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大院里轉了轉,王國鼎發現人們還同往日一樣各忙各的,沒有發現有人聚在一起擠眉弄眼、七嘴八舌,王國鼎那顆懸著的心才稍稍回落。
坐到自己的書記辦公室,鄉長呂宏偉、副書記何天明都先后找他匯報了一下工作,虎頭村的支書鄭九天、鳳凰禪茶的老板鐵中興也先后來找他拉了話。這些人來,王國鼎似乎仍是思路清晰地同他們談笑。但其實他也不清楚自己都說了什么。完全是六神無主、心不在焉。
這天晚上,睡眠很好的王國鼎卻翻來覆去睡不著。沒辦法,他干脆坐了起來,認真地讀起了《資本論》來。到凌晨三點的時候,困意才襲了上來,王國鼎終于鉆進被窩入了夢鄉。
不久,王國鼎覺得有人在后面追他。他拼命地往前跑,喘得要命。回頭看了看,是趙小花,要追他回去和她舉行婚禮。趙小花還說,客人們都到了,你還跑什么?
王國鼎也不答話,仍在往前跑。跑了一陣,發現追他的人變成了劉美麗,劉美麗居然光著膀子,胸前兩團肉一閃一閃。
王國鼎感到害怕極了,他回憶了速度,不成想,腳下一滑卻掉進了一個大窟窿里。四周又高又滑,他怎么也爬不上去。
不久,他覺得自己是死了。鐘可人正拉著王聰聰和王明明在他身旁哭。另一邊,馬招娣也拉著賀國香在哭。
王國鼎翻身坐了起來說,我沒死,你們哭什么?
王國鼎這一坐,還真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原來剛才是南柯一夢。王國鼎摸了摸臉,上面全是汗。
王國鼎覺得,現在這種心理狀態可不行。早晨吃罷飯,王國鼎就讓何天明和黃景達陪著他上了一趟鳳凰山。他要爬爬山、散散心。
也不知是誰說過名山如藥可輕身這樣的話,說明到山上轉轉,絕對有好處。
鳳凰山的主峰鳳凰頂就位于十八寨境內,山下到山頂,還有三處文化遺存。山腳處是鐵佛寺,山半腰是鳳凰書院,鳳凰頂近旁是煉真宮。
李二順開著吉普車,沿著環鄉公路朝鐵佛寺馳去。
在車上,王國鼎說,咱們這里很有意思,佛家的鐵佛寺,儒家的鳳凰書院,道家的煉真宮,共聚一山、和平共處。
何天明說,看來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強的包容性。
王國鼎說,眼下,除了鳳凰書院是林場的辦公場所外,鐵佛寺和煉真宮已經恢復了宗教活動,聽說這兩處的香火還很盛。
何天明說,是的是的,香火都很盛。煉真宮是太極真人張三豐的修行地,鐵佛寺里供奉的是彌勒佛,老百姓都喜歡他們。
下得車來,山腳下是竹林和茶園。
王國鼎說,鐵中興的茶園已經很成規模了嘛!
何天明說,已經超過1萬畝了。明年可整修發展到兩萬畝。
王國鼎說,好好。
不久,幾個人就來到了一大片竹林中。
在婆娑的林子間,王國鼎問:“我小時候也到這里采過菌子,咱們這里怎么會有偌大一片竹林?”
何天明言道,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老人講,此地原本沒有竹林。明末李自成的大軍經過此地要打往陜西時,聽說鐵佛寺里的和尚們已不再打坐禮佛,而是把心思用在了如何盤剝百姓上,當地的山民是敢怒而不敢言。闖王大怒,要剿了他們,寺里的和尚頓作鳥獸散。方丈老兒臨行前將鎮寺之寶深埋地下,為便于日后尋找,他便把手中的竹杖插在地上作為標記。
若干年后,方丈又輾轉來此,哪里還有竹杖的影子,原來那根竹杖早已是落地生根,并成就了這一片無邊的竹林,早年埋在地下的寶物是再也尋它不見了。方丈從此大徹大悟,一改昔日的塵俗之念,終于在他百歲高齡時,成了曹洞宗的一代宗師。
王國鼎問,我記得咱們的鐵佛寺和河南的少林寺那都是禪宗啊!怎么變成了曹洞宗了?
何天明說,不錯,咱們這里是屬于禪宗。禪宗達摩祖師在傳法時有過一偈,偈語中說:“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后人把“一花”比喻是惠能頓悟一宗,而“五葉”比喻是頓悟法門的五個宗派。禪宗五家分別是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云門宗和法眼宗。
王國鼎笑了笑說,噢,原來禪宗是分為五個流派的。
何天明說,正是。WwW.ΧLwEй.coΜ
王國鼎問,這片竹林有多大?
何天明說,林子屬于鳳凰山保護區林場,他們說是有2000多說畝。
王國鼎說,2000畝的竹林,這在中原地區已經相當大了。
在竹林中走了一會兒,涼風一吹,王國鼎的心情好多了。
來到鐵佛寺,王國鼎他們看到一個白胡子老和尚正在一棵大銀杏樹下打坐。
何天明說,這就是鐵佛寺的明月大師。聽說今年100歲了。
王國鼎看了看,明月大師的腦門發亮,面色紅潤,似乎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何天明小聲介紹說,王書記,這里的明月大師和煉真宮的清風道長都說自己今年是100歲了。清風和明月曾長期爭執誰的年齡大,早幾年,頭一個說是85,后一個說是88,頭一個又說90,后一個又說93。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他們那個時代,沒有戶口薄又沒有身份證。最后兩個人達成了默契,說是一般大,今年都是100歲。更有意思的是,兩個人還把各自己的生日選定為好日子。
王國鼎笑了笑說,有意思,生日怎么定的,是不是也在同一天。
何天明說,生日倒不是不同了。明月大師說自己生在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也是傳說中的彌勒佛的生日。而清風道長也厲害,說他是正月初九生人,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樣一來,明月就比清風大了8天。
王國鼎說,乖乖,出家人也學會包裝自己了。
這時,幾個年輕僧人腿上綁著沙袋從寺院跑了出來,徑直超山上快速跑去。
王國鼎說,咱們這里真的和少林寺一樣,也有武僧?
何天明說,有是有,不過不多。這些都是明月大師的徒弟。聽說明月大師還是少林寺主持海燈法師的師弟。
王國鼎說,明月今年都100歲了,可是比海燈法師大啊!
何天明說,他們講的是入門的先后,論的是輩分,不講歲數的大小。
王國鼎說,海燈法師我聽說過,二指禪,很厲害!明月大師會不會二指禪呢?
何天明說,好像不會,沒人見他練過、教過。他教徒弟們的是小紅拳、大紅拳和老紅拳。就連鐵中興的兒子鐵連山也成了明月大師的俗家弟子,跟著他在學拳。
王國鼎說,有意思,鐵中興樂意嗎?
可天明說,不樂意也不行。鐵連山說不讓他在鐵佛寺練武,他就要跑到少林寺去。
王國鼎笑了笑說,這都是讓《少林寺》那部電影惹出來的。
何天明又壓低嗓門說,清風和明月不僅在年齡上較勁,在武功上也互不服氣,總在爭誰才是武林中的正宗,誰才身懷絕技。
王國鼎感到這小小的鳳凰山上真的很有意思,他便笑笑說,這還不容易,讓他們兩個人比試比試不就行了。
何天明說,比了,去年比了一場。還是請白草灣的老鏢師白云飛來當的裁判。
王國鼎說,是嗎?結果如何?
何天明說,那場比武是場鬧劇,成了大笑話。比試還沒開始,雙方的弟子都在吹各自師傅的武功有多厲害。清風呢,精的是張三豐88式太極拳。明月呢,精的是少林寺108式大紅拳。
接下來,雙方的弟子們還分別表演了太極和少林。顯得很熱鬧。
當清風和明月正式開打的時候,交手沒多久,兩個人就亂了章法,哪里還有什么招式。清風攥住了明月的胡子,明月薅住了清風的頭發,一時間亂成一團。
最后,實在看不下去的白云飛拂袖而去。
清風和明月最后握手言和,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了一個平手。兩個人都稱得上是武林中的宗師。從此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各教各的弟子,井水不犯河水。
王國鼎笑笑說,白老先生是有真功夫的,我小時候還跟著他學地一段少林羅漢拳。
聽了山上清風和明月的故事,黃景達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