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明最后強調說,除了硬件的建設要加快進度外,一些軟件的建設也刻不容緩。現在的旅游競爭正在由拼硬件向拼軟件轉移。一個地方想把旅游長久地發展下去,沒有文化內涵是不行的。
這次讓文化局和黨史辦的領導過來,就是想把這一塊兒工作好好抓一抓。文化部門要和旅游部門一道兒,把咱們鳳凰山區的每一個傳說、每一個景觀的特點都統統挖掘整理出來。
我聽說侵華日軍在中國大陸的最后一戰就是在咱們西山打的。最后也是在這里投降的。人們都說日軍在這里是日落西山。黨史辦的同志們要把這一段歷史整理出來,很有教育意義。日落西山,我看也是一個很好的影視體裁嘛。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拍成電影、拍成電視劇嘛!
文化局長趙小花:“關于電影的事,我們已經拍了一部鳳凰傳奇。我們市委辦的王一民主任還寫了一部電影,就是有關殺虎口抗戰的。”
何天明說,這個王一民不錯,《日落西山》也要積極籌備、乘勢而上。《鳳凰傳奇》這部電影說的是抗戰早期的故事,也就是發生在武漢保衛戰時期。日落西山,說的是抗戰的最后一戰,發生在殺虎口。兩次戰役均發生在山陽的鳳凰山地區,可見我們的鳳凰山也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再拍一部電影,可以同時在景區里播放,體現出咱們山陽人不屈不撓的精神。ωωω.ΧしεωēN.CoM
韓冬梅說,電影的事,隨后再說。先把旅游開發的一些細節再議議。
宗教局的領導提出,將來景區建好了,關于煉真宮和鐵佛寺的門票收入,是不是也應當給宗教部門分一點。畢竟,宗教部門也是要出資修復的。
因為事前已經得到了王國鼎的明確指示,何天明就說,門票收入仍歸天彪旅游一家公司所有。但廟宇內的香火錢,則由宗教局和寺院協商處理。同樣的原則也適應于鳳凰書院。
最后,韓冬梅說,同志們,今天會議后,以山陽政府為主導、以天彪旅游為主體,正式吹響了開發鳳凰山景區的號角。讓我們團結一心,加快進度,后來居上,把鳳凰山景區打造成全國一流的精品景區。也盡快使旅游產業成為山陽市的一大支柱產業。
會后,與會人員都趕到天彪大廈吃了一頓鼓勁飯。席間,吳天彪悄悄對何天明說:“何市長,政府這次對我的旅游開發的支持可是實打實的,我非常感激。”
何天明說,什么話,咱們是啥關系。再說了,開發鳳凰山,你了是為政府承擔了一件大事,我們當然要支持你!
雖然全市的旅游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但在落實的過程中,陸少游先生仍和那些參與的政府部門據理力爭,哪一家也別想在資金投入上討價還價、推諉扯皮。
因為施工的主體是“天彪旅游”,因此每一項工程下來,說的是政府和吳天彪各出一半,實則是吳天彪出的次不到三分之一。比如修復鳳凰書院,天彪旅游造出的預算是8000萬,其實5000萬就可以拿下來。市教育局協調方方面面湊出了4000萬,吳天彪說他們也拿出了4000萬,其實他只用拿1000萬就可以了。
其它方面,無論是旅游公路,還是真宮煉、鐵佛寺等等,吳天彪都占了政府很多光。韓冬梅市長雖然對此有些心疼,但王國鼎對此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別的部門也只好把想說的話埋在心里。
借力發展的另一方面,是借景打造,用創意來減少硬件的投入。比如鳳凰頂的最高處有一巖石,恰如一個太師椅。因為煉真宮就在附近,而煉真宮又是張三豐得道升仙的地方。因此,這個太師椅就被命名為升仙椅。陸先生讓人做的,就是把這個石頭修的更像是一個太師椅。人坐在上面,右邊就是萬丈深淵,而這里正是k省和陜西、湖北的交界處。因此,右腳所在的這個位置就有了名堂,叫作一腳踏三省。左手的位置,有一處,時有水滴滲出,因此,這個地方也有了來歷。叫作一手抓三江。因為根據解釋,這個地方的水滴可不現尋常,分別流入到了白龍江、青龍江和黃龍江。而這三條江的最終歸宿卻分別是淮河、長江和黃河。升仙椅,遠來還是三大江的分水嶺啊。
鳳凰項的這把升仙椅就成了游人登山的必到之處。一腳踏三省,一手抓三江,這是何等的氣魄。另外,坐上這把升仙椅,體會一把騰云駕霧的仙界感覺,那可是刺激得很啊。
對鐵佛寺、鳳凰書院、煉真宮的修復也屬于借景打造的一部分。修舊如舊,增添了景區的古味和文化品位。
陸少游講,這三個地方可是了不得,是中國三教合一的具體體現。你想啊,山下的鐵佛寺是佛家的,供奉的是彌勒佛。山腰的鳳凰書院是儒家的,供奉的是孔子。山頂的煉真宮是道家的,供奉的是張三豐。這三處景點打造好了,鳳凰山的品位也就出來了。
在對景區的打造上,陸先生偏愛對“三”是情有獨鐘。在鳳凰山上,他策劃了三洞、三瀑、三潭、三泉,還有有鳳凰山的三教合一,有鳳凰山的三江源,有鳳凰山的三道嶺,還有萬年古橿、千年刺柏、百年牡丹。在自然林帶上,有鐵佛寺附近的萬畝竹林,有鳳凰書院附近的萬畝冷杉林,有煉真宮附近的萬畝杜鵑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借力發展上,還有一條,就是從外地征召來了一批旅游界的專業人氏。這些人,有搞景區設計的,有搞景區宣傳的,有搞景區建設的,有搞外聯的,有專業的導游等。在人力資源方面,吳天彪舍得花大本錢,可謂是不惜血本。
對陸先生的借力發展,吳天彪很贊賞。他對陸少游說:“陸先生,咱們用借資、借景、借人來發展,這個路子很對頭。可以省下好多事,讓咱們后來居上。”
陸少游說:“吳總,如果不借力,一切從頭開始,一切都靠咱們自己來摸索,怕是要錯過了發展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