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奪上郡
“情況如何,司馬兄”李牧趕回了咸陽西郊。
如今整個郊外由于三光政策,已然一片焦土,不知道秦人需要耗費多少精力才能回復的過來。
破壞總是比建設起來更加簡單。
“就在您西征之際,秦國函谷關守軍桓齮帶著五萬大軍,恩一群囚徒組建的,其中唯一有威脅到只有兩千騎兵。
也是函谷關一線惟一的騎兵。
剩下就是王翦率領的安陵等地的五萬多大軍。除此外還有咸陽城內的九萬漢中軍。總計約18萬。
防守的話,我們如今只剩下20萬騎兵,而且我們來的時候是一人雙馬,甚至三匹馬,如今由于移民,大部分多余馬匹都已經被征用用來移民和轉移財寶。
不過三光政策的好處就是,恩呢,我們的糧草可以支撐到八月底。
而且已經不需要從遙遠的朔方搬運糧草過來了。
這樣大移民的日常消耗還是有保障的,等幾年后,移民穩定了、
我們的實力就真的超過了強秦。
恩,錦衣衛傳報。白起自從聽說我們攻擊關內,攻打長平更加狠辣,不計代價。廉頗老將軍已然再吃一場敗仗,丟了長平以西,恩丹水以西的西梁山一線修建的壁壘工事。如今退守到了丹水東面的東面壁壘。繼續死守”
李牧松了口氣,如果長平之戰失敗,那么自己算是丟了芝麻撿了西瓜。
“還有其他消息嗎”
“南陽來報,南陽守軍司馬靳帶著五萬精銳的南陽兵五萬北上,還有十萬南軍兵馬,其中一半是駐軍,一半是當地南郡楚人。但這十五萬大軍異常善戰,當年樂乘就是被這只軍隊擊潰的。實力極為強勁,是秦國的主力。
相比之下,王翦的是老弱殘兵,最強的還是那一萬“左手劍客”。其余都是老幼,守城還能撐住,野戰我一萬虐死他們”
左手劍客是秦國組織的一群由于戰禍失去右手,拿劍的往往是右手,可是失去右手就沒有意義。毫無戰力。
可是戰國就有人可以用左手用劍,偏偏戰斗力更勝從前。
王翦就把他發陽光大。絕對算是奇才。
“至于桓齮的囚徒軍和漢中兵,哼,都是一群軟腳妹、”顯然司馬尚根本不會將其放在眼里,他也有不放在眼里的實力。
“北地的井忌列”
由于堅壁清野,原本看住井忌的樓援也早就跑了。李牧想看看這家伙敢不敢出來。
“膽子很小,根本不敢出城,不過和王翦的來往非常密切。
顯然是王翦叫他留在北地,防止我們拿下北地精華地帶。”
司馬尚顯然越來越激動這個叫王翦的年輕將領。
李牧道“有沒有北地,對我們無關緊要。現在你的情報告訴我,我們打下咸陽已經毫無機會。王翦等人顯然不愿意冒險。
就等著司馬靳的大軍趕到。
那時我們和秦軍對比會翻天覆地變化。”
“因此,大將軍我主張繼續圍城打援,最好能在司馬靳趕到咸陽前拿下上郡”
“怎么啦,難道上郡也敢勤王”李牧眼睛發光。
圍城打援試圖的策略。
“上郡有十萬戶人口。這是近百年秦國人口不斷膨脹的必然結果。
但是他的精銳郡兵都在河東白起帳下。
但即使如此上郡兵六萬殺來,也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
李牧道“我還就怕他不出來,只要出來,死路一條。”
“這次需要多少兵力”司馬尚問。
“全部,20萬,我要速戰速決,而且我們的損失必須控制,而好的辦法就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李牧堅定的說。
司馬尚深以為然。
“可是王翦等人會不會出城馳援'"
司馬尚擔憂地說。
“我們擺一個虛虛實實的計策就可以了。牽一百只羊過來,吊在鼓上面,掩護我們只需要幾天。呵呵秦人就毫無辦法。畢竟我們才是騎兵。
他們的牧場包括隴西如今都被我們控制,靠步兵根本追不到我們”
李牧很奸詐,對于利用自己的優勢及其有心得。
于是決定上郡歸屬的翟道之戰爆發。
趙國主將是趙國大將軍李牧,兵力是20萬騎兵。
秦國上郡兵主將是胡傷,也就是闕與之戰被趙國馬服君趙奢全殲的秦軍統帥胡陽的幼弟。如今官拜上郡郡守。奉旨勤王。
其中有兩萬騎兵,四萬步兵。
在得到勤王詔書以后,他是繼漢中軍,隴西軍之后第三只趕到的大軍。恩桓齮的囚徒軍如果算上,應該是第四只。但囚徒軍顯然不在秦國建制之內,所以被趙人無視了。
可是如今這個軍隊卻在李牧的監視之下。
就在翟道縣西南面的旬邑縣(今天旬邑縣東北)。
“胡傷到哪里了”李牧問配合他的錦衣衛,在偵查上面,錦衣衛才是真正的高手。
“已經穿過上郡進入秦國內史郡(即常說的咸陽郡,包括整個渭河平原地區)
即將渡過洛水(洛河)和他的之流沮水(沮河)。”錦衣衛千戶說。
“大約什么時候能渡過沮水,抵達翟道。”
“如今沮水,水位如何”李牧問細節。
“騎馬也難以渡河”李牧一聽,就知道沮水正好是汛期,漲水期。
“如此甚好,繼續監視”
李牧開始謀劃。
司馬尚這個最佳心腹,兼執行者自然是最好的副手。
“胡傷,其能力不遜色胡陽,不可小視,我們可以半渡而擊,一舉全殲敵軍”
司馬尚道“何不用水攻”
李牧搖頭“沮水東西走向,水位突然下降,胡傷必然起疑,進而猜出我們已經抵達埋伏,反而不利,更何況欄水堵水。費事費時,還損耗士兵體力得不償失,我們還是以翟道伏擊為準”李牧顯然考慮更多。
這次他的情報實際上有限,沒辦法,他剛剛才從雍城趕到,沒多少時間準備。
“如何全殲他們,必須派兵在對岸截殺,我準備讓你帶兵五萬,繞過沮水上游,伺機而動”李牧道。
司馬尚和李牧多年默契配合,也不多說,立即執行。
于是簡單的策略就這么制定了,就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