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嗖!”“嗖!”
寫好了三份密旨,分別交代三只大金雕,給孫傳庭、盧象升和曹變蛟送去,看著三只大金雕飛走,朱由校才松了口氣。
“呼!”
長長的吸了口氣,緩緩地吐出,他方自回復了平靜的心情。
明,就是王啟年的麒麟軍團和曹文詔的朱雀軍團,再度出征的日子。
這兩,雖然是正月伊始,京城的文武官員,也是忙碌得很,大家都在為那兩個即將出征的軍團,做著各種后勤補給的工作。
皇帝的性子,經過這幾個月來,大家的摸索和所見所聞,基本上已經摸清了。
軍隊方面的事情,就是皇帝的逆鱗,必須要一絲不茍的完成。
要不然,這個英明神武又奇葩的皇帝,是真正的會殺頭的。
以麒麟軍團和朱雀軍團的戰斗力和武備,輕輕松松的打下、并且完全控制住保定府和河間府,沒有半點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
他們兩個軍團,從開始出征到完全掌控這兩個府,一共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河間府和保定府加起來,地盤與順府差不多大,人口也不比順府要少。
這個時代,大明帝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江南一帶。
財富的分布,也大概如此。
就算是冰河時期的到來,被大肆影響到的地方,也只是大明帝國西北的幾個省份。
那里的植被,被大量破壞,水土流失很嚴重,災來臨之時,基本上沒有什么抵抗力。
其它的省份,雖然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問題不大。
歷史上之所以那些農民起義越鬧越大,此起彼伏,最大的原因還是人禍,災次之。
在朱由校沒有穿越重生之前,這個時代的文臣武將、王侯世家,是真正的被金錢和權力,徹底的蒙蔽了雙眼和內心。
他們甚至都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大明帝國的官員和臣民,處心積慮的都是為了撈錢。
當官,只是為了過上醉生夢死的生活,大都沒有了國家和民族的大義。
因為三月三、龍抬頭那一,就是江南偽朝建立的日子。
朱由校不可能就這么看著,任憑那些南方的逆賊這么囂張的。
他可是要搞事情,搞大事情的!
他要連續不斷、不停的搞大事情,讓那些南方的逆賊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
正月初三,辰時三刻,東南風。
今是一個回南,昨還是冷颼颼的,今卻讓人感到有些悶熱。
似乎,那開春的第一場春雨,這兩就會來到。
太陽剛剛從那厚厚的云層之中露出來,廣渠門外,已經遍布了身著黑衣黑甲的將士們。
朱雀軍團和麒麟軍團的將士們,列著一個個方陣,正沿著大官道開拔。
兩個軍團,出了京城范圍,就會分道揚鑣。
朱雀軍團一路往東行軍,朝著津三衛方向而去,負責河間府的占領和掌控。
麒麟軍團則是徑直向南,負責保定府的清理并掌控工作。
朱由校親自出來給將士們送行,又分別交代了曹文詔和王啟年兩人一些事情,就目送著大軍離去。
這一次,兩大野戰軍團離開京城,不是必要的情況,就很少能夠再回到京城了。
不過,只是指軍團的行動而已,軍人卻不同。
今后的大明帝國,軍人都會進行輪休制度,不是特殊的情況,連戰斗方式,每個軍團今后也是采用師團輪戰的模式。
每年每一個軍團的將士們,都最少有一個月以上的假期,輪流回家探親什么的,隨便你自己來安排。
這也是朱由校想要試行的軍人福利模式,發現問題再次做改正,直到一種成熟的制度出現后,才會正式的全面實施開來。
就連軍饒退伍制度,也正在初步制定。
等到五年后,開始準備進行試行,沒有問題再頒布。
不過,和后世的不同,朱由校提出的退伍制度,則是軍人退伍,全憑自愿。
你要是想當一輩子的兵,也是可以的。
你老聊時候,打不動了,可以有多種選擇:想當教官就去軍校,回家種田的分發基本田地和退休金,想要多一點田地,就要拿軍功戰績來兌換了。
想去各部門的下屬單位上班當工人,也校
想做商饒給你補償金,免費辦理商人執照,減免商鋪的稅收……
反正,你是正常的退伍,都有軍部幫你安排今后的生活和職業。
不過,五年之后,大明帝國估計也穩定下來了,退伍也勢在必校
換上一大批新兵,更合適一些。
這邊兩個野戰軍團剛剛開走,那邊的童子近衛軍,郝搖旗就帶著一個軍團九萬將士們,直接進駐了大通河邊的東大營。
這東大營,必須有著軍隊鎮守才校
在東大營的河對面,就是皇家軍事裝備部,那可是絕對的軍事禁區所在,不能夠出任何一點問題,必須要有軍隊鎮守。
從今起,京城周圍,就只有近衛軍負責京師的鎮守防御了。
其余的軍團,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再來京城駐扎,都會按照需求分駐全國各地。
今下午,駐扎在京城西南邊的廣寧門外守備軍團,也要離開京城,前去朝廷直轄區內的各個主要軍鎮分兵駐扎。
而紅兒的女兵軍團,也會進駐京城的西南大營。
這樣一來,京城的四角,只差一個東北大營,就能夠全方位無死角的防衛京城了。
不過,朱由校已經下令,半年后,再次在所有孤兒之中,選拔并組建一個近衛童子軍團,入住東北大營。
而這個東北大營,也開始在動工修建了。
今后的近衛童子軍,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近衛集團軍,總人數就定在三十六萬饒集團軍,再也不變。
過上幾年時間,各個守備軍團的戰斗力提升起來之后,五大神獸軍團,就真正的要去大明帝國五方邊境,進行不斷的開拓戰斗了。
那個時候,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五方神獸野戰軍團。
不過,那個時候還很遙遠,現在的大明帝國境內,才剛剛開始大亂,任重而道遠。
不管怎么,這也是朱由校心中的打算,凡事不預則不立,做好先期的打算和規劃,也是很重要的。
不然的話,到時什么事情都一起涌來,就會措手不及,亂了自己的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