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知道中國人在東面的攻勢是動真格的,但是阿薩姆的戰斗應該不是中國人戰爭能力的全部,也許哪一天,中國人一下子從克什米爾沖下去,把新德里占領了?就像印度人居高臨下攻占伊斯蘭堡那樣。</br></br>“黑蜘蛛隊長,還能聽見嗎,燃油怎么樣?”</br></br>“毒蛇,一兩分鐘后就會耗盡,必須就近想辦法。”</br></br>“無論你怎么決定,都會有人掩護你的。必要時可以考慮跳傘。”</br></br>“明白。”</br></br>飛向任何一座機場都已經不可能了,不過在戰機的任務計算機內,倒是儲備著任務區內可以用以緊急迫降的一些資料。上校在導航顯示器上找到了最近的“緊急迫降區域”——法塔赫金以東的一段未完工的6車道公路。</br></br>戰爭終止了公路的建設,如果能夠找到一段平整,無障礙的,似乎可以降落,他希望自己的好運氣能夠再持續一段時間。</br></br>雷電是一種在降落時不算很優秀的飛機,奎達的“獅心”訓練中隊,有太多沒有經歷過中級教練機磨練的新手,他們往往可以憑著一腔勇氣,第一次升空作戰,就捕捉到戰機,但是也有不少人隨后折在了降落這道坎上;飛機進場速度過快,對側風的掌握非常的困難。另外飛機需要較長的跑道,而公路降落并不在戰機的手冊范圍內。</br></br>沒人知道下面這段公路最近的情況如何,預警機只是含糊地知道建設時有過迫降戰機的考慮,但是看不清路面有沒有清空,或者上面停滿了車輛?</br></br>指揮機無法給予多余的支持,只能聯絡附近的武裝部隊做好準備;伊斯拉姆少將提醒薩米,必要時可以找一個空曠地區跳傘,但是老頭子決心還是冒一下險,巴基斯坦空軍可以用來打仗的武器實在是不多了。</br></br>沒有油料高空飛過一次,評估迫降的可行‘性’了,上校只是遠遠看到了廢棄的公路還算寬敞,有幾個慢吞吞的人影走動,但是沒有車輛。</br></br>他放下起落架和襟翼,直接降落下去。速度控制在了盡量小的范圍內,沒有人告訴他附近的橫風怎么樣,只是看到北側有一片森林離著山比較遠,似乎不會有什么古怪的近地面氣流干擾降落。他對準狹窄的公路中心,沒頭沒腦地就下去了,起落架撞到地面后,才看清公路上玩板球的小孩兒正在四面逃散,路面上還有堆放著當做球‘門’的什么東西,也許是木箱子?</br></br>燃油斷絕導致的發動機已經在10秒鐘前停車了,上校無法拉起再飛一遍。他硬著頭皮開始冒險滑行,減速傘打開后飛機速度開始緩慢減了下來。期間他躲避障礙物差點沖出了公路,可謂</br></br>險象環生,曲折的變線中,一側的機翼幾乎擦到地面。</br></br>最終,在滑行了非常長的一段距離后,飛機停穩在了公路的盡頭的轉彎處,上校意識到自己在空中的觀察是多么的草率,如果他沖出公路50米,就會撞上一個偽裝的很好的坦克連。那些圍攏過來的坦克手,大概也對這架冒失的飛機捏著一把汗?他在空中幾乎沒有看到對空隱藏極好的坦克。</br></br>上校分離推開座艙罩,并脫下頭盔,聽著減速傘在強風中呼呼作響。</br></br>三三兩兩的步兵們圍攏過來,很快有人找來一把木梯子——油漆匠用的那種,讓老頭下飛機。他微笑著打量著士兵們,人群中有一張熟悉的臉一閃而過,不過他沒記起來在哪兒見過?也沒太在意。</br></br>瘦小的坦克連長倒是記起了上校,因為他上次看到這個老家伙,也是因為一次非正常落地,難免記憶深刻。</br></br>那一次是在瓜達爾以北的山區,亞希尼正在執行攻擊尾隨印度坦克的任務。就是這個老頭子在頭頂爆炸,然后跳傘安然飄落到了坦克部隊頭上;這次他奉命率部隱蔽向伊斯蘭堡北翼進軍,每天從頭上光臨的印度偵察機都沒能發現,竟然又被這個人撞破了。</br></br>亞希尼中尉(臨時)不由得想,空軍真的有那么多飛機給他一個人折騰?</br></br>上校轉危為安后有些意外,因為沒有聽到歡呼聲,也沒有人問他干掉了多少印度飛機,倒是發現周圍投來的,都是不友善的目光。顯然他的這次降落,可能會引來印度人的空中眼線。樹蔭下那些‘插’滿草的坦克,應該不會只是躲避太陽直‘射’才停在那里的,應該是在執行什么秘密行動。</br></br>隨后那些坦克引起了上校的注意,他在空中很難識別地面武器的細節,不過他看得出這些坦克比t90大些,從磨損情況看,是沒參加過戰斗的新貨。</br></br>“你們得立即幫我把飛機拖走,印度人的報復攻擊或許馬上會來的,這里距離前線太近了。”老頭子拉過身旁一個下士說道。</br></br>“我們得先移動自己,你要是把印度空軍引來了,我們的麻煩可就大了。”</br></br>果然,有一名叫軍官開始發號施令,士兵們聚攏后,上了各自坦克并開動起來,把上校和他的飛機留在了路邊上。坦克掉頭后,進而向北移動,上校主意到,有一名中尉和他的車倒是一直留在了原地。</br></br>“上校,剛剛收到上級命令,我們得先將你帶走,我特意從連部‘抽’調一輛車送你去指揮部。飛機只能留在這里,或許他們會讓直升機帶來燃料和飛行員,如果它能自己啟動的話,不過今天走</br></br>不了了。”</br></br>說話間,2架戰斗機飛速從頭上呼嘯而過,亞希尼的司機嚇壞了,準備趴下,被上校一把拉住。</br></br>“別怕小子,是中國人的飛機。”</br></br>果然兩架殲10在空中晃動了一下翅膀,向北飛走了,沒有第二次飛回來。</br></br>“中尉,我怎么看你有點眼熟?你一定在16中隊的機場附近當過差?”</br></br>“不,在莫克蘭海岸山脈。當時你跳傘掉落在戰場中央,屁股上還掛了彩。”</br></br>“莫克蘭山脈跳傘?”上校若有所思了一會兒,“好像是有這么回事。對,我想想來了,是該死的s300。”他能夠想起來的只是一片漆黑;那一次他在空中突然失去了視力,然后讓遠處的導彈找到了機會。</br></br>“您到底被擊落過幾次?”亞希尼脫口而出,從上校第一時間的茫然看,似乎是經常損失飛機并跳傘的主。</br></br>“被擊落過幾次,跳傘的次數更多,不過在公路上降落時第一次。”他興奮地說道,現在我可以重寫手冊上的空白部分了。</br></br>“恕我冒昧,最近一個月,我已經很少看到我們空軍的飛機了。”</br></br>“嗯,形勢不容樂觀,這是本中隊最后一架可以作戰的飛機,整個后方都缺乏飛行員,那些菜鳥自己撞毀的飛機就不少。”</br></br>亞希尼拖著上校上了連部的吉普車,一路跟著坦克部隊向前。兩個人談了談南方潰敗后,各自的去向。</br></br>上校語氣輕松地說,叛軍差不多封鎖了機場,但是他駕駛著一架教練機飛躍了反政fu游擊隊的封鎖,直接到了奎達。而亞希尼的情況比較曲折,步兵潰散后,他的坦克部隊在山區被游擊隊趁夜偷襲,損失慘重,然后又與尾隨而來的斯潘加坦克部隊幾度‘交’戰,他得到了命令是死死拖住敵人,掩護其余地面部隊撤退過邊界;他知道這個命令的分量,對于政fu軍來說,落到分離主義游擊隊手里,是一件絕頂可怕的事情;至于后來的事情,中尉不愿意多說了,總之他活了下來,并且得到了提升。</br></br>趕到新的隱蔽地點時,上級的直升機已經到了第一裝甲集群(第1和第6裝甲師合并的新單位,用于反攻北方)的指揮部。</br></br>坦克連長吩咐司機帶著將上校去了前敵機場,自己則趕往團部催要彈‘藥’,這些新坦克是專‘門’配屬給老兵,作為拳頭部隊的,但是并沒有一同配發穿甲能力更好的新彈‘藥’,他必須去問個明白。</br></br>薩米擊落的預警機,成為了印度空軍這一天損失的唯一單位,另一架被擊中的蘇30竟然奇跡般地單發降落成功了。不過</br></br>因為后勤一團糟,這架飛機最終還是難逃被拆解開,為其他飛機提供零件的命運。</br></br>西線的戰事最近一段時間一直不溫不火,表面上雙方似乎都打的疲憊了,印度人或許愿意戰線就這么一直平靜下去,他們好騰出手來解決東面的難題。但是這平靜的背后,隱藏著一輪新的不穩定。</br></br>南面的反政fu軍,正急著自相殘殺和建國運動,奇怪的是,先前打得火熱的美國突然放慢了支持的腳步。而斯潘加的裝甲部隊得到了有限的補充后,發起了幾次微不足道的攻勢,將曲折的戰線向前推了20公里。巴基斯坦陸軍暫時不敢挑戰斯潘加的部隊,于是轉向北方。</br></br>戰爭進行了大半年之后,陸軍終于完成了第一次反攻的實力積累。三軍參謀部一直熱忱地期盼著中**隊對斯利那加先展開攻勢,但是中國方面似乎更期待巴基斯坦先在伊斯蘭堡進行反擊,用以評估印度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的戰斗力。</br></br>幾千公里外的阿薩姆戰場,則是另一種情形,最終的結局馬上就要見分曉了。林淮生正在籌劃最后的作戰。在他的北方,十幾倍與他的敵軍匯合在一起的態勢已經形成,有意思的是,這竟然是雙方指揮部同時期待的結果。</br></br>徐景哲截獲的一份印度陸軍參謀部提‘交’給最高當局的報告中指出,將十多萬部隊匯合一處,是近期最大的戰略上的勝利。由此,可以認為阿薩姆戰區的頹勢已經得到了控制。今后幾個月,敵人的最大控制域將停留在提斯普爾以西,古瓦哈提以東,沿不丹邊境向南延伸到布拉普馬特拉河邊的一條戰線上,隨后戰爭將轉入相持,而敵人鋒芒也將止步于向南攻擊梅加拉亞邦的山區的路線上。敵人通過一系列速決戰,分割包圍印度陸軍的圖謀已經破產,其后勤補給的虛弱,不可避免地會越來越顯‘露’出來;力量的天平會在今后的某個時刻倒向印度。正是猶豫印度山地部隊不屈不撓的作戰意志,以及嚴格的訓練,導致了大部分部隊,得以井然有序,且建制完整的撤到后方,這是中**隊始料未及的。</br></br>印度人的報告某種程度上接近事實。但是他們并不知道,中國指揮部也樂見與敵人在平坦的地帶包成一團,因為在山區,印度的山地師很難被合圍。如今敵人正在平原地區匯合了起來,并且有些壯膽。幾股殘兵的背后有一條殘破的補給線,通向烏德里古爾,這條鐵路維持著每天大約150噸物資的運輸,印度的工程兵的優良表現,最終確保了這一段70公里長的鐵路始終能在空襲后快速得以修復。</br></br>盡管林淮生在阿薩姆腹地上</br></br>演了天翻地覆的一幕大戲,但是邊境附近的印度還是撤退的飛快,他們執行了很多年前,根據戰爭的教訓而制定的后退預案,有步驟地破壞了山區道路以及河流上的橋梁,使得追兵無法重拾山區穿‘插’的舊戰術,不過印度將要面臨的新問題,是舊的經驗無法給出答案的。</br></br>徐景哲通過特殊渠道了解到,盡管釋放了假象,但是印度上層還是說服卡汗總理放棄了復奪提斯普爾的不切實際的設想,他們下一步將要慢慢向西撤退,這是中**隊一次‘性’解決問題的機會。</br></br>印度人對十多萬人抱團后撤很有信心,似乎對殲滅戰能大到何種規模沒有概念;實際上總參早就注意到,印度戰役理論師承英國,其國防大學的合同戰役學課程很不充分,沒有集團軍群作戰的戰役理論</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