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燕造長城
當趙國洗劫燕國數十城,取得巨額財富,還充實了趙國人口基數。
這大大刺激了同為盟軍的齊國。即使田單也沒有辦法組織齊國將軍們在廣陽大規模洗劫。
田單看見趙國大發戰爭財,還霸占燕國最肥沃的地區,終于下定決心,干掉仇視自己的劇辛大將軍,是的,看著齊國在自己眼皮子低下,洗劫自己的同胞,劇辛和他的燕軍眼睛都紅了,恨不得生吃了可惡的齊軍。
可是只要三萬老弱的燕軍顯然無法對抗十萬生龍活虎的齊軍。
他們只能死守,根本不敢出城。
田單決心拿下廣陽,自然就一改之前拖拖拉拉,犀利的圍攻津門。
而另一面。
燕國首都,未來的北京市,現在的薊城,如今接連爆發的陰謀、
最先是成安君在半月前,突然在上朝結束后,在大街上被人刺殺。
是的,和邯鄲時田單自編自演的刺殺不一樣,這一次特別血腥。
就連很多無辜市民,也被殺手屠殺。
所以殺手都抱著必死的心,所以武器都帶有劇毒。
圍殺成安君的刺客高達數百人,
使得燕軍還沒有趕到,成安君就被殺了。
公孫操可沒有年輕力壯的田單那么高的反應,就在馬車上被刺史砍下了腦袋。
隨后粟腹帶著城防軍趕到,圍殺刺客。
可是這時他們的老大公孫操還是死了。
一代權臣就這么死了。
然而更加震驚的是,沒多久宿衛邊疆的昌國君帶著十萬大軍進京了。
是的高陽君除了親自叫樂閑帶兵勤王,還通知了其他幾路余黨。
之后燕國政局激烈碰撞。
年輕的,迫切希望親政掌權的燕武成王,突然在高陽君煽動下宣布親政。
然后拜昌國君樂閑為相國,鎮壓叛亂。
原來公孫操余黨普片認為這是燕王的陰謀紛紛叛亂。
被早有準備的燕王一派屠殺。
昌國君樂閑也知道,必須快刀斬亂麻。因為劇辛急報趙齊聯軍突然突破易水殺入河北。他必須盡快蕩平叛亂。
慶秦,粟腹等人為了自身安全。連夜逃跑。
他們知道,沒有公孫操的權勢,他們根本斗不過燕王。
親政的燕王犀利的打到了公孫操這個殺父仇人以后。
卻不得不面臨包圍中都的趙國的要挾。
這時。
趙奢為了拖延時間搬遷被他占據的大盤土地上的財富,故意獅子大開口。
要求割讓廣陽郡,武陽城給齊趙。
賠款三十萬金。
這個條約估計不亞于清朝和日本訂立的《馬關條約》
這絕對是乘火打劫。
然而此時燕國剛剛內亂,元氣大傷,燕趙之戰,燕國已經輸的非常徹底。
于是燕王派高陽君談判。
趙奢很給面子。“土地可以不要,但賠款必須全部賠償”
經過一個多月談判。
最終兩國達成了停戰協議。
燕武成王得知后,大喜。“宋卿,你真是國之棟梁呀,趙國同意了”
“馬服君同意了,我國賠償趙國20萬金,趙國退回易水以南,燕國承諾十年不得以任何借口進犯趙國邊界”
燕王道“此戰以后,我們十年內,哪里還有力氣對付趙國亞。”
“同時,馬服君轉達齊國建議,割讓廣陽郡給齊國”
燕王恨恨道“連齊國也想乘火打劫”
剛剛掌握燕國實權的燕王此時雄心勃勃。準備逆襲,再創強大燕國。
“可是完全不給恐怕齊國不會善罷甘休,而趙齊又是盟國”
“那廣陽太大了,齊國怕是吃不下吧”
“陛下,我以為,可以將上谷郡和薊城西南五城割讓給趙國,破壞趙齊聯盟,這樣在和齊國談判,那么齊國就沒有這多么底氣了”
燕王點頭。
于是趙奢又兵不血刃得到了燕國下都武陽城西南五城。
隨后大舉退兵。
齊國看趙國撤軍,燕軍調集三十萬大軍救援廣陽,于是同意了趙奢調停。
燕國割讓滄縣七城,和易水北面的津門六個城池。
燕國雖然不甘但考慮到趙齊一旦聯合他們肯定打不過,于是屈辱的同意了、
至于趙國這么好心。
自然也有他的目的
“有了津門,燕國易水以北就不是一個整塊,齊國隨時都可以打擊廣陽城,
燕齊就必然對抗,現在明顯是齊國比燕國強勢,對于壓制燕國很有好處。燕國為了防止我們幫助齊國必然只能討好我們”
趙丹點頭,沒想到趙奢還能想到這么多。
“可惜齊國真的不愿意讓出滄縣,不然我們根本不用這樣”
是的,田單在看了后世著名的長蘆鹽場以后,根本就不敢讓趙國占據這里。不然趙國哪里還需要跟齊國建立鹽糧貿易。
自己都可以滿足了。
一個小小的津門牽制了兩大強國精力。趙奢的能力可見一斑。
隨后齊燕都不得不在津門,廣陽一代部署重兵對抗。牽制兩個強國本就有限的軍力。
自然更加有趣的是,
趙國修建河北大運河的人力和財力都是燕國出錢。
看著趙奢帶回的高達20萬金的巨額財富,他震驚了。
“你說,當年燕國到底洗劫了齊國多少財富”
趙奢根本回答不上了,就連負者洗劫的樂毅自己也算不清楚他幫燕昭王洗劫了多少齊國財富。八百年財富呀。
“這還是我們用了六萬金換取燕國的牛羊和糧食,不然更多”
為了削弱燕國,條約規定燕國必須用牛羊和糧食支付其中的一半。但實際上燕國根本就不是產糧大國,即使拿出大量戰馬,也沒能籌齊十萬金的財務。
“崽賣爺田不心疼呀”對于燕武成王的豪爽。
趙丹無語了。
這一戰,趙國可以說不僅打垮了一個對手,還為自己發展搭上了快車道。
歷史上德意志帝國擊敗法國獲得50億法郎,使得德國經濟走上騰飛道路。
而日本也借助中國的賠償獲得騰飛。
此時燕國的賠償對于趙國而言,就是一筆騰飛資金。
但是也得用在實處。歷史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就是應為他們將殖民地的財富全部用在了享受,而不是在建設,這點英國等就吸取了教訓。
所以,趙丹安排了這些錢的用處。
拿出五萬金組建“教育基金”用來未來十年幫助各郡新建學校,發展教育,這點也是學習德國和日本。
其次拿出錢財投資基礎建設,基礎建設具有投資資金巨大,受益慢,回報小的特點,但是卻有必須投資,不然經濟就沒辦法更好發展。
在戰國核心產業還不是工業,對于現在的趙國此時工業規模已經足夠了,在投資肯定出事,反而是根本的農業需要大規模投資。
必然推廣牛耕,這就需要一筆巨額資金,其次新修水利,再次修建運河溝通南北。總之只要你有錢,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別說20萬金,就算在多個十倍也能花個干凈。
可以有了這些錢,他可以撬動十倍的財富,必然貨幣改革,更多的金幣銀元銅錢涌入照成農產品等價值提升,有利于農民提高生產積極性,自然對于城市的手工業者沖擊很大,他們不得不提高價格,保護自己。
同樣由于趙國物價略高使得更多商人將其他各國物資拿來趙國販賣,進一步擴大趙國商品市場。
這就是高速發展的征兆。
自然對于已經安排好了的趙王丹,這些都無需他去干涉,位于中國中部的趙國很容易拉動過各國消費。
自然三軍也是受益者,賞賜一點不少。實際上搶劫燕國時他們已經發了一筆。
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邯鄲給御林軍的裝備也早就到位,那是相當奢侈,但是隨叫那還是自己嫡系列。奢侈點有保障嗎。
這時他得知新掌權的燕王盡然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易水長城用來防備趙齊北上。
這和歷史上可謂一模一樣。
易水長城它西起河北易縣西南然后向東南出發,進攻定興縣,徐水縣,任丘縣等最終止步于文安縣附近,全場五百余里。
計劃也是五年完成。
趙丹有意思哈,趙國修河北大運河,也是計劃五年完成,燕國確實修長城。
兩者高低立馬分出,意味著趙國主攻,燕國防守的戰略局面。
運河的修建可是有利于趙國進攻燕國。如果能進一步將易水和海河連在一起,估計趙國就能輕易運兵到薊城城下,圍城圍個一兩年都不用擔心糧草不濟,可惜齊國注定不會讓趙國得意。更何況燕國了。
這時燕國的事告一段落。
而御林軍也該拉練了。
保定軍校如火如荼的進一步擴張,未來軍方的院校派崛起,保定軍校起了關鍵的領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