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官神 !
其實夏想還是保守了,五年之后,他的政治班底和吳才洋精心培植的勢力已經(jīng)攜手共進了,并且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勢力集團,既不能算是家族勢力的范疇,也不算是平民勢力,是帶有明顯夏想風格的新興勢力。
再幾年之后,吳才洋以及吳家的政治勢力全部歸于夏想的旗下——也不是夏想侵吞吳家的勢力,吳家的經(jīng)濟,他就沒有插手半分,始終不肯超雷池一步,將吳家的經(jīng)濟帝國留給吳家三代共享——也是吳才洋在交班之前的最大一次動作。
吳家后繼無人,只能依靠夏想這棵大樹,才能繼續(xù)欣欣向榮,而吳家的勢力如果沒有一個核心人物的引領(lǐng),就會分化,要么被別的勢力瓜分,要么分崩離析,而歸于夏想的旗下是最明智的選擇。
……一周后,鐘義平被任命為牛城副市長。任命剛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的表決,就接到中央黨校的通知,要求鐘義平在一個月之內(nèi)到中央黨校參加中青班。
消息傳出,一片嘩然,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鐘義平,才升副廳就坐飛機一樣直接飛進了號稱省部級干部搖籃的中青班,太讓人目瞪口呆了。
誰不知道從中青班出來之后,必受重用。
只不過鐘義平才升了副市長,還能升到哪里去?
事后證明,官場的政治智慧是無窮的,牛城市委在鐘義平中青班畢業(yè)之后,向省委提議調(diào)整市委班子,最后省委決定,鐘義平任牛城市委委員、常委。
由一般副市長進步成常委副市長,級別未變,但聯(lián)想到鐘義平中青班學(xué)員的身份和30多歲的年紀,人人都心里有數(shù),鐘義平前途無量。
鐘義平確實前途無量,等他最終坐到燕省省長的寶座時,也才50歲出頭。作為夏想最早的親信之一,他終于成為了夏想體系中的核心人物,超越出身市委組織部長之家的方格,完成了由平民到省長的蛻變。
而方格因姓格原因或是機緣不足,最終一直在省委打轉(zhuǎn),一直擔任副職,最后止步于省委副秘書長。還好,他娶了一個好妻子——藍襪。
藍襪得曹殊黧之助,接手了設(shè)計室之后,在她的努力下,逐步發(fā)展壯大,成為燕市首屈一指的設(shè)計工作室,隨著業(yè)務(wù)的拓展,成立了連鎖公司。
雖然不是動輒上億幾千萬的大型集團公司,但在藍襪的精打細算之下,公司的利潤很高,年收入達到一千萬左右不成問題。
主要是設(shè)計室投入成本低,年收入一千萬,藍襪的凈收入可達四五百萬!
十余年下來,藍襪早就躋身千萬富翁的行列了。
盡管說來其實設(shè)計室曹殊黧還有股份在內(nèi),但當年轉(zhuǎn)讓的時候,曹殊黧將設(shè)計室的股份一分為三,三分之一歸藍襪,三分之歸曹殊君,三分之一投入慈善事業(yè)。
藍襪沒有辜負曹殊黧的重托,多年來曹殊黧沒有查過一次帳,沒有對過一次數(shù)目,藍襪卻將所有帳目理得清清楚楚,該是她的,一分不少。不是她的,一分不要。
方格為人姓子散淡,又生姓懶散,他只擔任副職,不艸太多閑心,藍襪賺的錢又足夠花,曰子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方格的父親方進江退下之后,大多時候住在下馬河畔的靜養(yǎng)居。
靜養(yǎng)居是江山房產(chǎn)開發(fā)一處價格適中的中高端小區(qū),以面向離退休高干為主,小區(qū)運作得很成功,當年燕市燕省許多離退休高干都買了一套用來頤養(yǎng)天年。一是臨近下馬河,二是小區(qū)環(huán)境安靜,風景優(yōu)美,三是由業(yè)內(nèi)知名的江山房產(chǎn)開發(fā),質(zhì)量保證,安全保證,所以包括葉石生在內(nèi)的前燕省眾多高官,都住在了靜養(yǎng)居。
靜養(yǎng)居也為曹永國、陳風各留了一套房子,就等二人退下之后前來居住。
平常,葉石生、方進江等人也會到遠景集團的森林公園的療養(yǎng)園休養(yǎng),總之,在燕市的晚年生活怡然自得,離京城很近,空氣質(zhì)量又比京城好了許多,曹永國和陳風也約定,退下之后也回燕市,不在京城。
當年最早在下馬區(qū)時追隨夏想的黃建軍、卞秀玲等人,多年來一直未出燕市,現(xiàn)在也升到了副廳。下馬區(qū)時代陪同夏想走出燕市的就是陳天宇和傅曉斌。
陳天宇即將前往農(nóng)業(yè)部擔任副部長,在吳才洋的運作下,在副部長中排名第二,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明年三月政斧換屆之后,各部部長也會輪換,陳天宇就會順勢前進一步,成為排名第一名的副部長。
相信一屆之后一出京城,陳天宇就有望從省長起步。
傅曉斌現(xiàn)在是水恒市的市長,有望升到市委書記,但邁進副部之門就困難了。倒不是夏想不幫他,而是他為人懶散,上進心不足,也勉強不得。
夏想在燕市的嫡系雖然不多,但燕市是他的根據(jù)地,方方面面的關(guān)系還是十分雄厚,省委書記高晉周燕省任期滿后,有可能進京就退居二線。但他在燕省前后十年,培植了大量的勢力,最終壯大之后,全部為夏想所用了。
不要忘了,高晉周是吳家人!
再加上夏想當年在燕省為官時布下的關(guān)系網(wǎng),毫不夸張地說,至少十年之內(nèi),燕省處處都有夏想的影子。
夏安先前升到了副市長,現(xiàn)在升到了常務(wù)副市長,不過是調(diào)往了章程市。雖然遠了一點,但人在官場,就是四處升遷。
歷史也有意思,章程市是夏想初入仕途之地,現(xiàn)在夏安再去章程,他的路子比當年的夏想好走多了,不用夏想刻意打招呼,夏安到了章程,工作很容易就能開展。不出意外,夏安就會在章程扶正了。
但可以預(yù)見的是,夏安的仕途之路不會太長,等夏想入局的時候,就是夏安的仕途之路止步之時。根據(jù)時間推算,夏安肯定會止步于正廳級了,估計會擔任一屆市委書記。
以夏安的姓格,能走到市委書記的高位,也全是得自夏想的影響,雖然夏想并未在夏安的升遷之路之上真正過問過幾次,但燕省是夏想的根據(jù)地,夏想的影響力無處不在,夏安的起點,其實比別人高多了。
也正是夏想自律,換了別人,一個暗示下去,夏安現(xiàn)在就是市委書記了。但夏想不會這么做,他不認為夏安的政治智慧可以勝任市委書記之職,過度提拔夏安,反而是拔苗助長,會害了他。
另外還有兩人,夏想雖然投去的關(guān)注的目光不多,但一直記掛在心,一人是天澤的劉一九。
劉一九迄今還是天澤公安局副局長,沒有扶正,其實以夏想的影響力,扶一個市公安局長,不過是一個電話的事情,但他知道劉一九的為人,熱衷于辦案,無心于官場的勾心斗角,也就隨他去了。
還有一人是秦唐的胡書揚。
胡書揚在夏想擔任秦唐市委書記期間,升任為秦唐國土局長。夏想離開秦唐以后,胡書揚一直原地踏步數(shù)年,直到徐子棋擬任牛城市長的消息傳出之后,胡書揚終于冒頭了,被提名為秦唐副市長,補了徐子棋的空缺。
劉一九和胡書揚也算是夏想的嫡系,但不算核心,夏想對他們也并非不用心,而是處在冷眼旁觀的狀態(tài),觀察劉一九和胡書揚的成長是否經(jīng)得起考驗,還好,二人都還算不錯。
胡書揚趁勢上升了一步,天澤市公安局也傳出風聲,說是劉一九有望高升調(diào)到省公安廳擔任副廳長,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劉一九聽了卻是不以為然,他自己都沒聽到什么動靜,怎么會升他?
不信歸不信,幾天后就有省廳找劉一九談話,就把劉一九震驚得不知所以。他是對升遷很淡然,但能升遷,心里還是高興得很。不過思來想去卻不知道是誰在背后拉了他一把,他很清楚人在官場光有能力還不行,還得有機緣和靠山。
想了半天只想到一個人——夏想,除了夏想,似乎沒有再賞識他的省部級高官了。問題是,現(xiàn)在夏想是西省省長,而且多年和他不再聯(lián)系,堂堂的夏省長還能記得他一個無名小卒?
夏想就是夏想,他只看重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時機成熟時,他就會在背后推動一把,哪怕不讓對方知道,只為提升一個干實事不貪污的官員到重要的崗位之上,他也欣慰了。
不只劉一九被夏想掛念在心,就連他初來燕市之時,在城中村改造小組初識的曲雅欣和吳港得,也在夏想的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分別升到了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之位。
曲雅欣和吳港得當年也追隨夏想到了下馬區(qū),夏想走后,一直在下馬區(qū)待了將近十年,一直卡在正處到副廳的關(guān)卡之上,沒有前進一步。突然就天降喜訊,不但一步升到了副廳,還是副廳實職,擔任了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簡直就是人品大爆發(fā)。
人品的爆發(fā),只源于多年以前和夏想有過一段同事的歲月,并且被夏想記在了心上。
在燕省的布局完成之后,夏想從西省又飛往了京城,陪同代復(fù)盛副總理前往歐洲視察的時候到了,夏想作為代復(fù)盛隨行的唯一一名省長,頓時吸引了各界的目光。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