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九道家書
另一面。當趙郝叛變的消息傳來。
安平君奉陽君立即慌亂了。
還是安平君畢竟穩定急忙道“立即舉事,只要殺了趙奢,廉頗等人,我們就能控制局勢。”“對”
于是大白天的,“起義軍”分兵襲擊御史臺,樞密臺和尚書臺等重要衙門。
而襲擊的軍隊,就是這些權貴的家丁或者親兵、
在戰國時期,封君權勢滔天,有獨立的地盤,錢糧,還有自己獨立的武裝。
要知道趙國集權比較厲害,封君都被狠狠地削弱了。可是向楚國那樣的封君,簡直就是國中之國,實力特別強勁,壟斷了楚國大部分土地人口。就連楚王都受制于人。
然而安平君等人看似很強大的親兵武裝,在廉頗和趙奢指揮的守備力量打擊下很快就瓦解比起這些人在軍中的號召力和門生故吏,安平君等人簡直就是自不量力。就在這時他們還在等待援軍苦苦掙扎。
那么他們的援軍是誰,來了沒有。
答案是,他們的援軍來了,領導者是扈輒,這位歷史上被蒙驁斬殺,連帶著十萬趙軍也被殲滅的著名戰將,實際上是很有能力的,但也只能是中流,比起廉頗李牧趙奢等人的一流,蒙驁的次一流,他就不夠看了。
這個人可還是趙國晚期韓太后和郭開聯合專權的有利支撐,沒有他的幫助,李牧的處境可是要好得多。
能力是有的,人品卻是差了點,和郭開一樣是一個唯利主義者、
很不幸,他暴露了,因為趙郝在名單上偏偏就注意到了他。
于是告訴了趙奢,趙奢于是讓心腹大將許厲帶兵對付。
十幾萬南軍,扈輒能調動的很少,如果不是安平君等人在軍中的勢力極力鼓動配合,恐怕他連兩萬人也湊不全。
相比之下,許厲就輕易地出動南大營三萬精銳輕松包圍了意圖到邯鄲換防的扈輒所部。
然后許厲只給了他一封書信,扈輒就立即變幻大王旗,由叛亂這變成平叛者。
其實許厲只告訴他“你們的陰謀已經破滅,我們只誅殺首惡,如果不想連累家人和仕途,就撥亂反正。"
自知不是許厲對手的他于是親率五百精兵跟著許厲進城平叛,所部被許厲大軍解除武裝關押到了南大營。
之后,更讓人驚險的是,平原君趙勝盡然也帶著五千平原郡兵趕來勤王。
這是馮諼干的,至于為什么,誰知道。
但是平原君和燕周的到來,使得王宮防衛被加強了很多。
奉陽君帶兵沖擊都沒能成功。
當趙丹帶著兩千黑衣衛士回到邯鄲之時。
所以叛亂已經結束,城門都已經正常開關。
沒人會知道這幾天邯鄲高層進行了怎樣慘烈的較量。
回到邯鄲王宮的趙丹,下令燕周帶著平原郡兵返回平原郡。但是對于趕來的平原君,他沒有遣返。
對于邯鄲的緊張氣氛,他不是傻瓜。看得出來。
燕周走了,可是李虎和他的黑衣衛合兵一處,三千精銳把守宮門。
趙丹根本不擔心,按照趙王宮的雄偉,三千人至少能支撐半個月。足夠任何援軍趕來了。
對于藺相如等人求見,趙丹沒有理會,他要去見見自己的母后,那個把母愛用嚴酷來表達的偉大母親。
可是趙盡忠卻告訴他"陛下,太后已經去世一個月了,這是太后最后時間給你留下的九道家書,她要囑咐的事都寫在里面,”
趙丹的心揪痛,錐心的痛,他以為自己會漠視這個異世母親的死。
可是沒想到,不知不覺,他的感情還是投入其中,而自己卻不知道。
他沉重的看著皇宮以及披麻戴孝,一片雪白。
太后已經入棺,然后放在了冰窟里。
他呆了很久,才在燕王后撫慰下,看起了母后的九道家書。
說是家書,還不如說是政事安排。九道家書,八個說的是政事。只有一個寫給自己和弟弟長安君的。
“丹兒,當你看見這封書信的時候,母后恐已經去世多時,你不必煩惱趙盡忠等人的隱瞞,那時母后交代的,為了不打擾你視察冀晉兩地,我想,經過長達一年的考察,你對治理地方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但是母后還是要告誡你,繼位初期,凡事先以大局穩重為要,國事可以盡托付于藺相如,廉頗,趙奢,趙豹,許厲,觸龍,虞卿,樂毅,蘇代等九人,權出三臺,令出內閣,避免陷入權勢爭奪之間,超然物外。
但這只是初期,外來比如需要掌握實權,這點可以巧借你四叔平原君趙勝之力,此人羽翼已然被母后減除,對你并無太大威脅,已然可以放心使用他的能力,他必然不甘心被母后壓制多年,你啟用他,他必然心存感激,盡心辦事,他能彌補你在列國之中毫無斗爭經驗的弊端,切記不可放過,但也不可讓他掌握兵權,他的野心不得不防。
今后趙國政局控制唯有平衡二字,平衡的關鍵是制衡,三臺互相制衡,六部互相牽制,可以放心使用。......最后照顧好自己,照顧好你的弟弟,照顧好你的王后,你走了不久,她就被查出懷孕了,希望是個男孩,也能絕了一些人的心思,另外將我和先王葬在一起,不要太奢華,要提倡節儉,也好讓母后安心的離去,最后母后很想對你說,母后舍不得你,舍不得你,舍不得你呀”
這封信應該是趙太后最后時間寫的,斷斷續續,很多字字跡都是代寫,可見當時趙威后已經不能動了。只能言語表達。
“趙盡忠,這些信,沒有第二個人看見吧”趙丹沉重的問。
“自然沒有,都被奴才鎖起來了,就是這個箱子”他指著一個加固的保險箱,那可是邯鄲鋼廠的大鐵箱,堅固異常,十分可靠。
“將這八封信再放進去,交給你看管,記住不許第二個人看到,否則你就得死”
“諾”趙盡忠嚇了一跳,急忙應諾。
“這封是太后給長安君的,你轉交一下。另外在通知三公入宮見架”“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