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四月!
通州碼頭!
一隊數十艘大船緩緩地駛了進來。
“這年頭可真怪了,這還沒到漕糧上京的時候啊?……怎么著就有這么多船上來?”碼頭驛丞包三印看著這些大船,心里暗暗發起了疑問。……那些船吃水不淺,甲板除了撐船的船夫就沒有什么人再露出頭,十分像每年運糧上京的漕船。可是,漕船上應該還有幾個士兵守著,而且,這些船來的時間也不對! ……四月份,運河才剛剛解凍,這支船隊不可能是大冬天的時候就北上的吧?
“駕!”
包三印并沒有打算靠上去仔細看看,這么大的一支船隊,來頭肯定不會小,他一個小小的驛丞,沒必要過去摻和。可是,他才剛剛轉身,打算回到自己的驛館,一陣十數騎人馬便倏忽地從他身邊沖過,帶起了一陣涼風,吹得他直起雞皮疙瘩。
“媽的,才一個小小的六品官,就這么囂張!”
轉過頭朝那隊騎士吐了一口唾沫,包三印也看清了那個帶隊騎士頭上的頂戴,一顆硨磲珠子,六品官專用……驛丞要負責接待各品官員,每一品官員給予不同的等級待遇,所以,包三印對區別官員品秩的東西都門清的很。
……
“請問年羹堯年將軍可在?”
不知道后面有個從九品的小吏正在暗地里不住的對自己表示著鄙夷,十幾名騎士飛馳到碼頭臨河處才勒馬停下腳步。帶頭的那個六品官員策馬上前,對著河上靜悄悄地船隊大聲問道。
“來者何人?”
聽到這個六品官員的問話,最前頭的一艘船的船艙里走出了一個身著親兵服飾的人,對著岸上大聲回問道。
“在下兵部主事黃海山,奉命來此傳令!……請問年將軍何在?”六品官大聲說道。
“媽的,又是兵部,怎么這一路的兵部的命令就沒完沒了……”親兵嘟囔著,轉頭想回到艙里,卻看到艙門簾一翻,一身光鮮三品武官服飾的年羹堯已經走了出來。
“將軍……”親兵身子一挺,就要轉達剛才聽到的話。
“嗯,叫弟兄們都準備準備,要下船了!”揮揮手示意親兵去傳令,年羹堯帶著幾個人走上甲板,看到岸上十來個依然騎在馬上的兵部官員,拱了拱手說道:“本官就是年羹堯,請問黃主事,兵部又有何調令?”
“年將軍,兵部令你帶軍直接前往錦州,到那里等待于中于將軍調遣!”黃海山答道,說完,便從懷里拿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公函,示意身邊上送到了船上。
……
“將軍,咱們這到底是要去哪兒?從成都被調到長沙,再調到南京,接著又命令咱們拉到通州,如今又調咱們去錦州……這兵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那錦州可是已經到關外了呀!”
看到年羹堯接過兵部公文撕開閱畢,他身后一名身穿五品武官服飾的將領忍不住問道。
“岳兄,你剛才沒聽到嗎?聽從于中‘于將軍’調遣!……咱們這大清國,有幾個于中?”聽到這名跟自己年紀相仿佛的年青將領的抱怨,年羹堯半是嘆氣,又半是嘲諷的答道。
“于中?難道是黑龍江那個……不會是真的是要調咱們出關吧?”這名五品武官驚道。
“請黃主事暫且回去稟報兵部諸位大人,就說年羹堯接令,在通州休息一日,明日便會起程趕往錦州!”沒有回答問話,年羹堯朝那個兵部主事黃海山拱了拱手,大聲說道。
“如此下官便回京復命了,年將軍,告辭!”黃海山沒有再做停留,聽完年羹堯的話,便打馬回轉。
……
“就是要調咱們出關……岳兄,你難道沒注意到,從長沙到南京,咱們都接收了些什么人?”送走兵部的人,年羹堯和眾人回到船艙,把不相干的人都支開之后,才跟那個五品將領說道。
“沒錯,接收的都是些八旗兵丁!”“岳兄”苦笑一聲,接著又有些疑惑地問道:“將軍你是漢軍旗出身,出關入滿洲倒是無妨,可是,末將卻是漢人啊!……將軍,兵部怎么會答應讓末將跟來?難道那位佟相爺眼花,沒看清末將的履歷不成?”
“岳兄你多慮了!兵部既然答應調你出關,自有它的道理。只是,岳兄,你還是要小心一些!……此程吉兇難卜啊!”罕有的,一向自命剛強的年羹堯嘆了一口氣。
……
“香山,又名火珠山,兩側為大小龍山。這香山寺原本號稱‘香山十方大普門禪寺’。唐代便已存在,后來,宋、金、元、明歷代修建,規模日漸宏大。可惜,明末的時候,遭了兵火之災,殿宇皆盡。順治初年重建,一直到現在,工程依然在緩慢地進行!……呶,看到這塊碑沒有,這就是宋代大奸臣兼書法大家蔡京留下的‘大悲觀音證道史話碑’!……”站在一群碑刻之中,莫睛緩緩地的講解道,而她的身邊,是于中!
“不錯不錯,莫睛,看來你對這香山還是很了解的嘛!”一邊聽著莫睛這個“導游”講解香山和香山寺的歷史,于中一邊在轉頭四望……他的心氣并不高。要不是莫睛非要拉著他來,他才不想來這個地方——幾塊破碑有什么好看的?他寧愿去面對施瑯那老頭總是被氣得發白的臉!……幾個月前康熙分派給了他和馬德不同的任務之后,馬德和羅欣便先冒著寒天回寧古塔安排去了,費老頭也還有一大幫旗人要拾掇,所以,也沒有久留;只有他,因為要當水師都統,所以,康熙命他向施瑯學習水戰,就算不能精通,至少也要先弄個基礎。結果,從施瑯被召來以后一直到現在的幾個月里,施世綸的那位老子被他在水戰上的“奇思妙想”氣得發了好幾回火,并且送了他一個評語:“天才”的白癡。不過,總算還不錯,老頭臨了在給康熙的奏折中稱他還馬馬虎虎能先去造造船,教士兵游游泳……所以,康熙才沒有改變主意。
“那是當然了,我以前在香山飯店可是有包房的……”沒有在意于中對古跡的態度,莫睛得意的揚了揚眉。
“……”于中蔫兒然!……在香山飯店有包房?看來自己跟這位老婆大人之間的差距可不是百點千點,萬點之遙倒是有所寄望!
“于中啊,你說……咱們在香山建一棟別院怎么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楓丹白露’。到了秋天,這名字正好映襯香山的漫漫紅葉和藹藹白露!……”不理于中更加“低迷”的心情,莫睛又兩眼冒光的說道。
“楓丹白露?好像在哪兒聽說過這個名字……這玩意兒不是國產的吧?”
“這是譯名,肯定是國產的!可惜,這么好的名字卻給外國貨用了!”莫睛有些郁郁地答道。
“那就不要用了!咱不能祟洋媚外……”于中一挺胸,又接著說道:“再說了,你在這兒建什么別院?……先別說得花多少錢,關鍵是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嘛!”
“誰說沒有必要?咱們來北京的次數不少,總不能每一次都住驛館吧?鳳儀那丫頭請咱們去康親王府住,你和費老、馬德居然敢不告訴我和羅欣,白生生錯過了一個好機會……”
“好好好,小夫錯了,成不?”于中笑嘻嘻的陪了一禮,又接著朝莫睛問道:“把實話都說出來吧!……嘿嘿,你莫大老板會只為了住得好點兒就專門建一棟別院?可別告訴我說你現在就想做地主婆了……”
“什么地主婆?誰像你這么沒有點兒遠大理想?……不過,也算你有眼光,知道你老婆是什么人!看在你這么了解我的份兒上,實話告訴你吧,建這所別院,我可是準備要用來賺大錢的!”莫睛小錘了于中一拳,說道。
“賺大錢?請問老婆大人,此話該當何解?”于中朝莫睛深鞠一躬,佯做文謅謅地問道。
“你去死!”一腳踢向這個發酸的家伙,莫睛又伸出一只手,為于中解說。
“你有沒有算過北京每年有多少人進出?……不算那些小人物,這里面還有官員、士子、商人,每一群人都是一幫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經濟帶動體!”
“就像官員,他們進京朝見康熙,行賄買官,宴請賓朋……身上帶著的錢會少么?……士子,每三年一次大比,這些士子可是能把整個北京搞活的;商人就不用說了,大批都屬于有錢人的行列!”
“話說得不錯,可是,這香山離北京可不近吶!……”于中聽到莫睛的話,也開始深入到角色之中。
“不錯,不近!可也不遠!……就是這兩條,就是咱們掙錢的道理所在!……官員在北京城的酒樓里聊天說事,哪里能跟得上在咱們的山莊里保密?那些士子恐怕也更加愿意到有點兒風景的地方唱詩和對吧?……”莫睛答道。
“話沒錯,可你已經把商人這個帶動體斬去了!……”于中說道。
“斬去就斬去!既然在效外,我們就應該走高層次,高路線!這樣才能掙錢!現在的商人有資格享受這一條的還不多!所以,他們還不能成為我們的主要經營對象!就連那些士子,也得是有錢有名頭的才行……”莫睛答道。
“佩服佩服,現在的人講究地位,越是高級人物出入的場所,這些人恐怕越愿意來花錢……”于中也笑了起來。
“算你聰明!……”莫睛白了于中一眼,微笑道。
……
“啟稟郡主娘娘和于大人,康親王府的人到了!”正當莫睛和于中繼續商量著開辦這個“楓丹白露”別院的時候,一個小沙彌過來朝二人稟報道。
*******************
“莫睛姐姐……”
有道是“三日不見,便當刮目相看”。莫睛覺得這句話用在洪鳳儀的身上當真是貼切無比。
還不到一年,曾經的賣唱小丫頭,如今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粉紅色的旗袍搭配著湖水綠的小馬甲,雖然沒有帶頭飾,可是,這樣一來反倒更加預示著洪鳳儀未來的“風姿”,雖然未必是禍國殃民一級的,這“嬌艷迷人”四個字卻肯定是跑不了的。
莫睛注意的是洪鳳儀,于中注意的則是跟在洪鳳儀身后的四個人。一老頭,兩個壯年,一個少年!
其他的人都不認識,他只認識那兩個三十多歲正值壯年的男子中的一個!
“恭親王,您老人家怎么也有空來了?”熟不拘禮,又是一起打過仗的交情,所以,于中對常寧這個康熙的六弟只是一抱拳,便算見過了禮。
“好你個于中,來北京這么久了也不去本王的府上見一見,如今竟然還敢這么說話!怎么?這香山你于中來得,本王難道就來不得么?”常寧負著手,笑呵呵地說道。
“王爺您說笑了,這不是忙嘛……先得去見皇上,后來又得侍候師傅,哪有空喲!……”于中叫苦道。
“沒空?那你現在在干嗎呢?”常寧又問道。
“這個……王爺您何必非要揭人短兒呢?……”于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他和馬德怕老婆的事情在滿洲可不是只有一兩個人知道。
“哈哈哈……”常寧大笑。
“王爺笑得這么開心,可是遇到了什么好事?”跟洪鳳儀小聊了一會兒,莫睛也走了過來,見到常寧大笑不止,便出聲問道。
“沒,沒什么……”常寧連連擺手,臉上笑容卻是依舊燦爛。
……
“不知道康親王大駕光臨,我夫婦二人有失遠迎,還請王爺恕罪!”見問不出什么,莫睛便沒有再追問,轉而拉著于中朝那個老頭行了一禮。
“郡主和于大人客氣了,本王此次只是來香山寺進香,順便出府散散心。既是微服而來,兩位也不用如此!”捋著花白的山羊胡子,杰書微笑著說道。
“唉呀,睛格格,你居然認識我六叔?你以前見過他老人家?”見莫睛對康親王行禮,常寧在旁邊大驚小怪道。
“恭王爺,你忘了我有個妹子了么?”莫睛拉著洪鳳儀,微笑道。
“對對對,看我這腦袋,睛格格你還是咱們康親王府儀格格的姐姐來著……”常寧拍拍頭,笑道。
“郡主倒是很看顧鳳儀這丫頭,怪不得她老是念叨著你!”康親王杰書在旁說道。
“王爺說笑了,鳳儀當我是姐姐,可她可是您的女兒啊……”莫睛微笑道。
“哈哈哈,不錯,莫睛郡主果然會說話。”杰書笑了笑,又轉向了于中說道:“于大人真是清閑,你的部下都到了北京門口了,你卻依然有興趣在這香山游玩……難道不怕有人說你不務正業么?”
“到就到唄!王爺,我可得先醞釀一下心情,讓自己高興一點兒才成,要不然,心情不好的話,一見面我就忍不住出刀砍人,那豈不是等于想讓皇上也把我給砍了?”于中故作郁悶道。
“這話倒是!不過,你上一次差點兒死在年羹堯刀下,現在,他到了你的手上……打算好怎么收拾這小子沒?”常寧也開口問道。
“唉,還能怎么收拾?皇上都已經給那家伙敲好邊鼓了,我如果敢隨便動手,刑部立碼就能把我押到菜市口放炮開刀,我這腦袋在脖子上還沒有呆夠日子,所以,也只有先放一放了……”于中答道。
“放一放?放到什么時候?”常寧又問道。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年羹堯欲圖殺人滅口的事情,可是,當時年羹堯故意貽誤戰機,害得他險些死在準葛爾的鐵騎之下卻是應該沒有錯的。所以,對年羹堯,常寧也是時常想殺之而后快,只是一直苦于沒有證據罷了。
“恭王爺,你這話可有教唆殺人的嫌疑哦!”聽著于中和常寧的對話,雖然知道兩人現在只是說說,莫睛卻不想再聽下去。
“不錯,今天天氣在叔錯,還是不要談這些無聊的事了!說說別的吧……”杰書也說道。以他的身份,當然知道那次奉天的事情,不過,于中和常寧不顧他在旁邊就公開談論如何報復年羹堯,卻讓他有些受不了!……難道這兩個人想把他也拉下水?
“不知道郡主寫信邀我這妹子來香山,是有何貴干呢?”見杰書這么說,那個一直跟在他身側的少年便插口轉移話題道。
“哎喲,真是失禮,還未請教這兩位是……”聽到這少年講話,于中朝那個不認識的壯年男子拱了拱手,臉卻轉向常寧問道。
“噢,這兩位是我六叔的大兒子和小兒子,也就是本王的堂弟,椿泰,巴爾圖……”常寧先指指跟自己差不多的那個壯年男子,又指指那個少年,說道。
“原來是兩位貝勒爺,失禮,失禮……”于中再次施禮說道。
“于大人客氣了!”椿泰和巴爾圖連忙也回了一禮!雖然是皇親,可是,于中現在是皇帝信臣,并非他們可以無禮的對象。當然,他們的老子例外。莫睛的郡主身份可剛好被康親王的宗人府宗正之位克制!
……
“貝勒爺,您看,香山這么好的地方,不建個別院太可惜了……”莫睛和于中又跟康親王一行聊了一會兒,因為有恭親王常寧這個中間人活躍氣氛,幾個人倒也聊得熱絡。而說著說著,一群人便把話題轉到了莫睛的“楓丹白露”別院上。
“郡主好謀劃,可是,這又關我們康親王府什么事呢?”椿泰自表明身份那一刻便代表康親王跟莫睛和于中對話,他的幼弟巴爾圖則是幫腔,至于洪鳳儀,則純屬配角。
“貝勒爺這話莫睛可不敢贊同!……本來嘛,我寫信找依依來呢,只是想看看她在康親王府過得好不好,卻沒有想到能招來兩位王爺和二位貝勒爺。……這楓丹白露別院目前還只是一個構想,以我們的能力,想要建成,恐怕也要好幾年;可是,您四位的到來,卻使我眼界頓開……難道貝勒爺不想讓王府的收入增加一些么?……”
“格格把我們康親王府當成什么了?我們是會缺錢的嗎?……”巴爾圖不悅道。
“貝子爺,康親王府當然不會缺錢,可是,您呢?男兒大丈夫,您不會一輩子總在自己父親的羽翼之下吧?”通過剛才的聊天,于中已經知道這個巴爾圖是康親王杰書平定耿精忠叛亂的時候蒙萌封的貝子爵位,并非什么貝勒。
“于大人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貝子爺不必生氣。其實,于某這都是實話。您雖然是貝子,可朝廷的那點俸祿恐怕不怎么夠用吧……而且,看您也不像是想混吃等死的人,可是,如今天下太平,這功勞可不太好立!……”于中微笑道。
“于大人所言不錯!其實北京各個王府除了各自莊園的收入,也都有自己的門路賺錢,郡主剛才的提議也十分好。不過,既然郡主已經把話露出來了,以我康親王府的能力,自己開一個別院豈不是更好?何必還要跟他人合作?”椿泰說看著巴爾圖被于中一句話給堵了回去,便又接著說道。他身為康親王世子,自然有點兒見識。……至于旗人不能經商的規定,哪個王府沒有自己的門人?王府在后,門人在前,在北京城已經不知道開了多少店鋪了。
“貝勒爺,我們本就沒打算跟王府合作建這個別院……”聽到椿泰的話,莫睛微微一笑,說道。
“哦?那郡主你還……”
“貝勒爺,我們黑龍江可是有很多好東西的,我想,其中最稀奇的幾樣就由‘楓丹白露’專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