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八年,冬月二十七。
楊義臣、羅士信、來整、斛斯萬善四路兵馬經過半個多月的追殺,總算是將楊玄感部全部消滅。
楊玄感幾兄弟全部被殺,王仲伯、李子雄等追隨他的那些文武也被割下首級,隨著他們一同赴死之輩,足有三萬之眾。
除此之外,楊義臣等還俘虜了兩萬士卒,全部被押送到了龍陽城,交給蕭瑀去安撫,進行“勞動改造”。
楊英對有功之臣下旨獎賞,更命人于安樂鎮上立下一座英烈祠。將所有為國捐軀的臣子,全部畫像、立牌位,享受世人之供奉。
如今國庫空虛,給與這些忠臣的物質獎賞雖然會有,但絕不會太多。楊英便附加上了這等精神獎勵。
英烈祠平日享受大隋子民的香火供奉,按照旨意,每年中元節,皇帝也會親臨上香,以寄托哀思,這是何等的榮光?
尤其是一些對楊廣忠心耿耿的臣子,如來護兒、張須陀、李景等等,眼見陛下如此禮遇臣下,深感天恩,精神頭更足。
隨著楊玄感事件的結束,衛玄的精神頭也好了許多。雖不能勞師遠征,但坐鎮洛陽城已經沒有什么問題。
自此,衛玄帶斛斯萬善、龐玉、張峻等人接管了洛陽城的防務工作。來護兒帶著來整、周法尚、費青奴等開始回轉山東。
羅士信也隨著張須陀轉戰于河南道,楊義臣領軍直撲河北道,幾路大軍開始了漫長的鎮壓農民起義的任務。
楊英剛剛送走幾位大將,就有秦三啟奏:吏部舉薦的高士廉、虞世南、杜如晦三人已經抵達洛陽城。
楊英大喜,于臘月初二,召見三人,開始了面試工作。說起來,這已經是楊英第二次面試凌煙閣上的能臣了。
第一次面試的是段志玄,雖然其年幼,卻見識不淺,一言中的,讓他大感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句話。
這次同時面試三位能臣,他滿懷期待。而杜如晦三人初來洛陽之后,聽聞英烈閣的事情,心中對當今圣上也暗自感佩。
對于他們來說,生活的清貧倒也沒什么,薪俸多少也不是太過在意,但老板的態度十分重要。
圣上對為國捐軀的臣子尚且如此,那對活著且可以做出貢獻的臣子,豈不是更加看重?故而,三人也對楊英滿懷期待。
就拿杜如晦來說,在高孝基去找他的時候,他已經將縣尉大印收起來,準備等歲首就封印辭官了。
高孝基好說歹說,這才將其勸的愿意來洛陽面君。但也有言在先,若是不能得到重用,依舊會甩手離去。
按照他的意思,自己之才能,未必比古時之管仲樂毅相差多少,放到一個小小滏陽縣,實在是備受屈辱。
就算當年劉備之對鳳雛,不也是沒過多久就請回去了么?可自己在這里一直這么待下去,怎么能施展自身才華呢?
高孝基苦笑勸解,如今陛下已經下旨,定會對您另加重用。一番勸解,他這才跟著來到洛陽城中。
三人隨著小太監牟五來到大殿,對著楊英大禮參拜。隨著楊英喊了聲“免禮平身”,三人才各自起身侍立。
楊英上下打量這三人,除了虞世南大概有五十歲左右的模樣之外,高士廉和杜如晦都還比較年輕。
高士廉三十多歲,正是壯年;杜如晦還不足三十,滿臉的銳氣,透著說不出的一股沖勁,讓楊英連連點頭,暗自歡喜。
若是朝堂上都是這般年齡段的臣子,那就不會那般死氣沉沉了。略加思量,楊英對三人詢問道。
“如今,賊寇聚眾而作亂于天下。有流寇行于鄉野,騷擾搶掠百姓,亦有強人占山為王,攻城占地,壞我社稷江山。
三位都是飽學之士,不知可有何妙計能使百姓無擾,流寇消弭,強人伏法,望據實而奏,朕愿聞其詳。”
“臣聞先帝在時,以儉治國,百官及民眾無不效仿,未嘗有大亂橫生。然陛下自登基以來,宮中便奢華無比,百官亦仿之。
百姓不堪其苦,方有聚眾而起亂者。是故,臣以為陛下當仿先帝,減少宮中用度開支,以緩民之負擔。
而后,禮部借學正傳達于民,民怨自消,其亂自平。此乃臣忠諫之言,望陛下三思。”
虞世南雖然年歲較長,可此人性情剛烈,直言敢諫,也不管陛下愛聽不愛聽,率先發言。
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輿論為王。只要通過學正,引導輿論,夸贊楊廣乃是勤儉皇帝,自然會緩解百姓的怨氣。
“臣聞陛下新建龍陽城,以安撫叛賊降兵,實乃當世仁君。故而臣以為民怨起,非陛下之過,皆因貪官污吏壓迫所致。
如今亂象已起,絕非學正風言可能緩解,當以猛藥破之。陛下可下旨令一二大臣走訪各地,行黜陟大權,殺貪官,以平民怨。”
高士廉見虞世南說完之后,陛下只是默然不語,便小心翼翼的上前施禮,也開口獻策。
他的意思就是輿論現在來不及了,應該打擊貪官污吏,派欽差出馬,將那些貪官都繩之以法,轉移了百姓視線,緩解了怨氣,自然就沒事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學正風言、殺戮大臣實乃奇謀,非以正治天下。是故,臣以為當以兵伐亂而彰天威,以龍陽為模、減稅駁賦而示仁,以才為用而顯公。
如此,則叛亂之臣心生恐懼,勞苦之民心生希望,才華之輩得以展示而心生忠誠,必可撥亂反正,創永世之大隋。”
杜如晦雖然年輕,可見識不少,胸中早有定計。他的意思很清楚,想要治理國家離不開光明正大和公正。
雖然用輿論引導或者殺戮貪官能夠轉移民怨,但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對待叛軍該殺就要殺,從而立威。
對待尋常百姓,要通過龍陽城的模板盡量安撫,讓其能夠安心事產。而有學之士,要人盡其才,不能埋沒,或者推給叛軍。
如此一來,國家威嚴既在,百姓希望也有,能人異士更愿意盡心盡力的輔助圣上,天下自然就會太平了。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