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參見吾皇!”
“吾皇萬年!”……
這些工匠們,在幾名大匠的帶領下,有些害怕,又有些激動的大禮參拜道。
他們都是被大明朝廷征召而來,而且是連家人一起帶來的。
初來青島港的不少工匠和家屬,起初是又驚又怕。
但是在到了這里,接受了皇家近衛軍海軍將士們一段時間的洗腦,以及體驗過這里的美好生活之后,這些船匠們態度便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匠人在這個時代是屬于賤民,社會地位十分低下,雖然憑著手藝可以混口飯吃,但是生活卻始終掙扎在貧困線附近,生活質量根本談不上。
手藝好點的大匠,受到朝廷和東家器重的話,日子還能過的好點,一家老小起碼能基本上解決溫飽,東家如果大方點,還能多少有一點點積蓄。
但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工匠們,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的,賺的錢只能顧住老婆孩子吃個半飽,餓不死拉倒。
他們甚至幾年之中,都添加不了一件像樣點的新衣服,而且稍有不慎,還可能失業。
一旦失業的話,他們便馬上成為饑民,隨時都有餓死的可能。
所以工匠們的日子在去年八月之前,都是屬于相當窘迫的一群人,但是到了青島港之后,他們發現,首先吃的方面變得好多了。
這里的伙食相當不錯,頓頓管飽,一天還給三頓飯吃,哪像是以前給那些船寮干活的時候,就算是主力工匠,也只能一天管兩頓飯。
而且這里的飯食有油水,時不時還能吃頓肉,起碼隔三差五的有魚蝦可吃,這在以前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那些船寮的東家,是說什么都舍不得,給他們這么好的飯食吃的。
除了吃的比以前好多了之外,造船廠還給他們發衣服穿,雖然也都是統一樣式的粗布衣服,式樣也很簡單。
但是這些衣服很結實,穿上也舒服,一旦磨爛了,還可以拿來以舊換新,這讓他們很是驚喜。
還有就是在這里居住生活方面,那就是真正的讓大家受驚非小:所有的匠戶們,每家每戶在附近的、那座超級龐大華美的海濱城市之中,都被朝廷分配了一套裝修完好的大住宅。
那種整潔非常、設施完善的大房子,按照朝廷最新推廣頒布的新式計量法來說,起碼都有兩百平米寬大,簡直讓大家以為是在做夢!
一旦生病的話,還會有大夫給他們看病開藥,連藥都不用花錢,這在以前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為朝廷或是東家干活的時候,他們得上個小病,是說什么都舍不得花錢去找郎中看病的。
那時候生病沒有銀錢到藥鋪抓藥的,生病了,一般都是硬扛,扛過去還好,扛不過去就成了大病,到時候就算是花錢去看病,也晚了。
許多中老年工匠,以前就是因為有病不敢去看,最后拖的一病不起,連活都沒法干了,全家頓時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可是在青島港造船廠這里,一旦他們生病的話,馬上可以到醫館那里找郎中看病,那城市之中興建的大型醫館,郎中會給他們開藥,還會給他們開個紙條子。
拿著紙條子到船寮交給掌事的,就可以休息,還不會扣工錢,算是帶薪休假,這就更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更何況他們來這里干活,朝廷并不是把他們當做奴隸使用,在這里干活,會根據他們的手藝以及所干的活的重要程度,給他們定下工錢,然后每個月都會按時發給他們。
而且這里管吃管住,甚至管穿,個人基本上花不了什么錢,這些工錢便可以存起來,這每個月的錢糧還不少。
這么一來,工匠自然而然也就安心下來,在這里老老實實的干了下去,現在想讓他們走,他們都不愿意走了。
在這里他們有安定的工作,可以養家糊口,有飯吃,有衣穿,還有房子住,甚至有病還有大夫給看病。
要是回到從前的那種生活,打死他們也不干。
現在這龐大的青島造船廠制造,有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各種豐厚福利和完美的生活工作條件,船寮的工匠們自然而然干勁不錯。
他們往往早晨一睜眼,急匆匆地吃過早飯,就趕來船寮上工開始干活。
畢竟,這努力工作,不但有足額的工資發放,保質保量超額完成任務的話,還有不菲的獎金,有些大匠每月領取的獎金,比起工錢要高多了。
這時候的工匠可沒有后世人們那么嬌氣,后世多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一加班就叫苦不迭,這個時候人們可沒有這種概念。
朱由校大概算了一下,每天工匠們除了吃飯和稍事休息之外,一天下來基本上起碼要干五個時辰以上,在夏季白天較長的時候,甚至要工作六個時辰。
這段時間船寮趕工,晚上還要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的干活,有時候甚至于要工作七個時辰。
這要是換成后世之人的話,估計早就撂挑子不干,辭職跳槽或者去相關部門告狀了。
“諸位,快快請起,不要緊張!該干什么接著干吧。”
朱由校連忙叫大家平身,“朕不過就是過來看看罷了!你們繼續自己的工作,別耽誤你們的活計,朕看看就走。”三號中文網
他滿臉和善的、對這些跪下的工匠們說道。
對于這些大明帝國的普通民眾,尤其是各類工匠,他很少發脾氣,工匠們但凡見過皇帝陛下的,都對這個年輕的皇帝很是感恩戴德。
各位匠人起身后,于是趕緊謝過皇帝,起身各自忙活去了。
對于這個時代的匠人來說,朱由校也算是內行,別忘了他現在是一個頂級木匠,很快就能夠升級成為一個大師級木匠了。
最初的那艘改良型的飛剪船模型,還是他一手打造出來后,交給各位大匠進行解析仿制升級的。
他揮手叫身后的近衛軍護衛們止步,自己走上了船臺之后,各處查看了一下。
他發現這些豹式巡洋艦,比起第一批造出的艦船,結構上變化不大,船型也僅僅是做了微調。
但是一些地方在這批船上還是改動了一些,特別是船體承載結構部分,得到了加強,使之可以承載更重的火炮和抗打擊能力。
這些問題必須要考慮,畢竟大戰艦在不停地升級,皇家軍事裝備部在皇家科學研究院的幫助指導下,火炮也在不斷的改良升級。
那些炮匠,在火炮增加口徑,提高火炮威力的同時,還要控制炮重,使之可以適合裝載在大戰艦之上。
所以在此之前,雙方現在都要做好準備,繼續加強建造的艦船結構強度,使之可以承載更大更重的火炮。
而現在這兩艘新造的豹式巡洋艦,就已經做了一番改動,繼續大幅加強了結構強度,使之今后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裝載更多、威力更大的火炮。
看罷了這兩艘大戰艦的結構和建造情況之后,朱由校表示很滿意。
這些越來越厲害的大戰艦,都是這些船匠們精心制造出來的,比起那些西方艦船,要更精雕細琢一些。
許多他都覺得不好解決的問題,但是交給了這些手藝精湛的船匠之后,他們卻可以想出辦法,將其解決。
從這一點上,朱由校絲毫不敢小看這些老船匠們的智慧。
這些船匠基本上都是文盲出身,只是靠著上一代家人口口相傳,手把手的教,愣是記住了許多技巧,而且還具備了相當強的創造力。
如果不是習慣性的墨守陳規的話,這些手藝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的工匠們,完全可以造出比這個時代中、西式帆船更好的船只。
而現在有了朱由校的提點和戰艦模型參照,他們很快的就可以仿制出來,并且還能夠對這種新型大戰艦進行不斷的升級改造。
在其中一條船的舯部甲板上,朱由校停下了腳步。
這里是桅桿的后面甲板部位,屬于船上最寬闊的地方,一般的艦船上,大都在這里開口,作為出入船艙的艙門。
但是這艘大戰艦的上下艙口,卻調整到了桅桿前面,空出了這一塊地方。
這個部位,也是船體甲板結構最強的地方,承載力也最強,下面用橫梁和加強船肋加固了一番,足以承載很大的重量。
現在的這個部位包括甲板厚度,比之前的戰艦增加了一倍,使得這一塊地方,獲得了一個相當堅固的平臺。
而這個平臺則按照朱由校的提議和設計,現在加裝上了一個圓形的木質輪廓,輪廓上面架了一個炮架。
炮架下面,有小輪子架在輪廓上面,可以方便的轉動炮架,將炮架上的大炮指向任何一個方向。
炮架是采用滑道式的炮架,使火炮在開火的時候,后坐力直接傳遞到炮架滑軌上,帶動炮架朝后移動,抵消后坐力。
加上最新制退裝置的反作用力,自行推動炮架返回到原來的射擊位置,這么一來使得操縱火炮的發射,變得更加簡單快捷一些。
但問題卻還是有的,這種輪廓型全方位旋轉炮架,占地面積比一般的輪式炮架面積要大很多,使得船甲板上無法放置更多的火炮。
不過對于豹式巡洋艦來說,本身它的承載力就很大,起碼現在來說,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木制大帆船,因此對艦船并沒有半點不好的影響。
不過目前這艘戰艦的輪廓旋轉炮架還沒有完成,火炮也沒有就位,只是初步完成了結構。
下一步還要繼續調整,回頭等特制的火炮到位之后,裝上炮架才能試驗。
朱由校現在關注的就是這個東西,這可是他想了很長時間,才想到的一種辦法,使得自家的豹式巡洋艦系列,可以裝載上一門超大口徑的大炮,獲得超強的攻堅火力。
這個想法,是他參照后世的軍艦主炮來簡化的。
到時候,一炮糜爛十數里之外,不會再是一個傳說。
當看罷了這個旋轉炮架之后,朱由校心花怒放,毫不吝嗇的對各位工匠的手藝大加贊賞。
他當初只是畫了一幅圖而已,將這種炮架的結構畫出來,讓各位大匠他們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夠把它弄出來。
但是沒想到這些手藝精湛的工匠們,居然完成得這么快,還是完成了這種炮架的設計修改和制造。
由此可見,大明帝國的這些工匠們確實能力不錯,只是以前太過拘泥于固定思維,遏制了他們的自主創造力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