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臥虎嶺村的黨員人數太少,王國鼎自打兼任村支書的那天起,就著意去發現、培新一些年有思想、懂經營的年人,希望他們盡快成長起來,擔負起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重擔。
在王國鼎第一批圈定的三個人中,胡萬林本來是排在首位的。在王國鼎的引導下,胡萬林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沒有想到,胡萬林竟然是個江洋大盜,這讓王國鼎既為他惋惜,也感到有些郁悶。
另外兩個黨員發展對象,一個是村小學的校長胡天來,一個是廚子沙東方。胡天來有知識,沙東方有見識,王國鼎對他們兩個同樣寄予了厚望。
平時有了什么想法,王國鼎就會找老蠻子、袁大頭、李紅星、沙東方、胡天來等人商量。
這一天,幾個人又聚在了村部的那三間爛草房里合計。
袁大頭說,王書記,在你的號召下,我們幾個去年開始種蔬菜,村民們看到了好處,今年已經有超過半數的人家積極地種菜了。還有和我們臥虎嶺鄰近的幾個村,也有人學著種了。上一次,老何給我說,以咱們臥虎嶺為中心,輻射了周邊6個村,已經形成了大約有近萬畝的連片蔬菜基地。鄉親們都說,這叫感謝共產黨,要感謝王書記。
王國鼎笑笑說,哪里話,可不能把功勞記到我一個人的頭上,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鄉親們發展蔬菜的積極性已經調動起來了,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引導大家發展一些果木呢?
廚子沙東方說,王書記,我看時機已經成熟。通過種菜這件事,大家都對你很信服,說你是真心為老百姓著想的。如果你發出號召,我想發展果木的難度不大。
王國鼎給每人讓了一根煙,接著說,如果發展果木,種些什么好呢?
小學校長胡天來說,王書記,咱們的這個鳳凰山區,特別適合種油桃和蓋柿。
李紅星說,讓老百姓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在荒崗薄地上種水果,也不影響種糧種菜。
沙東方說,夏天賣油桃,秋天賣柿子,老百姓可以得到兩季的收入。另外,桃子還可以加工果汁、果醬、罐頭,柿子還可以加工柿餅、生產柿子酒。附加值很大。
王國鼎心想,毛主席說得好啊,當一個人面臨困惑的時候,就要去基層調查研究。只要你用心地調查研究,辦法自然就出來了。群眾是最富有智慧的。樂文小說網
想到這里,王國鼎就說,發展果木,你們幾個仍有帶頭。我們守著8萬人的兵工廠,守著幾千人的導彈旅,我們的水果不愁賣。你們只管大膽地發展。
袁大頭笑笑說,就是,我們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李紅星說,通過大力發展蔬菜和水果,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會一天天好起來。不過,咱們村集體還是沒有多少收入。
王國鼎說,不錯,關于村集體收入這一塊兒,咱們也得想想辦法。看看,咱們總不能在這樣三間破草房里面長期辦公吧!
袁大頭點著頭說,就是就是,這三間草房還是58年蓋的,20多年了,眼看著就要塌了。
聽到袁大頭的這幾句話,老蠻子的心里就有些不高興。他當支書多年,三間破草房從來沒有修繕過。袁大頭的這些話不是在揭他老蠻子的短嗎?
想到這里,老蠻子就說,王書記,咱們村還有一部分坡地歸在集體的名下,是不是也種上蔬菜和水果?
胡天來說,王書記,咱們這臥虎嶺地下可有寶貝,如果咱們成立個副業隊,挖出的寶貝就變成了集體的收入。
王國鼎一聽來了興致,忙問,有什么寶貝啊?
胡天來說,凡是山區就有礦,咱們臥虎嶺這個地方自然也有礦。很多人都不知道,咱們的腳下就有寶貝——水晶。這還是胡萬林對我講的,他還帶著我挖過一點。后來,我又翻了一些書,知道這水晶可不簡單。水晶的硬度是7,和鋼挫一樣硬,是難得的寶石。
水晶是一種大型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結晶不完美的就是石英:二氧化硅膠化脫水后就是瑪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膠體凝固后就成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幾微米時,就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巖。
老蠻子說,水晶是好東西,最出名的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水晶棺。不過,我當支書多年了,我怎么不知道咱們這里還有水晶?
胡天來說,大概只有那個胡萬林知道吧!
王國鼎對胡天來說,天來啊,你帶我們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成規模地開采?
胡天來說,好,我帶上家什,咱這就去。
隨后,胡天來就扛起釵锨,提著臉盤帶著王國鼎他們來到了后山上的一塊“五花地”,并說了句“這里”。
胡天來拿起鐵釵,抓著釵柄往地上猛地一戳,鐵釵的三齒就入土了一小半。鐵齒并不是直直地與釵柄相連,而是先彎曲于釵柄,再直直向前。三齒頭部在一個平面內分開,間隙均勻。胡天來一只腳踩著彎曲處,將身子重心移上鐵釵,兩手抓住釵把前后搖晃了起來,鐵齒就慢慢地向泥中深入,直到齊根在齒彎。
胡天來下來,退后一步,把釵柄用力往后一拉,大塊的泥土就翻了起來。他雙手握住釵柄,端起往邊上走了幾步,翻轉釵柄,泥塊就傾泄而下。
胡天來在開挖的時候,偶爾土里有“火石”阻擋了他疾馳而下的鐵釵,他就稍微移開一個方位,再如上所做,連石帶泥地起挖。火石是石英的俗稱。不一會兒,一個半米深、三平米大小的水晶塘已初具規模。
“王書記,你看,快了,這里就要有花石了。”胡來來提醒一聲,爬出石塘。
剛才黑褐色的泥土已漸漸顯出黃乎乎的樣子,快挖到“晶盆”了。水晶這種常被冠以吸天地之精華,集山川之靈氣的大自然杰作只會出生在色鮮澤艷、粘滑潤濕的黃土中。
胡天來給大家解釋說,其實咱們這個地方,很多年前就有人來挖過水晶,不地在年長日久、世事變遷中,現在的臥虎村人已經不知道這里曾經是一個出產水晶的寶地了。
水晶產在黑土之下的黃泥中,早先的人們“觀火尋晶”,把貴重的水晶挖走了,把不值錢的半成品花石和最差的石英當作泥土又原封不動地填埋了下去。在平整石塘時,黃泥和黑土不可避免地就摻和在一起,在地表上顯示出有別于邊上黑褐土壤的黑黃雜色,人們見了又不管不顧地把它們通俗地稱為五花土。
老蠻子一拍大腿說,叫了多年的五花土,原來是這么來的。對了,啥叫觀火尋晶?
胡天來說,相傳,地下如有大的水晶,晚上便會有沖天的晶火在跳躍。懂行的人只要循著晶火就能找到水晶。
老蠻子說,還挺神秘。
胡天來從黃土中摳挖出幾塊核桃般大小的石頭,擦了擦泥土說,這就是花石。
突然,胡天來又叫了一聲說,王書記,你看這一塊,半透明啊,這就是水晶!
王國鼎接到手上擦了擦,果然見這塊石頭相當通透,便高興地說,不錯不錯。
胡天來說,這一塊核桃般大小的水晶在市面上就可以賣到五塊錢。
袁大頭說,天啊,那咱們臥虎嶺村不是要發大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