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
看龍在的樣子,他這次鄉(xiāng)試顯然是考得非常不錯。
他一邊走,一邊正在同身邊的秀才們討論著考題。
身邊的人也都是一臉的恭維,連連稱是,如眾星捧月一樣把他擁在中心。
看到他出來,不斷有考生上前拱手施禮:“哎喲,原來是名動江南的龍明卿。”
“龍公的詩詞,我等聞名已久,這次相來定然高登規(guī)榜。”
龍在一邊說著話,一邊微微拱手,神色中滿是自得。
等走到蘇木身邊,他突然停下腳步:“原來是子喬兄,你怎么還沒回北京,這次考試得如何。小弟正要包一條官船,不如做一路。”
蘇木知道他是故意來找自己的岔,淡淡道:“謝過龍公子,蘇木還有等一位同窗了,就不給你添麻煩了。”
“不麻煩啊!”龍公子嘿嘿笑著,“蘇公子詩詞文章三絕,自那晚相識之后,在下對你可以高山仰止,恨不得能與你抵足而眠,暢談一番。要不這樣,我等等你,等你那個同窗出來,再一道走。”
話音剛落,龍在身邊一個秀才就湊趣地插嘴,大聲冷笑道:“蘇公子詩詞文章三絕那是肯定的,不過,都是抄的。若小生手頭有宋人孤本,隨意抄上幾篇,一樣能夠名震士林,到時候,自然免不得要和龍公子賽賽詩什么的。”
說著話,他裝模做樣地朝龍在一施禮:“到時候,明卿兄可得讓一讓小弟,小弟日思夜想,想的就是暴得大名,望龍兄一定成全。”
“成全,怎么不成全,咱們什么交情。”龍公子點(diǎn)頭,一臉謙虛,卻道:“其實,真若那樣,小弟就算不讓,也未必能贏得了你。宋人詞賦,已然將這一體裁寫到極至,后人就算怎么努力,也是無法超越。”
這話一說出口,圍觀眾人都撲哧一聲笑起來。
然后,笑聲像漣漪一樣擴(kuò)散開始,又連成了一片。
“蘇木蘇子喬在士林中的名聲原來靠的是抄襲啊!”
“這個敗類!”
“士林之恥”
……
各種挖苦諷刺之聲不絕于耳。
蘇木心中雖然惱火,可他也知道現(xiàn)在不是發(fā)作的時候。與其現(xiàn)在做無庸的爭辯,自取其辱,還不是閉口不語,將來再想辦法把這個場子找回來就是了。
但木生等人因為和蘇木站在一起,無形中被劃進(jìn)了同一行列。都是同時大覺羞愧,只恨不得地上有條縫隙,好鉆進(jìn)去。
“大家安靜,大家安靜!”龍在將雙手舉過頭頂。
畢竟是河北年輕一代的少年名士,龍在這兩年名氣極大,大家都同時靜了下來。
龍字收起笑容,嚴(yán)肅得道貌岸然:“各位也不能這么說蘇公子,至少不要在我龍在面前這么說。否則,將來蘇公子中了舉人,于我同年,大家日后還怎么見面?”
所謂同年,就是同一年在鄉(xiāng)試中得了舉人功名。如此,這個關(guān)系將伴隨彼此一生,將來任一一人若有事,其他同期舉人都有義務(wù)守望相助。
“哈!”這下,笑聲更響亮。
“中舉人,靠什么,靠抄襲嗎,難不成這科鄉(xiāng)試的試題在宋版書上也有記載?”
“哈哈,哈哈,龍公子這個笑話有點(diǎn)冷。”
“明卿真是風(fēng)趣,妙人兒,妙人兒!”
……
在場的一千多考生都同時又笑又叫,侮辱著蘇木,發(fā)泄出一直壓在胸口的考試之中的壓力。
這一千多考生都是河北士林的中堅力,把持著北直隸的民間輿論。
可以想象,從這一刻起,蘇木名聲盡毀,以后也沒有臉在在讀人人圈子里混下去了。
木生等人也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互相看了看,然后大聲對蘇木道:“蘇木,無恥小人,從這一刻起,咱們恩斷義絕,以后休要在別人面前提起我等的名字。”
說完話,就如同躲避瘟疫一樣,推開人群,一道煙走得看不見人影子。
蘇木沒想到人情冷暖成這樣,當(dāng)初自己得了院試頭名的時候,木生等人見了自己滿臉都是恭敬,一口一個“子喬兄”地喊著,如今,自己聲敗名裂,他們卻避之惟恐不及。
世事,真真是讓人無奈啊!
蘇木搖了搖頭,感覺一陣無語。
龍在走到蘇木身邊,低聲笑道:“蘇木,感覺如何,這下你可是大大地出名了。你想出名,好,我給你這個機(jī)會。此情此景,可否滿意?”
蘇木冷靜下來,反笑問:“龍兄,看來,你對這次鄉(xiāng)試是志在必得了。如果我蘇木也中了,你是不是也羞于與我同年呢?”
“大膽,你這個敗類,憑什么中舉?”
幾個秀才大聲喝罵:“狂妄的東西,你也配與明卿相提并論?”
龍在看蘇木一臉的自信,不覺一楞,還沒等他說話,蘇木已經(jīng)揚(yáng)長而去。
倒不是蘇木不氣惱,他也想得明白,現(xiàn)在在這里徒逞口舌之利也沒有任何用處,一切還得等到放榜以后再說。
不出意料之外,去取行李的時候,木生他們已經(jīng)結(jié)帳走人了,說是已經(jīng)雇了兩輛馬車,連夜離開。
“他們究竟在怕什么?”蘇木很是無奈,“為了躲我,連孫臣也不管了,卻不想,這幾人竟然是如此品性。”
就讓那漢子取了孫臣的行李,又去尋了家客棧,也是蘇木的運(yùn)氣,竟找到一間。
等到了黃昏,又去貢院門口等,總算是等到一臉病容出場的孫臣。
孫臣的病還沒有好完全,顯得有些虛弱。
見了蘇木,就問木生他們呢,怎么沒看到人。
聽蘇木說完中午時的情形,孫臣陰著臉低聲罵:“小人,一群小人。”
然后,他抬頭看著蘇木:“子喬,我相信你。”
蘇木心中一片溫暖:“子相,我也不想說什么,我沒看錯你這個朋友。這事也不用提了,你考得如何,可有把握?”
孫臣搖頭:“怕是不成。”
“子相身子不好,中不了也是沒有奈何,下一期再說吧。”
“只能等下一期了,其實,和是否得病也沒有關(guān)系,我本才疏學(xué)淺,中不了也是應(yīng)該。”
蘇木安慰了他幾句,就帶他回了客棧。
本來,二人第二日就要分別的。蘇木自去北京,孫臣則回保定。
不過,大約是最后一場考試的時候受了涼,孫臣又發(fā)起燒來。蘇木沒辦法,將安郎中請來,在客棧休息了一日,總算退了燒。
這次蘇木不敢大意,雇了車,要親自送孫臣回去。
孫臣大為感覺,紅著眼睛說子喬兄還是早些回北京,你家里人還在等著你的消息了,還得等著看榜呢?
蘇木卻說:“不急,發(fā)榜還早著呢!至于家里,我已經(jīng)托人帶信回去了,子相的身子要緊。”
既然蘇木這么說,孫臣也就罷了。
原來,鄉(xiāng)試考完,名次排定之后還不算完,還得將凡被錄取的舉人鄉(xiāng)試試卷都要限期送往禮部,從九卿、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給事中、監(jiān)察御史中挑選磨勘官,對舉人試卷逐一進(jìn)行審查,如發(fā)現(xiàn)文體不正、抄襲、朱墨卷不符、所答非所問等情況,革去舉人名號;其他有不合規(guī)定者,罰停會試一至三科。主考、同考等官也將視情節(jié)輕重受到不同處分。
如此一套流程下來,才能發(fā)榜。
各省鄉(xiāng)試發(fā)榜的日子也不一定。
大省在九月十五日以前,中省在九月十日以前、小省在九月五日以前,發(fā)榜日期一般選在寅日或辰日,因而又稱為虎榜或龍榜,通稱龍虎榜。又發(fā)榜時正值桂花盛開,因而又稱桂榜。
北直隸雖然不是一個單獨(dú)的行政機(jī)構(gòu),卻非常大,所以照例定在九月十日。
現(xiàn)在是八月十七日,距離鄉(xiāng)試榜單出來尚有二十三日,日子還長。現(xiàn)在回一躺保定還來得及,再說,讓孫臣一個人回去,一路上蘇木也不放心。
蘇木在考后第三天就和孫臣一道坐了輛也不知道是騾子還是馬拉的小車離開了通州,他卻不知道,這次考試的名次已經(jīng)排出來了。
在貢院中,第二第三場的卷子也被同考官推薦上來了。對了對簽號,如果先前挑出的那兩百張卷子中這第二三場的題目沒被推薦上來,責(zé)要降上一等。被推薦上來的,則維持原來名次不變。
此刻,在至公堂中,楊廷和正襟危坐,一臉的嚴(yán)肅。
公堂兩邊,各房同考官,外簾官,監(jiān)試官也都繃著臉皮。
大堂里的氣氛顯得凝重,讓人有種呼吸不暢的感覺。
楊廷和威嚴(yán)地問了一聲:“人都到齊了嗎?”
卻沒有人回答,一個個都低著頭,偷偷地看著旁邊的人。
楊廷和見大家神色詭異,掃視四周,突然發(fā)現(xiàn)少了一人,正是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
估計他正在鬧情緒,不肯出席。
楊廷和心中卻是冷笑一聲:這人是個有骨氣的,公正廉明,先前我還頗為佩服。但現(xiàn)在卻因為與主官意見不合卻要撂挑子,不顧大體,卻也不算是什么人物。
他卻不知道自己將來要身居內(nèi)閣首輔,掌握著天下千萬官員的榮辱沉浮,這個評價無形之中已經(jīng)判了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的政治死刑。
“既然,如此,就啟封錄名吧!”說話中,他的目光就落到被刷下來的那一堆卷子里,最上面那份應(yīng)該就是蘇木的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