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周當時正圍攻新興郡,郡丞李稟動員突厥降兵在城頭協助守城。
經過這些時日,能夠愿意接受漢化,學習耕種的只有五六千人。剩下的一萬人雖不敢反抗,可也不肯屈服。
楊英這是拿來廢物利用一下,畢竟這一萬人就算是每日只吃半飽,那消耗的錢糧也是不少,還不如送個順水人情。
“如今那一萬降兵就在新興郡中。朕意我等先將馬邑郡、定襄郡、榆林郡、九原郡四郡之地進行交割。
在此期間,朕也好派人將那一萬降兵押送過來。兵到之日,咱們在一同起兵,直取朔方郡,攻打梁師都,如何?”
“此事全憑天可汗做主。”始畢可汗嘆了口氣,只得應下。不管怎么說,自己不是能夠要回一萬人馬不是?
只要此次攻打梁師都和李軌的損失控制在一萬人馬以內,那自己還是不算賠的太慘,總歸比這般灰溜溜撤軍要好一點。
“哈哈,咄吉世,你也無需如此。”楊英站起身形,緩緩邁步來到始畢可汗近前,笑呵呵的安慰道。
“雖然如今這大隋內部有些叛軍,可根本無法阻擋朕的腳步。至于曾經和你有所勾連的高句麗,朕也決不會放過。
林邑、吐渾谷、流求不能興風作浪,高句麗亦然。日后,等朕掃平高句麗之時,你便知道今日之選擇會是何等明智。
朕不妨提前告知你,高句麗早晚會成為朕的一郡之地!如今你選擇歸順,朕還會容許你**厥的完整,莫要不知足了。
還有,等征伐李軌、梁師都之后,爾若有暇可帶義成公主來洛陽一敘,朕許久沒有見到義成妹妹了……”
楊英先前還豪言壯志,可后來說到義成公主之時,聲音略帶幾分悲憤。對于這個名義上的妹妹他還是很同情的。
義成公主和楊英這具肉身并不是親兄妹,純屬于大隋朝政治上的犧牲品。可盡管如此,義成公主也是歷朝歷代之中和親最為成功,也最為凄慘的一個。
在歷史上,她先后救過楊廣、蕭后等人的性命,更大力幫助楊政道想要重新奪回大隋基業。
而且她更是侍奉了突厥四位可汗,除開最早的啟民可汗之外,后面包括如今的始畢可汗都是她名義上的兒子。
楊英對這等人物還是很欽佩的,如今俟利弗設和咄苾都已經死了,這個咄吉世一定要好好保護著,否則還不知道義成公主日子過的是否會更加艱難。
“是,待此次大戰之后,吾定當攜義成前往洛陽,覲見天可汗!”始畢可汗見楊英還念及義成公主舊情,心中稍定。
再想到那火炮的威力,倒也認定高句麗等小國不會是大隋的對手。若像楊英說的那般,自己現在投降倒也算是撿了個便宜。
“好,朕會在洛陽掃榻相迎。”楊英收拾心情,吩咐手下人開始排擺宴席,好好招待始畢可汗一番。
第二日,隋軍十分順利的接管了馬邑郡。而后楊英命秦三傳旨給新興郡郡丞李稟,帶一萬突厥俘虜來馬邑郡。
同時他又傳下兩道旨意:其一,改命楊義臣為陜甘道討撫黜陟大使,以段達為先鋒,率領手下大軍直搗金城,討伐薛舉。
河北道的事情,楊英不打算讓楊義臣繼續去參與了。宇文成都的出現,竇建德的出走,無不在說明,河北叛軍威勢猛漲,楊義臣若是去了,未必能夠建功。
其二,原馬邑郡郡丞李靖此次北伐數獻奇謀,屢立戰功。特命其為雍梁道討撫黜陟大使,收復榆林郡、九原郡、定襄郡之地,而后率軍攻打梁師都、李軌。
為了相助李靖成事,除了原地招募軍士之外,楊英特意將一萬驍果軍步卒連帶張平、李鐃二將交由李靖指揮。
李靖接到圣旨之后,盡管年過四十,仍舊精神煥發,感覺渾身充滿了干勁兒。對圣上知遇提拔之恩,銘感五內。
至于其他將領和士兵,楊英都有不同程度的封賞,在馬邑郡熱鬧了整整三天,直到李稟帶突厥降兵來到之后,才算作罷。
之后,始畢可汗重整旗鼓,率先向朔方郡挺進;李靖這幾日選拔了也有一萬人馬,加上一萬驍果軍,倒也夠用,也發兵直取梁師都部。
禮部侍郎虞世南早在三天前,便將此次北伐,如何炮擊雁門郡,殺死劉武周;天威懾突厥,始畢可汗請降之事繪聲繪色的書寫出來,發往各地州郡。
……
魏郡之地,宇文家正堂之中,宇文述居中而坐。他手中拿著一份抄錄來的戰報,沉思不語。
“火炮?這是什么奇物?竟然有這等威力!東征高句麗之時,并未聽圣上提及此物啊,莫非朝中還有什么變故?”
他原本認為自己對楊廣十分了解,對大隋的內部實力也掌握的很詳盡。可此時,讓他有了幾分猶豫,好像有些東西超脫了自己的掌控范圍。
“父親,這會不會是那昏君的陰謀呢?也許并沒有這等東西,只是他施展的障眼法,只為了增加皇權的威懾力,使人不敢輕易行反叛之舉。”
宇文智及侍立于一旁,對于那封戰報,他也看過了。只是受限于認知程度,他對這件事一直持懷疑態度。
“不,絕不會只是障眼法這般簡單。”宇文述搖了搖頭,“雁門郡城內外有十數萬人,此事并不難求證。
況且突厥是否真的請降,也不是什么難以探查的事情。楊廣雖好大喜功,難免有所夸大,但也夠聰慧,絕不會言說毫無根據之事。”
“那父親以為咱們當如何應對?先前父親以病做為托詞,更是以假人頭言明大哥被殺,縱然如今懸崖勒馬,怕也為時已晚矣。”
“這火炮只在戰場上出現過兩次,都是對雄關破城之用。如此足見其必有弊端,要么施展代價太大,要么便是對人無效。”
宇文述眉頭緊鎖,言語之間直指要害。
“將此封戰報速速傳給化及,命其近日向高士達建議,東進龍陽城,搶奪一些降兵回來。”
。牛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