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咸陽一戰
安陵
慘烈的攻城戰持續了兩天。
李牧不得不拿著趙丹賜給他的望遠鏡看著城池下面堆積如山的尸體。
剛剛走過傷兵營,兩千多輕傷重傷者的哀嚎,讓他鐵打的心也會抽搐。
城樓下還有數以千計的梯子倒塌在城墻下,不少已經被火燒了,被砸斷了。他們的尸體安詳的躺在地下。
“不能在這樣了,浪費了兩天時間不能再更多的浪費了”李牧揮拳道。
次日,他召開會議。
“兩日進攻雖然敵人喪亡不少,可是我明白由于近兩千人陣亡,兩千余人受傷,其中近半再也不能上戰場。這種損失不能再持續,所以我準備轉變策略。
我決心留下三萬代郡兵和兩萬定襄騎兵,五萬大軍監視安陵。除此外三萬大軍監視平陵,三萬大軍監視茂陵,隨時等候敵人犯錯。
剩下大軍有司馬都督率領直撲咸陽,務必一舉拿下咸陽,滅亡秦國”
他的策略就是根據自己人多,對手人少的局面部署。
同時引誘敵人犯錯,比如出城決戰。
果然他的策略很快奏效。司馬尚16萬大軍一路狂奔,趕到咸陽宮。
咸陽宮,更像咸陽城,城池堅固一點不亞于邯鄲城池。
然而隨后司馬尚的進攻并沒有奏效,原來這兩天,十萬漢中軍,恩,被義渠一陣消滅了一萬多以后,實際上不到九萬人。
但即使如此,借助堅固的城墻。
司馬尚的急功毫無意義。除了增添喪亡沒什么好處。
就好像白起在長平干的那樣。
攻堅,往往守城一方傷亡慘重,這是自古既有的真理。
面對這個局面,司馬尚也只能報告李牧。
李牧面對日益窘迫的糧道,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秦國各縣的存糧并不足以維持他幾十萬大軍的日常消耗,他不得不在千里之外的河朔運糧食過來。
成本極其高昂。
于是他不得不立即轉變計劃。下令轉為“圍城打援”
一面他讓司馬尚精選十萬精銳騎兵監視咸陽等城池。
只要對手犯錯,那么就毫不猶豫,給以致命一擊。
其次,就是授命趕到的趙蔥等人遷移咸陽各縣百姓。
他的奏報,趙王丹批準了,由于移民大臣平原君趙勝如今聯絡魏國信陵君和長亭侯魏齊,所以趙丹派了左相虞卿帶隊負責移民。
虞卿來到河朔以后按照李牧建議,和他和趙丹策劃。對徹底瓦解義渠部落體制,按照大雜居,小聚居的原則,將整個義渠百姓重新編組為軍戶和民戶。
就這樣八萬戶義渠百姓被他輕易瓦解,五萬戶義渠人遷移出了他們的聚居區寧夏。
在北軍都督府和蒙古都督府協助下,比較輕易的完成了。
出了還在秦國作戰的義渠兵還沒有遷入以外其他都已經完成。分割牧場,賜予各種生產工具等等。
同樣三萬戶蒙古八旗和河朔軍戶也編入靈武八旗。
但由于忙著新的任務,這些家屬將在以后再遷移。
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是的,掠奪秦國移民。
還有什么比遷走秦國人口更能削弱秦國。
干掉義渠,秦國人口總人口下降到了五百余萬的基數。
趙國卻從原來的550余萬,迅速變成六百余萬,雖然還沒有穩定下來,但是實力變化以及在進一步變化,這是好的,邯鄲極為振奮,因此進一步削弱秦國就是最關鍵的。
趙丹熟悉歷史,壓根沒打算,也沒有信心滅了強大的秦國。那么在他虛弱的時候給他一下狠得就更加重要。
趙丹設想,如果從關中移民百萬到趙國,那么秦國總人口將跌到400萬人左右,趙國卻會變成七百萬,近兩倍,一消一漲,趙國實力更加強大。
于是虞卿指揮了挖心戰術。
他調動了三萬,蒙古八旗軍和四萬河朔軍傾草出動。
回合趙蔥大軍后,虞卿指示,趙蔥負責將秦國人口北遷,包括他們的財務。
他負責將這些北遷人口遷入河朔五郡,和外蒙古。
他計劃將外蒙古40萬人口變成70萬人口。
使得蒙古八旗的總兵力達到匈奴極盛時期。加上多年開發,那時雖然八旗軍兵力不及當年匈奴大軍,但是戰斗力絕對數倍匈奴軍,那之后征服大漠就安全了。
而且如果長平之戰主戰場失敗,趙丹逃亡大漠,也更有實力對抗中原。
對于秦人,他一點不擔心,他們也是自己人,都是華夏兄弟,絕對不同于義渠人的防范。
而趙蔥趕到就是告訴李牧邯鄲的決定。
面對邯鄲的憂心,李牧只能配合,但是他絕對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滅亡秦國的戰略計劃。
于是他讓趙蔥的靈武軍負責押解從咸陽城外擄走的十幾萬秦人百姓。
順便也將谷口等咸陽西北占據的縣的人口,財富盡數北遷。
總遷移人數高達數十萬。使得虞卿急忙帶兵南下,接應。
其中第一批三十萬百姓其中工匠等數量及其眾多,局說是將秦國的流水線兵工廠給洗劫了。
那可是以前的戰國第一大兵工廠,秦國稱霸天下的基礎資料之一。
另一面,秦國君臣只能干看著趙國數十萬鐵騎橫行霸道的綁架趙國百姓北遷。在秦國實行三光政策。
可是他們根本沒辦法阻止。只能看著他們的財富被洗劫,人口被綁架走。
即使這個時候桓齮帶著五萬囚徒軍趕到也難以扭轉雙方實力差距。
由于三光政策人,人口遷走,李牧根本不需要派兵駐扎各地城池,兵力反而集中了起來。自然六萬靈武軍和七萬虞卿大軍他根本不指望。
他們能彈壓住數十萬秦人不暴亂成功北遷就很了不起了。
這樣他手上的軍隊就是27萬。而且都是騎兵。
優勢的明顯,秦王肯定知道。
秦昭王并不認為自己收編的十萬,恩九萬漢中兵,七萬,恩應該只有五萬多王翦郡,再加上桓齮的五萬多囚徒軍,總兵力在18萬左右。
可惜野戰,他們都沒有信心。
李牧騎兵橫行霸道的樣子確實震驚了秦國統治者。
卻說就在虞卿趙蔥匆忙移民數十萬去河朔蒙古之際,就在秦昭王范睢急忙抽調荊湘十五萬大軍馳援咸陽之際。
李牧留下司馬尚十萬鐵騎監視咸陽各地之后。
親率17萬大軍大舉西征,從美陽,攻雍城。
雍城,秦國舊首都,也是秦國僅次于咸陽,河東安邑,蜀軍成都以后的大都市。如今這里就好像一個剝光衣服的美女任由趙人蹂躪。
戰斗及其簡單,錦衣衛密探埋伏的人輕而易舉在李牧特種兵協助下打開城門,守城池的千余士兵被輾碎。
這里的財富也遠不是拿下縣城可以比的。
至少李牧在這里找到了大軍一個月需要的糧草,還有足夠他支撐一年戰爭的軍費開資。
這不他還在計劃十分洗劫雍城之際。
隴西郡守盡然糾集了近三萬年紀剛過十五歲,或者年長老弱的士兵馳援雍城。
精銳顯然都去了方前線。
這只隊伍顯然已經是隴西最后的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