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的過程中,王國鼎對何天明說,老何啊,照我看,魯冠球的身上就具有典型的“蕭山精神”,萬向集團成長的過程就是他奔競不息的過程,就是他搶抓機遇的過程。
何天明說,浙江人,上面有一條政策的細縫,他們就會想方設法擠進去,想法設法做大做強,把自己的能動性發揮到了極致。不像我們那地方,對上級的政策那是等靠要。總是在行動上慢半拍。
魯冠球認為一個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必須靠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按經濟規律辦事。將利益原則和效益原則相結合,這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關鍵所在。
郭紅梅說,一個小鐵匠成為全國的知名企業家,萬向走過的路值得我們深思。
如何把利益和效益原則結合起來呢?他創立了一個“兩袋投入”的概念,就是抓職工的“腦袋投入”和“口袋投入”。不斷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在廠內建立了一套激勵型的結構工資制,即按勞分配、按效分配、按資分配的構造。
王國鼎說,這種分配結構合理,是對傳統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細化。
按勞分配,就是按勞動量分配,這包括基本工資和補貼,占總收入25%左右,這是福利性質的,只要按時上下班,就能得到這部分報酬。
按效分配,就是按勞動效益分配,即獎金。這部分是“大頭”,占總收入50%以上。是激勵型,全浮動的。有效勞動可給獎金,效益超高,獎金越高;無效勞動,就不給獎金;如果是有害勞動,不但不給獎金,而且還要受罰。按效分配合理地拉開了收入檔次,如1985年有的職工年收入可達1萬多元,最低的只有500塊錢。這種分配方法大大提高了職工勞動意識,極大地調動了每個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M.XζéwéN.℃ōΜ
按資分配,即按資金投入多少分配紅利。為了體現投資的合理、鼓勵職工長期為廠作貢獻,他允許合同工、固定工向廠里投資,一年工齡投資1500元,平均工齡10年的,即可投資15000元,按分紅率20.07%計算,一個職工即可分得3000多元,這部分占總收入25%,一個工齡15年的職工年總收入平均可超過1萬元。這種分配形式,使職工更加關心集體利益,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何天明說,這樣的分配方式,怎能不牢牢地抓住企業員工的心?他們肯定是越干勁頭越足。
魯冠球深深懂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市場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但科技要人去掌握,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有了人才,就能發財,就能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的面貌。
求賢若渴的魯冠球宣布,以優厚的待遇從全國各地商調工程師和技術員,愿付出一定的“培養費”,向各大專院校爭取分配大學生。同時他又在本廠、本鄉、本縣,甚至越出縣界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進廠,送廠內職工進高等院校代培。他用這種“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多方招收、培養了一大批大專生。
同時,他又向專家、教授發出聘書,組織一個廠外的專家顧問團,定期請到廠里向他們咨詢請教。著名管理專家、浙江大學王愛民教授,是他的長期顧問。魯冠球自己也報名參加了浙江大學舉辦的現代化管理學習班,每周星期三這天,他都從蕭山趕到杭州市區的浙大參加學習。
王愛民聽到這里,激動地說,看看,這邊也有個王愛民,和我一樣是知識分子,是大專家。可見,王愛民這個名字那絕對是好名字。
他對發揮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視。他說,對大學生、工程技術人員就要“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到他們廠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物質待遇上真算得上是“一流”的,其工資都在原基礎上向上加兩級,獎金少的幾百元,高的上千元以上,廠里把這些人的戶口都落在縣城。在使用上更是一尊重、二放手,讓他們在技術方面自主負責。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他又想出了企業里要造就一大批企業家的想法。他在廠內分小核算單位,對各車間、分廠實行獨立核算,建立廠內銀行,把市場機制引入到廠內,把廠內原來工人向倉庫、向上道工序的領用制,一律改為買賣制,使人人講究經濟核算,同時,對各分廠實行承包經濟責任制。
在承包合同簽字會上,他宣布:“凡有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職工生活提高,對國家有貢獻的事,你們都有權去干,自主地去闖。凡是企業有的自主權,你們都擁有,凡是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都可來集團總公司找我。”這樣,他對各分廠大膽放權,讓他們去闖,去發揮他們自己的才能。
浙江省委組織部的小江說,杭州萬向節廠是鄉鎮企業的學習榜樣。他們的成功表明:鄉鎮企業必須由能人當家。企業領導的思想必須適應經濟規律和管理科學的要求,由靠拉關系吃飯急速改變為靠科技和信息吃飯。
他們的成功也表明:“先天不足”的鄉鎮企業,并不是低人一等的。只要勇于創新,善于經營,是能夠自立于現代工業之林,趕上和超過先進水平的。他們的成功還表明:鄉鎮企業潛力很大,只要予以更多的支持、關心和扶持,定能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觀罷萬向集團,王國鼎對大家說,都好好地思考思考,萬向集團的管理辦法很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鎮長呂宏偉說,在我們十八寨的企業中,還沒有一個大中專畢業生。在我們那個地方,人們對下海搞企業,思想上還存在誤區。
王國鼎說,就是,我們那個地方,大中專畢業是都喜歡端鐵飯碗。擠在大大小小的單位里,其實也是對自己才華的一種浪費。
王愛民說,我這個王愛民要以浙江大學的王愛民為榜樣,力爭把自己變成專業型人才。
何天明說,蕭山是浙江經濟的領頭雁,建國以來一直在浙江省的縣域經濟中排名第一,龍頭老大的地位至今無人撼動。其成功之道就是一直致力于工業的發展,今天被譽為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世界羽絨之都和中國鋼結構之鄉。這樣看來,一個地方沒有強大的工業是不行的。
就在8月3日這天,王國鼎他們電視上看到,沈陽市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破產處理辦法。截至當時,沈陽市防爆器械廠連續虧損已達十年,負債額超過全部財產三分之二。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倒閉的國營企業。
王國鼎說,在我們以后的發展中,不要再糾纏于企業的身份問題了。看看,一個大型的國營企業,經營不善,還不照樣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