丞相張開地以后。
韓國開會了,
“趙國愿意用剛剛占領的三川郡和我國置換上黨郡。更說,只要拿下函谷關,也可以讓給韓國,但前提韓國需要出兵助戰,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韓然急忙道“此事如何”
暴鳶道“如今我國再不乘機反擊,恐怕秦趙決戰長平以后,韓國不是被趙國滅亡就是被秦國滅亡,我國太弱,必須想辦法改變”
張平,陳噬也點頭“我們僅僅只有潁川一地,雖然分割成兩個郡,但實際上還是一個郡的規模,我們必須借助這一次秦趙爭霸,從中漁利,不然一旦兩國緩過氣來,我們倆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可能是被欺負慘了,這一次韓國硬了。
決定派暴鳶帶著八萬大軍參戰。
于是白起失算了。
趙括十萬大軍突然襲擊函谷關,可把李瑤嚇了一跳。
結果被秦軍雞腿以后,趙齊聯軍就跑了。
可是李瑤驚懼趙軍騎兵的突擊能力,根本不敢出城追擊。嚴防死守。
結果田單帶兵突襲伊闕關,三千守軍一戰城破。當年這里白起殺了24萬韓魏聯軍,沒想到如今齊軍輕松拿下。
而宜陽下場差不多,在內應幫助下,趙丹突擊成功。
自然這和暴鳶大軍協助有關。
即使突擊失敗,聯軍也能拿下。
隨后暴鳶又拿下盧氏,欒川等地。根據趙韓約定。
韓國接收了趙國設置的“三川郡”為什么叫三川郡,因為這里有三條河,黃河洛河和伊水。韓王大喜,立即將新城郡的郡守和高官全部再次搬遷到昔日韓國大都市宜陽城,搖身一變成了三川郡守。
此時韓國也就剩下三川郡和潁川郡兩個地區。
此戰后,短時間雄霸豫西。
一個月后,趙國趙括,齊國田單,韓國暴鳶合兵十五萬圍攻函谷關。
這時函谷關根據白起戰略軍隊收攏到了五萬,其中兩萬不幸被聯軍殲滅。
而桓齮很榮幸的跑掉了,這可能是魏無忌不愿意過多傷亡。
結果就在趙括掃平三川郡之際,他跑回了函谷關。自然還是極其狼狽的。
隨后魏無忌留下晉邴帶著十萬大軍鎮守西部河內郡。
自己精選八萬精兵直撲函谷關,至此四國聯軍出動23萬大軍,迎戰李瑤五萬桓齮兩萬大軍,23萬對戰7萬,如果不是有函谷關天險,這毫無懸念。
但偏偏有函谷關。
實際上函谷關并不高大,可是卻可以層層防御,他綿延數十里,中間有三道險關。
攻破一道就不容易了,更何況要接連三道。如果秦軍加筑,很可能變成五道,十道。
難怪歷史上無論是信陵君還是春申君,對于圍攻函谷關,往往動員五六十萬大軍才敢動手,確實不太好弄。
自然值得一提的是,信陵君之所以這么急著趕過來,還是應為韓國得到好處,太多,魏國打生打死,也就得到河陽軹縣和野王三個縣,可是韓國僅僅幫助了一下,就得到了整個豫西,這刺激了魏國國君,那個昏君一向是不吃虧的主,這一次吃了這么大個虧,自然不甘心。
他可不知道韓趙密盟,韓國放棄了早就不受控制的上黨郡才換來的嘴邊的三川郡。但是為了不影響團結,韓趙選擇不公布。但馮亭這個上黨郡守還是知道的,使得他更加心安理得的服務趙國,畢竟他不切什么給韓王。
面對三晉攻關,秦軍除了死守,那就是范睢派新的心腹,野王降將馮去疾來的華山山下,黃河南岸,干嘛,修城堡,范睢可不能相信函谷關就是萬無一失,他的做個二手準備,于是赫赫有名的天下八大關之首--潼關新建了。
自然這是唐宋以前的天下第一,以后那山海關才是天下第一,畢竟那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從河南陜西轉移到了河北北京和江蘇南京一代。
自然此前他的地位必然被函谷關壓制。這里經營實在是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