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再戰南陽
就在魏無忌進入河東十天奪取六縣的大好局面之下。
趙括和暴鳶也密謀成功、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田單并沒有按照計劃將弘農郡給韓國。
沒辦法魏無忌和魏齊出了比韓國更加優惠條件給齊國。
這個也是趙國不能控制的。
原來魏無忌聽從謀士侯贏的建議,用方與郡和陳留郡的四個縣換取弘農五個縣。
顯然對于一直想收復東平,陶邑等地的齊國,韓國那點金錢還真的不放在眼里。
因此侯贏成功了,田單為了齊國的利益,毫不猶豫將之前和趙國韓國的約定泡在腦后。
最終齊國收復大片失地,獲得大量人口的時計。
魏國也得到了迫切想得到的豫西險要。
潼關以東的湖縣,弘農,陜縣,澠池,新安五縣全部被五萬齊軍移交給了前來接受的魏國將軍衛慶和大臣辛桓衍。
但是田單也沒有做的過火,畢竟同時得罪了韓趙,尤其是日漸霸氣的趙國顯然不利于齊國恢復實力。最終位于新安的函谷關被移交給了韓國。
事實上,這里仍然有暴鳶駐扎地大量韓軍。趙國更是在這里設置觀察使。
齊國想單方面交割給魏國,除非他敢向韓趙駐軍發起突襲。不然還真的沒辦法。
但是對于成功扭轉澠池會盟的局面,畢竟更加會盟結果,這里最終應該屬于韓國。
隨后辛桓衍視察后認為弘農縣城不亞于函谷關天險,只需加固修建,魏國也有函谷關。
魏王大喜,給弘農縣城賜名函谷關。
于是魏國有函谷關,澠池和新安。
韓國也有函谷關,新安,澠池。
由于沒了外圍城池,韓國對于僅剩的函谷關更加重視。
而另一頭暴鳶得到消息后除了氣氛以為,也不敢和魏齊撕破臉。
吃了一個暗虧。
但是他們十萬韓兵和五萬新編的趙國騎兵成功殺入南陽。開啟南陽之戰模式。
對于拿下南陽,趙括是極具信心的。
為什么,因為錦衣衛的情報非常清晰的讓他知道,他面對的敵人實際上只有區區萬人。
因為兩萬韓軍如今就在襄陽城,恩當時秦國在漢水之北設置了鄧縣。
隨著卓一航帶領的楚軍東南奪取隨縣(隨州)平林(隨州北)。大軍進逼鄧縣東門門戶蔡陽,安昌,章陵(也叫春陵)。另一路拿下丹陽,房陵,南鄉,祈縣等西面要地以后。兩萬大軍鎮守鄧縣,一萬大軍鎮守西面的博山,武當,鄖縣等地。另外一萬人不得不防范靠近楚國汝南(河南省東南部大部)郡駐扎在幾年前好不容易占據的舞陰,比陽,復陽,平氏等地。
原本五萬軍隊駐扎擁有三十六縣的南陽就非常兵力不足,如今自然更加有利于韓趙聯軍乘虛而入。
于是趙括暴鳶制定了,分割包圍的策略。
“暴鳶將軍,我們這次以快速拿下南陽為核心。
分兵從魯陽,葉縣兩地突擊,采取內外聯合,或者圍而不攻的方式一舉拿下南陽。突擊的主力由我國騎兵擔任。你們負責圍困那些頑抗的敵軍。等我們拿下了宛城呢個,這些地方自然不戰而降”
“此計可行,當速辦”暴鳶垂垂老矣,但是卻還是在強撐。沒辦法韓國名將太稀少。
于是之后的戰局就是趙軍兵分兩路,主力三萬騎兵和五萬韓兵從魯陽出發直撲方城。恩魯陽由于秦國兵力不足此前已經放棄。除此外還有葉縣和紅陽兩地。
但是這里的人口都被遷走,韓國接管的只是空城。如今成了大兵營。
方城有五千精銳秦軍駐扎。
趙括突擊失敗,于是讓暴鳶帶兵三萬圍困。他繼續南下。
果然過了方城,趙括幾乎無敵。
因為反應不及時的南陽中部各縣兵力極度空虛。
騎兵突擊下,趙括的五萬聯合部隊占據稚縣,畫縣,西鄂,博望,酈縣五縣數十個城池,照成了他的兩萬韓國大軍近半分散駐扎在五縣。
帶著剩下的軍隊繼續南下,看著空洞的宛城,趙括下令再次突擊。
騎兵風一般的闖進了大開門戶的宛城,老弱的宛城衙役根本來不及反應。
和之前一樣,宛城被輕而易舉攻破。
控制了郡城,趙括沒有善罷甘休,一面派兵洗劫了南陽府庫,這是韓國答應趙國的報酬。和魏國奪取定陶一樣,趙國只需要南陽的財富。
而且還不要這里的人口。
另一面的趙韓軍七萬卻更加有力的攻破了只有兩千人的堵陽,經過博望以后會師宛城。
有了充足兵力的趙括立即四處攻城獵地。位于南陽最中間最肥沃的杜衍,捏陽,安眾,棘陽,育陽,新野,冠軍,新都,胡陽,朝陽。整個南陽最精華的部分都被聯軍拿下。
這時趙括回合招降了的方城縣的暴鳶。
暴鳶沒想到事情這么順利。有點志得意滿。
趙括于是建議“暴鳶將軍既然來了,這個南陽郡就交給貴軍掌管,我軍移駐博望如何。”
暴鳶生怕趙國占著地方不交割,于是迫不及待的點頭。他有的是兵力。加上收編的南陽兵,他如今軍隊發展到了十余萬,占據20余縣。
雙方發了幾天交割,休整。
這時暴鳶在宛縣自認南陽郡守,派大軍接管城市,招降納叛。好不自在。
而趙括也乘此時機將洗劫的財富移駐到了退路博望。
同時伺機而動。
整個南陽的錯失。震驚了在鄧縣等地的韓騰等人。他慌亂無措。
還剩下的四萬大軍極度分散被韓趙聯軍分割在邊地。
這使得秦軍人心惶惶。
于是一面派兵駐扎穰縣,防止暴鳶南下。
另一面果斷放棄東面的舞陰比陽等地。
最終舞陰,比陽,復陽百姓投降了舊主韓國人。
而離得卓一凡大軍最近的安昌等地,立即被隨縣的楚軍占據,包括蔡陽,安昌和章陵。但是由于楚國內部意見不統一,楚軍沒有兵力魏國集結三萬大軍的鄧賢,穰縣一代。
韓騰除此外還向咸陽八百里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