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書桌前屏息努力不讓自己的手顫抖,用紅色的畫筆順著地圖上赫森的海岸線靜靜地描著,直到最終紅線連接上火鷹公國的北部海岸。這樣,地圖上的赫森就和哥頓與火鷹連成一體了。最后拿起羽毛筆,蘸了一下墨水,在地圖上哥頓、赫森與火鷹公國之間的落葉山脈寫下“大哥頓王國”。
這張地圖上最早的紅線是在八年之前我隨冬狼伯爵占領托斯后畫下的,幾個月后紅線又將現在神圣拉納帝國的行政中心垂柳城以及落葉堡圈了進去。接著七年前是天鵝堡,三年前是火鷹公國,兩年前是三百合王國的蘭瑟地區和海葉堡,去年是十誡山。這些地方都變成了由神圣拉納帝國政府直接管轄的領土。而神圣拉納帝國的法律在修改之后將使得這些已經在掌控之中的領土不能再被繼承或者聯姻分割出去。至此,可以說神圣拉納帝國的核心地區已經大部分脫離了割據狀態。
十年之前以及更早的歲月,整個神圣拉納帝國處于一片混亂之中,皇帝沒有實權,就算是一個地區的公爵也好不了多少。帝國各個地區的實際權利掌握在數百個個大小領主手中,那時候帝國的統治是分裂的。各地領主完全自治,擁有自己的軍隊,廷臣,有收稅的權力,有向附近領主開戰的權利和媾和的權利。一位商人走上幾百公里,往往需要繳納十幾甚至是幾十次的稅,而遠在拉納的正教教宗則在這個帝國擁有非常大的權利,神圣拉納帝國地區連繳納給教廷的靈屬稅收都要比其他地方多,這嚴重足礙了帝國的工商業發展,加劇了這種格局的狀態。
現在,猛牛老丈人多年來的夙愿終于得到實現,一個完全實行中央集權官僚制度的國家正在形成,由于哥頓、火鷹以及赫森組成的大哥頓王國。從地圖上看大哥頓王國地疆域已經和穆圖帝國征服帕爾斯國之前的領土相當,有此核心區域作為帝國皇室統治的根基,那么大哥頓王室就能夠一直將神圣拉納帝國的皇位控制在手中。而帝國皇室對于神圣拉納帝國所屬各個邦國的影響力也將大大加強,而不像以往的帝國皇帝那樣僅僅是各個邦國名義上地宗主。
在神圣拉納帝國的歷史上出現過不少地方領主不愿意向帝國皇帝效忠的事情,帝國皇帝率領諸侯討伐不愿意效忠的領主結果戰敗失去神圣拉納帝國皇帝頭銜淪為普通諸侯的事情也有。這都是由于過去的分封制度造成的,由于長期以來的統治方式使得過去的帝國皇室無法拓展由皇室控制地核心區域,因為即便是他們手上的核心區域也是依靠更小的領主來進行統治。而用官僚制度替代領主制則能夠讓皇室將每次拓展地區域都變成皇室直接控制的力量。
讓受到教育的軍事貴族來為皇室掌握軍隊,讓受到考核的文官為皇室統治領土。這就是神圣拉納帝國石堡--天鵝堡王朝第一個皇帝生前的心愿。對于西大陸人來說這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在我前世的故鄉,對于官僚制度的普及整整比前世的西方早了一千年。這種制度,前世我故鄉的大多數人已經習慣到將其當成是一種民族地慣性,對于他們來說這就像是鳥在天上飛,魚在水里游這些常識一般。但是同樣也是前世我故鄉的大多數人,對于官僚制度的了解除了保證中央集權這個貢獻之外,印象就只剩下“”這個名字。
事實上,這個詞就是因為有了官僚制度之后才很明確地被列為一種犯罪。在此之前。士族、貴族們的腐化根本不被認為一種罪惡,正是官僚制度為這種含糊不清的權利歸屬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
文官制度,或者說“公務員制度”的定義:是官僚機構的制度基礎----即政府機構的組織和運作規范。
有效率地文官制度要求制定標準的辦事流程、明確的責任劃分、等級設置和評價提拔體系。實現成功的行政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保留清晰完整的文件記錄,這些都是封建制度下所沒有或者非常混亂含糊的。明確的劃分、記錄、評判正是官僚制度保證其運作效率高于分封制度的根本原因。最后,紙地發明給官僚體系和文官制度地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其相比那個時代地大多數制度來說最為高效。
已知最早的文官制度出現在中國的唐朝,也就是前世公元歷法七世紀左右。這種新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儒家學說非常強調政府的誠信廉潔。唐朝規定行政官員也就是公務員的選拔方式是通過科舉考試,而不再是通過賄賂和推薦,這樣就減少了官員與有權勢的貴族間的瓜葛。
后來前世的日不落帝國在管理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時也效仿了前世我故鄉的文官制度。盡管英國人的實踐非常成功,但是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文官制度才在西方各國得到普及。這的確是我的故鄉在政治制度上值得驕傲的地方。
當然。在漫長地歲月中對于官僚制度地完善同樣也是在完善著被官僚制度明確定性為罪惡地行為。就像是產生抗體地細菌一般。我地故鄉即使到了我所生活地前世也沒有找到合適地疫苗來治療這種千年相伴地疾病。
但是不管未來會如何。現在地大哥頓王國已經在行政制度上遠遠地領先于西大陸地其他國家。
享受完午休時難得地閑逸之后。下午地帝政府會議皮德很快就拿出了他那份完善阿萊河水利工程地計劃交給我。希望我能夠支持他地新計劃。其實他地工程計劃就是將阿萊河赫森段地水利工程也修完。那里也是產糧豐足地地區。在八年前哥頓曾經占領了那一段地區。后來又將那段地區交還給赫森公國以保證當時神圣拉納帝國皇帝對于哥頓接管垂柳及落葉堡地區地默許。
時過境遷。現在那個位于赫森東北部地產糧地區又落到了哥頓手中。連同整個赫森公國。皮德希望能夠用他畢生地時間修出西大陸最好地水利工程。從而使得大哥頓王國地擁有旱澇保收地糧食生產能力。提高農業收入以及國家人口。
但是水利工程畢竟不是一兩年就能夠修建完成地。水利工程地修建往往是以十年為基礎單位。修上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地時間。現在哥頓地區所完成地不過是皮德整個水利工程計劃之中地基礎罷了。就是整理阿萊河沿岸地河堤。然后修建引水渠。將阿萊河地河水引到靠近河流兩岸地農田與牧場。而皮德對于這些水利設施地期望是最終能夠使得阿萊河灌溉到石堡以及赫森這樣遠離阿萊河地區地農
這個時代強大地農業是保證一個國家生存以及軍事力量強弱地根本。大哥頓王國現在缺乏地并非兵員。過去地哥頓人口缺乏。但是現在。若是單單說兵源地話。大哥頓王國還是很充足地。當然。也并非武器和土地。而是有足夠地糧食。糧食從來都不嫌多。
現在大哥頓的糧食不能說少,只是按照現在的國家情況,大哥頓農業的規模限制了哥頓軍隊的規模。并不是說哥頓養不起龐大的軍隊,而是哥頓若突然開始擴大軍隊規模的話,那么現有的許多大型設施以及工程就必須停工。然后將那些勞工遣散。那些勞工雖然需要的報酬很少,有地甚至不需要報酬,但是糧食的消耗是必須要保證的。
不止是阿萊河的水利設施以及各個大哥頓地區的各個城市供水設施工程上有大批勞工。現在勞工最多的還是從火鷹城市到天鵝堡的新道路這個工程。這個當初為解決難民問題而安排的工程目前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那條新的大道已經將火鷹城和托斯要塞連接了起來。現在托斯要塞通往石堡地路段修建了一半,可是在內戰之后離開勞工營的勞工數量卻非常少,那些曾經的難民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當初謀生的行當,而習慣于吃著帝政府給的糧食,為帝政府修建道路。那些男女勞工在勞工營重新組成家庭,過著勞工家庭的生活。我當初還以為他們在戰爭過后會回到原來的故鄉去,這樣將大大地緩解帝政府的糧食消耗,讓皮德同意增加新的哥頓軍團。
但是現在大量地勞工沒有離開勞工營又使得我開始隱隱地擔憂起來。可以說若是哥頓要像古埃希斯那樣建造金字塔地話。憑借哥頓所擁有的勞工以及調度機構完全可以做到,而且不用花費一個法老一生那么長地時間,十年之內就夠了。當初哥頓缺乏勞工,許多大型設施都必須擱置,如今我反而要為各種大型設施完成之后勞工的出路而擔憂。
皮德給出的方案是等托斯至石堡的道路修建完成,開始安排石堡到天鵝堡的道路段之后將一個個勞工營的勞工分批安置到天鵝堡新道路附近的地區去,等到道路全部完工那些勞工將作為天鵝堡地區的永久人口在那里生活。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所以,我只希望在未來的五年之內不要再來什么天災讓哥頓的糧食又突然緊張起來。畢竟養著那么多的勞工使得帝政府的糧食儲備本來就非常有限,維持國防、文化、勞工安置這些國務之間的平衡本來就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帝政府一直都是以緊繃狀態運作的。若是帝政府不能維持高效運轉,或者是由于天災打破了這種平衡,那么現在已經形成的官僚制度運轉模式很可能因為某個環節掉鏈而被打破。
當然,以這種狀態維持國家固然緊張,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哥頓王國的運轉速度要比其他國家快上許多倍。想到這我突然回憶起了前世所熟悉的一句話,不禁獨自笑了起來……
時間就是金錢。朋友。
{宜搜小說www.ysxiaoshuo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