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計劃生育,到1983年的時候,已經非常嚴了。當時的政策就是“一環二扎三罰”。生一胎的要上環,生二胎的要結扎,如果誰敢生下第三胎,那就要重罰了。這還不單單是罰款那么簡單,對違反計劃生育者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者還會被開除黨籍、公職。
在那個時代,城里人的幾乎所有工作都是國家給予,不是國家干部就是“國營”企業的職工。雙開,意味著一個人就幾乎沒有生路可言。
相比之下,農民們要好得多。他們不存在被雙開的問題,但在經濟上同樣要被處罰,手里沒有現金,那就得用家里的糧食、牲口、樹木來抵。當然,還要受到皮肉之苦。被抓到的大肚子女人,要挨上一刀是難免的。
關于計劃生育國策出臺的背景,王國鼎是了解的。
在度過了1959到1961年的自然災難后,中國的人口出現井噴式的補償增長。從1962年到1970年,凈增長了1.6億人,達到8.3億。統計數字表明,在1970年,平均一對夫婦要生育5個孩子。
從1970年開始,國家逐步認識到計劃生育的重要性,1971年國務院轉批了《關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把控制人口增長的指標首次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當時國家提出的口號是“晚、稀、少”,即晚育、拉開生育間隔、少生孩子。后來則將“少”具體為“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進一步發出《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要求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帶頭響應“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號召。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已達10億。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大問題。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并設定了到20世紀末把人口控制在12億以內這個硬目標。
王國鼎到十八寨鄉任黨委書記的時候,計劃生育工作已經進入了常態化的管理。
老百姓們也都知道了計劃生育比害眼厲害。
在機關、學校的圍墻上,到處刷寫著“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的巨大標語。當然這類標語還有很多,比如“一環二扎三罰”,“只生一個好”,“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孩也是傳后人”等等。
在白草灣村部的一面圍墻上,王國鼎還看到這么一條驚心動魄的標語“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王國鼎就對村支書白向陽說,向陽叔,這一條標語太剌眼了,還是刷了吧。
白向陽說,農村人,不往狠里說,他們聽不進去啊!你看,王愛民還是個小學校長,他們家已經有四個孩子了,眼下,他老婆小翠的肚子又大了。
王國鼎說,王愛民是老師,是校長,還是村里的赤腳醫生,他應當帶頭啊!
白向陽說,王愛民說了,老婆不生出一個帶把的,他誓不罷兵。
王國鼎說,噢,他家那四個孩子都是丫頭。
白向陽說,可不是!
王國鼎想,如果是這樣,還真的是難辦了。農村人,常說多子多福,如果連一個男孩也沒有,不僅自己一家人心不甘,就連那些鄰居們也會嘲笑他們。
鄉長呂宏偉就問,白支書,那,王愛民的妻子小翠眼下在哪里?你們為什么不把她送到鄉里去引產哩?
白向陽說,早就跑了,王愛民也跑了。家里值錢的東西,就一頭豬,一個柜子,還有三棵楊樹,我們都收到村部了。但他們倆還是沒有回來。他們跑的時候,只帶上那個正在吃奶的老四,上面那三個丫頭片子都扔到家里了,看來是鐵了心。為了能讓他們回來,我們把王向上關到了鄉里的計生辦,可不行,王愛民兩口子根本就不露頭、不照面。
呂宏偉說,白支書,你關小翠的公公有什么用?要關,你得把小翠她娘家媽關起來才行。很多媳婦都是這樣,你把她們的婆婆扣起來不頂用,要把她們的娘家媽關起來才行。
白支書一拍大腿說,就是,就是。
這時,幾個人正抬著一副沉重的老式柜子往村部趕來。
白向陽問,這是誰家的?
有人就說,吳笑天家的。他兩個兒媳婦都跑了。
白明遠說,也把吳笑天兩口子弄到鄉里再說。
有人就擠擠眼說,白書記,這次抬他們家一口大柜子,已經是很不錯了。他們家可是有四個殺豬賣肉的,四把刀啊,誰敢關他們家的人?除非是派出所的李大爽他們拿著盒子炮來。
聽了這話,白向陽就無奈地搖了搖頭。
在由白草灣到虎頭村去的路上,王國鼎還給呂宏偉鄉長講了一個王愛民家的故事。
原來王愛民他們兄弟姐妹一共是10個,這還不說期間送給別人的兩個姑姑。
呂宏偉問,那王向上兩口子就生了12個孩子?
王國鼎說,可不是,那些年,王愛民他媽幾乎是一年生一個。最長的是中間隔了兩年。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農村婦女大多都餓得沒有月經了。
呂宏偉咂了咂嘴說,高產,高產啊!
王國鼎接著說,我聽鄉親們說,當年王向上把一根檁條放在當院里,上面挖出了10個坑。這10個坑,就相當于10個碗。每到吃飯的時候,10個孩子就一字排開,蹲在檁條前面。王愛民他母親便拿起一個大瓢,沿著檁條,一個坑里倒上一碗。王愛民他們兄弟就把頭伸在檁條上,哧哧溜溜地吃開了。
呂宏偉說,王向上這老爺子還真有創意。這不是和養豬差不多了!
王國鼎說,孩子多了,只能當豬養著。誰家還有精力和能力來嬌慣他們?
呂宏偉說,現在推行計劃生育,其實是為老百姓自己好啊!只是他們的還轉不彎來。
王國鼎說,目前這種高壓的計劃生育措施也是沒辦法的事,我想再過幾年,可能就會走向一個理性的、常態化的管理模式。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解放思想的過程。我記得縣里的宋光明副書記還說過,頭胎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憨傻,如果施行一胎政策,會不會導致國人的智力水準下降?在咱們西山縣,也確實流傳著“老大憨、老二精、出壞主意的是老三兒”的俗語。你想想,縣委領導和群眾還有這么一種心態,事情就不好辦了。
呂宏偉說,也是的,孩子們站在一起,老大總是顯得呆頭呆腦,不讓生第二個,第三個,老百姓的心里不甘啊!M.XζéwéN.℃ōΜ
王國鼎說,專家們已經論證過了,在美國飛行員中,有40%都是“老大”,這意味著第一個孩子照樣有足夠的智力能力進行復雜的工作。專家們還從社會學的角度解釋說,民間所說的“老大憨”是建立在大家庭的基礎上,而一般大家庭的老大,無論是哥哥還是姐姐,都是起到“半個爹媽”的作用,因此不免會顯得忍讓和憨厚,而一旦每個家庭只生育一個,這種情形就會消失。
呂宏偉說,有道理,有道理。我得給計生專干們好好講講。
當王國鼎的吉普車向虎頭村駛來的時候,躲在深山里的王愛民早就看到了。
他轉身跑到一處林木掩映下的草庵里對老婆小翠說,鄉里的吉普車上來了,咱們得小心。
這個地方,不單單是王愛民一家,相鄰地方還搭建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草庵。每個草庵里面都住有一個大肚子婆娘。
這樣一個臨時形成的草庵村落,并不固定,如果看到山下來了計劃生育清查隊,他們就會往更高的山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