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事變”和平解決后,許多人認為常凱申不會甘心乖乖就范,會重新派遣軍隊圍剿紅軍,就連統帥也有這個顧慮,由于沒有立下書面協議,只是三方之間的口頭承諾,他感到很不踏實。
不過和常凱申共事好幾年的周副統帥卻深知常凱申的為人,他對統帥說道:“常凱申自命為中國的英明領袖,非常重視自己的承諾,而且何應欽等人在他深陷囫圇時急于奪權的做法也深深刺痛了他,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也許常凱申會認為他當前的首要敵人并非是我們工農紅軍呢。”
果不其然,最了解常凱申的還是周副統帥,雖然常凱申返回南京之后所有部下及民意都是一片叫囂報仇之聲,常凱申自己在西安也是飽受屈辱,無比憤慨,但他偏偏就忍了下來,嚴守著他在西安作出的口頭承諾,
常凱申不僅依照承諾撤出西北“剿匪”的兵力,甚至還每月拔款二三十萬元給蘇區政府,文件往來時,對工農黨也不再以“匪”名之,而是稱其為西北邊區政府,儼然一副把工農黨當成“小老弟”的模樣。
然而,常凱申的做法和三方在西安達成的協議在工農黨內和紅軍基層還是制造出了比較大的混亂。
黨內不少干部的家人親屬都被常凱申實行的“白色恐怖”給殺了個干凈,和常凱申懷有深仇大恨,他們不能接受蘇區政府成為民黨“屬下”的現實,心懷怨氣。
為了平息基層干部的思想混亂和心中怨氣,統帥和中央向全體黨員發布秘密公告,宣稱搞統一戰線只是一種策略,使黨既能抗日又可“千百倍”地擴張勢力,將來還是要和民黨常凱申拉清單算總帳的。
常凱申通過手下的特務也看到了工農黨的這份公告,他還日記中寫下:“這顯示工農黨的奸詐。”但是他并未公開宣揚這個觀點,還繼續把工農黨當做忠心的小老弟看待。
同時常凱申也放棄了削弱軍閥的努力,反而全神貫注到準備抗日的事業中。他需要全國團結以及蘇聯的軍援。
常凱申認為,如果一年內他可以領導抗日成功――他相信至少這是很有可能的劇本,勝利之后總有辦法處理工農黨的威脅。
不說常凱申對抗日大局的樂觀,至少此時他的不折騰讓蘇區根據地再次贏得了發展壯大之機,統帥和張城等人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此時,張城正在邊境上點驗王家祥、陳耘等人從蘇聯要來的援助物資,并迎接鐵人同志從蘇聯流放過來的“壞分子們”。
王家祥、陳耘不愧是工農黨的精英,能力非常強,從蘇聯那里要來了一百多輛重型卡車,卡車還裝滿了武器彈藥、機器設備。
張城看了一下援助清單,雙眼頓時明亮了起來,援助清單上有五千枝莫辛納甘步槍,也就是我國俗稱的水連珠,配備彈藥五十萬發。還有二十挺dp27輕機槍,也配備了足夠多的子彈。
此外,張城極為重視的機械設備也非常得多,其中步槍、火炮生產線各有一條,鋼鐵廠設備、煉油廠設備也在名單之列。
張城對此次收獲非常滿意,沒想到鐵人同志如此慷慨。隨后張城又接見了那些被流放的“壞分子們”。
張城可不敢怠慢這些“壞分子”,在張城的眼里這些人比之前清點的武器彈藥、機械設備還要重要一百倍,因為他們是制造武器彈藥的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員。
這些“壞分子”大多是軍工方面的人才,此外,應張城的要求,還有一部分是礦山設備、冶煉石油、電力機械等專業的技術人才,更令他感到驚喜的是此行還有十多名醫療人員。
當張城用極為流利的俄語和這些“壞分子”交流時,這些被流放的“壞分子”們聽到熟悉的家鄉話后逐漸安定了下來,張城告訴他們好好在這里干活,將來面包會有的,自由也會有的。
“壞分子”們聽到張城的承諾原本死氣沉沉的眼睛也重新有了光彩,十分配合地任由我軍醫療人員檢查身體,隨后被張城帶回包頭。
返回包頭后,張城發現更大的驚喜在后面,陳耘同志來電說,蘇聯還向我軍援助了兩架產自1933年的波利卡爾戰斗機,如今他們正在包頭機場等待張城接收。
來到包頭機場,張城便看到跑道上停放著兩架飛機,飛機旁邊還有四名飛行員加上地勤技師一共有二十五人,這些空軍專業人才將教導我軍學會使用后才能返回蘇聯。
張城大喜過望,有了這些空軍專業人才教導,再加上之前張城從民黨忽悠過來的黃勇和李勝兩位飛行員,我軍的第一支空軍小部隊可以搭建起來了。
張城心情高興,用俄語熱情地和遠道而來的客人交流起來,對這些蘇聯客人說道:“歡迎各位先生來到我們蘇區來教導我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少共國際縱隊司令張城,也是你們此次飛行教導工作的負責人,歡迎你們到陜北來。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是最為好客的,你們來到這里之后,我向你們保證,這里牛肉、好酒統統管夠,保證你們會有賓至如歸之感,也許你們完成在這邊的工作后還不想走了呢!”
這些老毛子一聽張城用非常純正的俄語跟他們交流,又聽到張城說這里美酒管夠,嗜酒如命的老毛子頓時歡呼起來,隨后紛紛涌來與張城擁抱,其熱情之狀實在讓人受不了。
回到榆林司令部后,張城的心情仍未平復下來,只要一想到我軍將來利用這些援助,馬上就可以在根據地建起鋼鐵廠、電廠,煉油廠,還能大造槍支、彈藥,那紅軍就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了啊,不用一切都聽憑繳獲啦,這無疑非常有利于紅軍的發展、壯大。
再加上自己可是擁有金手指的穿越者,雖然自己不會制造武器,但沒見過豬跑總吃過豬肉吧。只要自己能繪制出圖紙,或者稍稍引導點拔一下,把后世大名鼎鼎的56式半自動、八一杠突擊步槍、巴祖卡火箭筒統統在抗戰前給造出來,那得給自以為我軍都是小米加步槍的小日本多大驚喜啊!
張城美滋滋地想著,嘴角流出一絲口水仍不自知。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