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城率領少縱主力向著松潘艱難跋涉的時候,作為先頭部隊的二師在丁偉的率領下已經抵達松潘,經過一番偵察,欣喜地發現胡宗南的部隊并未到達松潘地區,這預示著我軍先敵一步,率先進入松潘,搶奪了松潘戰役的先機。
然而,令丁偉極為沮喪的是松潘城看上去非常高大堅固,而且由一支多達一千多人的保安團駐守在城里,還有八百當地的土司番兵助陣。
放在以往,這點困難根本不算什么,可二師由于要和胡宗南的第一師爭搶時間,部隊正處于急行軍中,并未攜帶重武器,如若強攻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拿下這座堅城。
丁偉在張城身邊跟隨多年,當然知道強攻堅城是不智的下策。
不過,這座堅城難不倒丁偉,他靈機一動,馬上吩咐五團穿上民黨中央軍的軍服,化裝成胡宗南部的先頭部隊,計劃詐入城門,然后奇襲松潘城。
上午十一時左右,松潘城北門的山道上,大搖大擺地行進著一支身穿民黨軍服的軍隊。領頭的是一位身著帥氣的上校軍裝的青年軍官,趾高氣揚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后面跟著一千多人的大部伍,排成兩串長長的縱隊,慢慢悠悠地向著松潘城前進。
三十分鐘后,大部隊到達城門前,馬上就遭到城墻上衛兵的盤問:“喂!你們給我站住!是哪個部分的?來這做什么?”
“你特么瞎了眼啦!老子是天下第一師的先導團團長。趕緊打開城門,讓老子的隊伍進城休息,特么的,你們這兒的山道真特么的難走,累死老子了!”
“哎呀!原來是胡長官的隊伍,下面的人快快開門!快快開門啊!可千萬別慢待了胡長官的隊伍。”
“吱呀……”
厚重的大門發出了巨大的聲音,大門開啟之后一個自稱為孫連長的小頭目跑上前來獻媚。然而一把冰冷的尖刀卻很快就架在他的脖子上,孫連長嚇得立即跪倒在地上,乞求紅軍爺爺饒命。
作出一番要挾后,五團就在帶路黨孫連長的引導下,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松潘城,殲滅并俘虜了敵守備團及土司番兵,還繳獲了一批重武器以及大批作戰物資。
5月27日下午三點半,當張城率縱隊主力趕到松潘城的時候,丁偉早已率領二師在城門擺開陣勢列隊迎接了。
張城對丁偉智取松潘城的行動大加贊賞,夸他有智將之風,打仗很會用腦子,并要求李云龍和周衛國多多向丁偉學習。
李云龍和周衛國口頭稱是,可心底里卻將丁偉恨得咬牙切齒:“特么的!竟然給丁二蛋子拔了頭籌,下次一定要搶先一步,奪取頭功。”
對于丁偉、李云龍以及周衛國的競爭,張城自然心知肚明,不過他認為他們三人之間是良性的競爭,所以一直采取放任的態度。這次丁偉實在是干得漂亮,所以張城也順勢故意在他們兩人面前夸獎丁偉,激起他們的競爭之心,為下次的戰斗盡更大的力。
站在城墻上,張城打量著這座千年古城,此城在大唐時就已經建立,號為松州,自古以來即為川、甘、青三省商貿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鎮“、“邊陲重鎮“、“戰略要沖“之稱。
更令張城驚奇的是這座古城居然有門七道城門,按松潘本地人介紹:七道城門中東曰“覲陽“、南叫“延熏“、西號“威遠“、北作“鎮羌“,西南山麓者稱“小西門“,外城兩門,東西向稱“臨江“、南北向稱“阜清“。
各城門以大塊平行六面之條石拱圈,使頂部呈半圓形,門基大石上鏤有各種雕圖案。
如此雄偉的千年古城,就算放在全世界范圍,也是極為罕見的。面對此城,張城也不得不敬佩先人們的勞動智慧與豐富的創造力。
剛在重慶建立委員長行營的常凱申已經接到紅一、四方面軍軍會師的報告,馬上就判斷出兩路紅軍有在川西會師后北上,進擊甘、陜、青、新,并有打通蘇聯國際交通線的企圖。
常凱申據此判斷并電告胡宗南,命他無論如何也要封鎖紅軍北上的要道。
胡宗南十分同意常凱申的判斷,他駐軍隴南地區已長達兩年之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堵紅軍北上或西進。
胡宗南一直在研究川陜甘與西北地區的地理人事,特別認真搜集與研究紅軍的情況與動向。早在接到常凱申電報前,胡宗南就已經得出了與常凱申大致相同的判斷。
胡宗南曾經對身邊的幕僚與部屬們說:“工農黨為什么放棄在贛省多年的根據地到處流竄呢?就是因為工農黨沒有蘇聯的援助,根據地保不住。工農黨只有移到甘陜新蒙邊境,背靠蘇聯,才能取得蘇聯的物質援助。
基于這個看法,1935年4月初,胡宗南督率第二縱隊各部陸續開抵甘省最南部的碧口、文縣一線集結。
這時,紅四方面軍已全部放棄川陜邊根據地,于3月28日開始強渡嘉陵江西進,迅速控制了嘉陵江西岸的廣大地區,并于4月10日攻占青川城,在青川城北川甘交界的摩天嶺布防,企圖憑險阻擋胡宗南部從甘南南下。
所謂摩天嶺,即古稱陰平道,縱橫數百里,形勢極為險要。
1935年4月中旬,胡宗南令補充旅第一團留碧口擔任警戒,接應尚未趕到的第六十師與中央補充第一旅。
胡宗南親率各部從碧口南下:以第一旅李鐵軍部為右縱隊,越摩天嶺,穿原始森林,向平武方向進擊,擔任全軍掩護。
以第二旅李文部、獨立旅丁德隆部、補充旅廖昂部為左縱隊,經大刀嶺、蒿溪、三鍋石之線,向青川攻擊前進,此為全軍主力,胡宗南率第一師師部隨該路跟進。其他各部隊第四十九師、第六十一師、第二師補充旅等隨后按序跟進南下。
李文第二旅為左縱隊的先頭部隊,翻越過摩天嶺后,經激戰,突破四方面軍防線,占領青川;接著李鐵軍旅攻占平武城。
胡軍后續各部源源開入川西北地區,在青川、平武一線集結,構筑工事,與四方面軍隔涪江對峙,歷時約一個多月,企圖配合薛岳的“剿共“軍第二路軍追擊部隊,實施對紅軍的南北夾擊。
1935年5月下旬,胡宗南在青川得報,紅四方面軍在歷時約一個月的土門戰役擊敗川軍后,已放棄對青川、平武的進逼,西渡岷江向西急進,其中一部逼近平武西北的松潘、鎮江關一線。
胡宗南知道松潘也是川西通往甘南的要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判斷紅軍有從這里奪路北上的企圖,尤其是他得知紅一、四方面軍成功會師之后,北上的意圖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
胡宗南立即將青川、平武一線的防務交給獨立三十二旅等部,令以鐘松的第二師獨立旅在平武擔任掩護,其他各部以第二旅李文部為先頭部隊,迅速搶占松潘。
胡宗南向部下指出:“能先搶占松潘,就能協同第二路軍(薛岳部)消滅紅匪。“胡宗南要李文部不惜一切代價,趕在紅軍之前占領松潘。
然而,張城有身為穿越者的作弊器,胡宗南的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