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楊英就打算過如何利用李玄霸,去戰宇文成都。
如今,他手里拿著這封急報,更加堅定了這個心思。宇文成都和李玄霸兩人爭斗,無論誰勝誰負,自己貌似都能接受。
“愛卿,龍陽城求救,可是朕如今無將可用了啊。”楊英將手里的公文遞給了一旁的李淵,然后長嘆一聲。
“屈突通乃是本朝名將了,連他都不是那宇文成都的對手,足見高雞泊之勇。朕先前倒是還能令裴行儼前去征伐,可如今……,這,你看……”
李淵先是受寵若驚,想不到陛下如此信任自己,將八百里加急公文交給自己去看。可猛然間他聽這話頭,感覺風向有些不太對勁兒了。
“陛下,如今涿郡司馬羅藝奉旨征殺于遼東郡,涿郡之中,實在是無人可用啊……”
“叔德,朕無意讓你涿郡派兵出征。況且那龍陽城本來也有不少兵馬,如今朕所缺的乃是領軍大將啊。
朕看玄霸此子武力不凡,是個不錯的武將材料。如今裴行儼被其擊傷,那就讓他代替裴行儼去龍陽君抵擋宇文成都吧。”
楊英自然不會愚蠢到允許你李淵招募大軍,但是該出的將領還是要出的。尤其說到后半句,他將目光和藹的投向了李玄霸。
“陛下,那個宇文成都很厲害嗎?”李玄霸見陛下笑呵呵的看著自己,眼神之中充滿了慈愛,讓他十分受用。
“看公文所說十分厲害,論戰力怕是不在裴行儼之下。玄霸,你還年幼,朕不想逼迫你,你可有膽量去陣前會一會那個宇文成都?”
楊英通過這半日的了解,也知道這個李玄霸是個好戰分子。與其請將,不如激將。李淵不松口,就只能直接和李玄霸溝通了。
“當真?那我定要去陣前會一會那個宇文成都。”果然,李玄霸聽聞宇文成都好像比裴行儼還厲害,頓時來了興致。
“豎子,兩軍陣前豈容兒戲?休要胡鬧,若是誤了國家大事,你百死莫贖其罪也!”李淵狠狠的瞪了兒子一眼,可李玄霸直接選擇性給忽略了。
“父親休要冤枉我,孩兒哪里胡鬧了?若是你不信,我愿意在陛下面前立下軍令狀,兩軍陣前,必錘殺了那個宇文成都!”
“你,……”李淵這個氣啊,怎么自己越勸,這傻孩子越上勁啊。還立什么軍令狀,那不是將自己往死路上逼么?
“好,”楊英可不管李淵如何生悶氣,在一旁急忙滿口應下。“李玄霸,朕相信你的能力,必然可以殺退宇文成都。
朕今日便加封你為五品鷹揚郎將,去往龍陽城,在屈突通手下聽命。若是能夠斬殺了宇文成都,朕另有封賞!”
“多謝陛下,玄霸定不辱君命!”李玄霸頓時大喜,急忙叩首謝恩。然后起身不忘沖著李淵翻了個白眼。
心中暗道,這個父親還不如陛下對自己看重。那個勞什子宇文成都能有多厲害?看我不一錘將其打殺了事。
李淵在一旁干著急,可陛下開了金口,兒子被賣了還高興的替人數錢。自己也沒有辦法繼續阻攔了,只得認命般的點頭應下。
“嗯,軍事緊急,龍陽城一旦被攻破,降兵被高雞泊擄走,后果不堪設想。玄霸,你還是盡快啟程,趕往龍陽去吧。”
楊英生怕這李淵在從中作梗,耽誤了龍陽城軍情大事。干脆他直接當著面,就要看著李玄霸離開。
“好咧,陛下放心,就算是龍陽城破了,我也要將其奪回來!”李玄霸大喜,拎著一對擂鼓甕金錘,辭別楊英和父親,帶上兩個仆從徑直離開太守府。
李世民在暗中觀察,心中大急。自己這個三弟勇力有余,而謀略不足,獨自行動,怕會有什么閃失。
他暗中交代仆從一聲,讓其稍后稟告父親。然后悄悄牽了戰馬,帶上數十名府中軍士,追著李玄霸而去。
“守敬受傷不輕,朕就不在府上叨擾了。愛卿,找幾個仆從,護送守敬,隨朕返回行宮吧。”
楊英見李玄霸離開,心中稍微寬心。他也不想繼續留在太守府,這個李淵老謀深算,城府極深,待下去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老臣恭送圣駕!”李淵也是長出一口氣,陛下在這里待的久了,自己也是渾身不自在,急忙命人抬起裴行儼,護送陛下返回行宮。
他又派人請了有名的郎中,隨著陛下一同過去,為裴行儼診治。而后得到了手下稟告,說二公子緊隨三公子離開了,他才略微放心。
裴行儼終于在半個時辰之后,蘇醒了過來。他感覺渾身乏力,全身上下骨頭節都那么不舒服,明顯是被金錘震得不輕。
“陛下,此戰是臣無能……”他強打精神,想要起身給楊英施禮,卻被楊英一把扶住,然后小心的讓其平躺好。
“守敬不要如此說,此番愛卿受苦了。不過你也無需氣餒,那李玄霸只是仗了幾分力氣,只憑招式,你未必會輸給他。”
楊英知道裴行儼心高氣傲,生怕他受了打擊,一蹶不振。故而,在一旁細心安慰,讓裴行儼更加感動。
……
是夜,太守府中。李淵在一處密室居中而坐,在其兩側有長子李建成、幕僚王珪、房玄齡、杜淹四人分別落座。
“陛下今日見到了玄霸之勇,必然會心生忌憚。諸位不知有何妙計,可安然度過此劫?”
李淵看著身旁的四人,他們都是自己的心腹謀臣。今日之事,他們也都已經知曉,這才喊過來一塊議事。
楊廣和先帝楊堅一樣,對臣下的猜忌心極重。一旦李玄霸進入到陛下眼光之中,恐怕會遭受到暗中打擊。
“國公,既然那楊廣來到涿郡,又無李景和驍果軍護衛,不如咱們將其斬殺,然后舉兵起事,豈不妙哉?”
杜淹眼神之中露出幾分狠厲之色,第一個開口建議。只要殺了楊廣,擁護李淵做了皇帝,自己可就算是開國元勛了啊。
“此事不妥!”王珪第一個表示反對。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