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何人?竟敢擅闖太守府,想要找死么?!”
楊英一行人剛剛來到涿郡太守府前,秦三身為太監(jiān)總管,便準備率先進入其中,和李淵說一聲。
可門口的守衛(wèi)上前一步,直接將秦三給攔下了。手扶腰中彎刀,大有一言不可,就要將其拿下的意思。
“大膽!”秦三憋了一肚子氣,沒處撒。此時見這守衛(wèi)也來找自己麻煩,頓時怒急,探手一巴掌招呼在了那守衛(wèi)臉蛋子上。
隨著清脆的耳光聲響起,那人臉上頓時出現(xiàn)了五指紅印。在太守府前打守衛(wèi),這還了得?四名守衛(wèi)紛紛撤出腰刀,就要動手。
“睜開你們的狗眼,看清楚!不想死的就給我滾一邊去!”秦三此時才自懷中取出一面銅牌,沖著那幾人晃了晃。
“這,”幾個人頓時一愣。這牌子他們不認識,可上面刻畫的龍形卻讓他們不敢再向前半步。
他們還接觸不到秦三這個級別的公務(wù)員,不認識銅牌倒是正常。但能夠使用龍形牌子的必然和皇權(quán)有關(guān)。
哪怕是王公大臣,也不敢輕易在自己的牌子上刻畫龍形。這讓他們對秦三的身份產(chǎn)生了一絲顧忌。
“你速速去告訴李淵,有貴人駕到,速速前來迎接!”秦三撇了那幾人一眼,然后用手指了指挨了耳光的守衛(wèi),吩咐道。
“是,小人這就去稟告!”那人此時額間有冷汗沁出,再也不敢違拗,小心的拱手退后兩步,才轉(zhuǎn)身快速向太守府內(nèi)跑去。
秦三并未理會其他幾人,而是向旁微微閃身,對著楊英彎腰。楊英大踏步向里就走,秦瓊等人緊隨其后,那些守衛(wèi)再也不敢阻攔。
“什么?!龍形的銅牌?”李淵在書房得到稟告,頓時大吃一驚。他猛然間想起了前幾日袁天罡說的話。
“不好,是陛下駕臨涿郡了。”好在他心中有些準備,急忙放下筆墨,撩起衣袍,向外疾奔。
“什么?陛下?我滴娘噯……”那守衛(wèi)聽到李淵的話,嚇得登時頭大如斗,差點沒暈過去。
在涿郡,誰不知道當今圣上乃是昏庸之輩。只為自己淫樂用度,不但壓榨尋常百姓,更對士族門閥下手。
否則怎么會有杜淹、房玄齡、王珪、段志玄等等眾位能臣紛紛辭官不做,卻來太守府當幕僚呢?
方才自己對著陛下開口就罵,雖然現(xiàn)在腦袋還能完好的長著,沒有被砍掉,可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嚇得徑直自后門溜走了。
“臣涿郡太守李淵,迎駕來遲,請吾皇萬歲恕罪!”李淵剛剛來到二層院落,便見到楊英正邁步而入,急忙上前叩首,大禮參拜。
“哈哈,叔德快快平身吧。今日朕貿(mào)然而至,并未提前打個招呼,愛卿何罪之有?”楊英仿若老朋友一般,笑容很真誠。
“謝過萬歲!”李淵謝恩之后,才站起身形。然后閃身一旁,躬身陪伴,一行人奔李淵的書房而來。
“朕久攻劉武周、突厥,每日食不安寢,好生無趣啊。今日朕忽然回想起宮中炙鴨的滋味,又距離洛陽過遠,這才來此叨擾。
愛卿既然為李虎之后,想必堂中也有炙鴨這道菜肴吧?朕今日為口舌之欲而來,愛卿不會讓朕失望吧?”
楊英做到椅子上,向后微微一靠,一臉笑容的看著李淵。仿佛他真是心血來潮,來涿郡只為吃上一餐炙鴨而已。
只有李淵心中罵娘,你在馬邑郡距此四五百里路程,就是為了吃一只炙鴨?騙鬼呢吧?真拿老夫當三歲頑童了。
莫非是城中之事,陛下有所猜疑了?他心中胡思亂想,嘴上卻順著楊英的話,小心回答。
“陛下為國事奔勞,食不安寢,果然一代仁君。臣家中倒是留有廚子,也有配方,這便吩咐手下為陛下準備,請陛下稍待。”
李淵告罪一聲,退出書房,吩咐手下準備炙鴨去了。楊英看著李淵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這家伙方才眼珠轉(zhuǎn)動,必然是心中有鬼。而且看書房之中的打扮,以及桌子上留下的書籍、字條,明顯是有所準備的痕跡。
這厚厚的一摞公文,除了下轄各鎮(zhèn)索要錢糧的;就是匯報有流寇出沒的;要么是百姓聚眾鬧事的;又或者是糧食歉收的;等等……
要知道楊英微服私訪而來,沿途百姓的生活情況,他是知道的。流寇基本上已經(jīng)被羅藝練兵練的不敢在涿郡境內(nèi)逗留了。
前幾日便是麥收的季節(jié),沿途百姓因為有永濟渠和水車灌溉農(nóng)田,雖然談不上豐收,可也絕不至于說什么歉收。
現(xiàn)在涿郡下轄各鎮(zhèn)都念及羅藝剿滅流寇的恩德,而涿郡之中都念及李淵開展商業(yè)經(jīng)濟的實惠,怎么可能有人聚眾鬧事?
這些分明是給自己看的啊,這個李淵想做什么?在自己面前賣乖、裝可憐?可他是如何知道自己要來的呢?
楊英翻看著桌上的公文,眉頭微蹙。他隱隱覺得,這個李淵在背后必然是在搞什么動作,正在這時,李淵已經(jīng)回來了。
“陛下,臣已經(jīng)吩咐下去了,不消片刻便可以用膳了。”李淵回稟了一句,然后仿佛驚詫于楊英在翻閱公文,便上前略顯慚愧的請罪。
“陛下,您也看到了,現(xiàn)如今涿郡各地災害連連,實在是讓人痛心啊。臣素知陛下為征伐突厥、高句麗,為大隋基業(yè)而食不甘味。
故而,臣斗膽私自做主,將炙鴨在民間兜售。臣此舉只是為了籌集一些錢糧,緩解治下百姓之苦,實非一己之私也。
然則,這炙鴨畢竟乃是宮廷菜肴,不可入尋常百姓之家。臣此舉有失國體,有悖禮制綱常,請陛下責罰。”
“原來如此,想不到國事之艱,竟讓愛卿付出如此之多,實乃朕之過也。”楊英一臉痛惜的上前,將李淵扶起。
心中卻更加腹誹,這家伙好精湛的演技。想不到那炙鴨店鋪就是他故意命人開設(shè)出來,等著朕看的。
只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那位大媽的態(tài)度以及沿途的言論,卻不是他能左右的,否則朕還真會將其當做忠義之臣。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