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九年,公元613年,三月二十四。
杜如晦終于按照楊英的意思,重新擬定了向門閥貴族征募借用錢糧的草案。
楊英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批準。同時圣旨指定御史臺、刑部、吏部、兵部同時協助,戶部主導完成此項工作。
所有人選都由杜如晦親自選定,畢竟這三個多月的時間,他對這些同僚的脾氣秉性也都熟悉一些了,知道那些人能容易和自己配合。
大隋的門閥貴族也分三六九等,其中較為尊貴的當屬西魏年間就留傳下來的八大柱國所在的家族,那才是真正的門閥世家。
他們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于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侯莫陳崇。
這八大門閥勢力龐大,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早已經在大隋根深蒂固,每一個都是僅次于皇權的存在。
在八大柱國之下,便是一些世家貴族集團。比如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
再比如江左吳郡的顧、陸、朱、張四大士族,又比如河南竇氏、宇文氏、獨孤氏、長孫氏、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裴氏等等。
這些各地的士族雖不如八大柱國,但綜合起來能量也不容小覷。這些都被杜如晦一一整理出來,逐個考量過的。
每隔家族的情況不同,不論是強征,還是借貸,杜如晦給定出的數額也有所出入,既可以保證他們拿得出來,還要盡量不動其根本。
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稍有不慎,便可能將其都推到朝廷的對立面上。當皇權穩固的時候,倒也無所謂。
可此時內憂外患不絕,還不是和士族動刀子的時候。不止是錢糧數額,就連前后順序,杜如晦也另有謀劃。
錢糧的征募決不能一起進行,否則很容易讓他們抱團,需要逐一逼迫,且要有強有弱,有近有疏。
尤其杜如晦自己出自京兆杜氏,更不能落于人后,便率先起個帶頭作用,成了第一個被征募的對象。
杜吒,杜淹的兄長,杜如晦之父。一早就接到了兩封信,分別來自杜淹和杜如晦,兩人各執一詞,將此次征募之事講述清楚。
杜吒對于自己弟弟和兒子的脾氣秉性還是很清楚的,雖然他對這征募之事心存抵觸,可既然弟弟不痛快,那自己說什么也要支持兒子。
尤其杜如晦在上面所列的數額并不是太大,在不會動搖家族利益的情況下,站隊自然還是跟兒子更親一些。
杜如晦的書信不只是寫給了他,還給其他家族長輩都一一講明其中利害關系。京兆杜氏內部早先一步便統一了口徑。
等杜如晦帶著其他各部的人員進來掃蕩的時候,京兆杜氏十分配合,將圣旨下達的數額繳納清楚,分文不差。
當杜淹得到族中的消息后,破口大罵。此時,他不但對杜如晦不滿,甚至對家族也有所意見。
再想起先前袁天罡告辭書中所說的話,便毅然決然的掛印辭官,逃離了洛陽。而后游山玩水,向東北方向而行。
楊英對他并不熟悉,若不是袁天罡的緣故,他甚至都沒有注意過安樂鎮會有一個杜府存在,故而他的離去,沒有引起楊英的注意。
與京兆杜氏關系密切的便是京兆韋氏,其中韋福嗣還和杜淹是至交好友。只是到了這等時候,誰也會選擇明哲保身。
兩個小一號的士族很容易就完成了征募錢糧任務,下一站杜如晦選擇了更大一號的世家——宇文氏。
“爹爹,怎么辦?要不要此時招呼其他士族,一起反了楊廣那昏君?!”宇文士及聽到消息,第一個坐不住了。
宇文化及帶著宇文成都已經進入到了高雞泊義軍之中。宇文述平素很少露面,外面都是他和宇文智及二人打理。
當接到圣旨,又有手下人稟告杜如晦帶隊奔魏郡而來的時候,他就起了與反叛的心思。
宇文述這幾個兒子都是貪婪無度之人,錢財搜刮到自己家中可以,拿出去卻絕對沒門,那等于是要他們的***。
“哼,著什么急?!整日就知道喊打喊殺的,可你又那本事么?單是附近的屈突通、楊義臣二人,就能輕易將你抹殺。”
宇文述不滿的瞪了兒子一眼,說起來三個兒子之中,也就宇文化及還有些城府,這其余兩個兒子太過急躁了些。
“爹爹,那您說怎么辦?總不能就這么憑白的將錢財交出去吧?”宇文士及還有些不甘心。
“交,自然要交出去。”宇文述眼眸中閃過一絲冷意,說不心疼這些錢糧,那肯定是騙鬼的話。
“這楊廣小兒是準備玩火**啊,哈哈。交出去又如何?將來老夫一定會連本帶息的都拿回來!
原本只有那些泥腿子造反,又有外面的番邦不安定,只能依靠這些門閥給他撐著門面。
可現在他卻將門閥也搜刮一空,這必是取死之道!咱們不宜當這個出頭鳥,到時候自然有人會替咱們出面。
我們只需要養精蓄銳,積蓄力量即可。等門閥和朝廷對立起來,爭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才是我宇文氏出面得漁翁之利的時候。”
“父親果然高瞻遠矚,孩兒不能及也。”宇文士及聽罷連連點頭,在一旁拍了個舒舒服服的馬屁。
“好了,去準備錢糧吧。他要多少就給多少,不用心疼,早晚都會吐出來的。”宇文述擺了擺手,再次合上雙眼,閉目養神。
宇文士及恭敬的答應一聲,才悄悄退了出去。等到杜如晦帶人來到魏郡的時候,錢糧都已經準備停當,十分順利的如數征募了上去。
杜如晦也是一愣,沒想到宇文述這么識時務。這么好說話?哼,看來這老小子是假病啊,其必定在暗中圖謀什么,生怕引起朝廷注意而已。
杜如晦心思敏捷,猜測了ba九不離十,暗中將自己的揣測寫密折上奏給了楊英。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