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原本在口若懸河的指點楊英的過錯。
忽然聽到陛下發問,先是一愣,便緊接著就回答起來。實則他心中此時也是激動萬分,暗呼僥幸。
他并非蠢人,焉能不知道方才那等言語會讓陛下不喜?只是他如今本就是叛賊的身份,結果再壞還能壞到哪里去么?
有一些話,憋到心里不說,反而讓他更加難受。故而才在開始的時候,不惜犯顏直諫般的指責皇帝。
可后來皇帝不但沒有責罰自己,更是連動怒的意思都沒有,反而還放下身段,詢問自己教化百姓萬民之事。
這讓他更加確信,陛下乃是曠世明君,絕非是殘暴之徒。身為文人大豪,自然也是有自己所追求的。
魏征此時侃侃而談,回答楊英問題的同時,已經下定了決心。只要陛下愿意采納自己的獻計,便入朝為官,為陛下賣命。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等能夠容忍自己指責,還詢問治國之策的明君仁主,若是不能為其效力,自己死也閉不上眼啊。
楊英一邊聽著魏征分析,一邊也暗自查看魏征的變化。通過言談舉止,他發現魏征似乎已經將他自己當做了大隋臣子。
尤其魏征在對自己說話的時候,言辭之中開始越發發自肺腑的尊敬起來,和先前的那種外在的尊重不同,這是發自內心的。
難道真的像張須陀奏折之中所說的,這個魏征有心為自己效力了?若真是如此的話,可就省去了不少的麻煩啊。
回想了一下,好像后世之中,魏征并非離開瓦崗山之后就投靠到秦王李世民手下做幕僚的。
這當中他先是投靠過洛陽王王世充,后來歸順大唐之后也是在太子李建成手下為官,在玄武門之變以后,他才歸順的李世民。
若是如此看來,他倒是也并非沒有可能愿意主動為自己效力。這不是正好合了自己的心思么?
“玄成所言,甚和朕心,使朕茅塞頓開,字字句句皆價值萬金。”楊英眼見魏征說的差不多了,便先點了點頭而后搖頭嘆息。
“只是有些可惜,朕不能強自使玄成常伴君王左右,時常聆聽此等妙句。哎,不知玄成自己可有意入朝為官,助朕理順這大隋亂象呢?”
“陛下,……”魏征頓時一怔,心中大喜。身為飽讀詩書的飽學之士,若是就此埋沒于鄉野那多可惜啊。
如今能夠得到陛下的賞識,入朝為官,用自己的才學為天下蒼生做一些事情,豈不是更不負自身所學?
“罪民先前不知陛下之苦,如今途中盡見陛下之仁。若承蒙陛下法外開恩,罪民愿為陛下誓死效力,絕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魏征再次跪倒于地,連連叩首。言辭鑿鑿,說的也是情真意切,讓楊英心中狂喜,連忙起身下來,將其雙手攙扶而起。
“哈哈,玄成諫諍為心,更敢直言,朕心甚慰啊。若是能使玄成相伴左右,時刻勸諫朕之闕失,實乃朕之大幸,萬民之大幸也。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今日得玄成相助,當為得明鏡而自照身也!……”
楊英不吝言辭的夸獎,更讓魏征起了以死相報之心。楊英這以人為鏡可是當著魏征的面主動說的。
與后世那李世民在魏征死后去說,效果截然不同。尤其現在的魏征還只是一個叛賊,并無什么實質性的貢獻。
面對陛下如此禮遇,魏征焉能不徹底歸心?魏征感覺能夠得遇當今圣上,為此生最大的幸運,暗自慶幸當日自己的決定。
“陛下如此禮遇,罪民焉敢不盡心盡力爾?請陛下放心,罪民定當以死相報,用盡平生所學,助陛下一臂之力。”
“哈哈,玄成何必還以罪民自稱?自即日起,朕恕你無罪,加封起居舍人,常伴朕之左右,為朕監察日常。”
楊英眼見剛剛扶起魏征,他又要跪地謝恩,便雙手用力,一把將其攙起,而后直接開金口加封了官職。
“臣謝陛下隆恩!”魏征雖然跪不下去,卻更加感念陛下圣恩。而這自然是楊英最想得到的結果。
“江南道如今除了瘟疫,已經再無刀兵,反叛之賊子俱都被平定。正是百廢待興之際,朕有意讓玄成暫時留在江都郡,協助屈突通一段時日。
為其提供一些謀略和治民之法,等將這江南道打造成我大隋的糧倉之后,再入洛陽,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這實則是楊英的臨時起意,因為方才魏征對大亂之后大治提出了不少想法。而這些需要去一點點的落實,自然是暫時將他留在江都郡為好。
尤其想要提拔他起來,也需要做出來一些功績,給其他大臣看看。否則直接帶回洛陽,恐怕會讓一些老臣心中不忿。
“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力府主屈突通將軍,使江南道盡快安定得治。”魏征何等聰明,自然也從中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連忙拱手答應。
“很好,”楊英十分高興,忽然回身之際憋見了桌子上放著的那本急奏密報,眼珠一轉,便向魏征問計。
“愛卿,朕如今有一件難事。那涿郡太守李淵,擅自私募兵士,如今要一舉南下平定竇建德,而后直取龍陽城。
朕有心阻撓,可還有許多事情沒有準備好。尤其李淵這些私兵的旗號打的是右武衛大軍。以涿郡司馬名義起兵。
其更是剿滅竇建德部叛軍,名正言順,朕一時不好直接插手。可又存著利用竇建德減緩李淵南下的時間,故而憂慮,不知玄成可有什么妙計么?”
“陛下是想暫時熄戰?”魏征先是一愣,然后恍然,明白了楊英的意思。這是有意用竇建德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
“臣以為,陛下可降旨于天下,江南道瘟疫皆因刀兵而起,如今瘟疫未除,宜妃卻為此而獻身。
陛下感念蒼天之德,責令天下官員與百姓,三月之內,不可妄動刀兵,以緩解瘟疫之災,消除百姓之苦,則可也。……”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