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話也可反說
“三十六計”中有一計是“聲東擊西”,而正話反說正是追求這種效果。指哪并不打哪,而在別人毫無知覺時,靠突襲得手。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名叫優孟,他善于在談笑之間勸說國君。楚莊王有匹愛馬,楚莊王看重這匹馬遠遠超過人。比如他為馬披上錦繡的衣服,將它養在華麗的房舍里,馬站的地方設有床墊,并用棗脯來喂它。可是,馬因為吃得太好太多,不久就患肥胖病死了。莊王非常難過,下令全體大臣給馬戴孝,不僅準備給馬做棺材,還要用大夫的禮儀來安葬馬。
群臣對楚莊王的做法都非常反對,紛紛上書勸莊王別這樣做。然而楚莊王對群臣的勸說十分反感,并下令說:“誰再敢對葬馬這件事進諫,格殺勿論!”
由于莊王的淫威,群臣們都不敢再進諫。優孟聽說這件事后,馬上來到殿門,剛步入門階就仰天大哭。莊王見他哭得這么傷心,覺得很驚奇,問他為什么大哭。
優孟說:“這匹死去的馬是大王最疼愛的,楚國是堂堂大國,用大夫的禮儀來安葬,禮太薄了,一定要用國君的禮儀來安葬它。”
楚莊王聽到優孟不像群臣那樣拼死勸諫,而是支持他的主張,不覺喜上心頭,很高興地問道:“照你看來,應該怎樣辦才好呢?”
“依我看來”,優孟清了清嗓子,慢吞吞地說,“以雕工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槨,以上等木材圍護棺槨,派士兵挖掘墓穴,命男女老少都參加挑土修墓,齊王、趙王陪祭在前面,韓王、魏王護衛在后面,用牛、羊、豬來隆重祭祀,給馬建廟,封它萬戶城邑,將稅收作為每年祭馬的費用?!闭f到這里,優孟才將話鋒一轉,指出了莊王隆重葬馬之害,“這樣,諸侯聽到大王對死馬的葬禮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認為人卑賤而馬尊貴了。”
這么一點,的確點到了莊王葬馬的要害,一個統治者竟會“賤人而貴馬”,必然為世人所厭棄。問題到了這樣嚴重的地步,不能不使莊王大為震驚,說道:“寡人要葬馬的錯誤競到了這么嚴重的地步嗎?那么該怎么辦才好呢?”
優孟說:“請讓我為大王用葬六畜的辦法來葬馬吧:用土灶作外槨,用大鍋作棺材,用姜棗作調味,用木蘭除腥味,用禾稈作祭品,用火光作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腸里。”于是,莊王聽從優孟的勸諫,派人把馬交給掌管廚房之人去處理,不讓此事傳揚出去。
優孟采用的辦法就是正話反說,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而是從相反的方向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及眾大臣的意愿,讓楚莊王接受。
正話反說也是交談中的技巧之一,其特點就是字面意思與本意完全相反,讓聽者自覺去領悟,從而接受你。優孟因侍從莊王多年,熟知莊王的性情,知道對此時的莊王,忠言直諫、強行硬諫肯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干脆從稱贊、禮頌楚莊王“貴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另一種相反的又正是勸諫的真意——諷刺莊王的昏庸舉動,從而把莊王逼入死胡同,不得不回頭,改變自己的決定。在特定的情況下,采用正話反說的方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在日常交談中,總會有一些讓我們不便、不忍或語境不允許直說的話題,需要把“詞鋒”隱遁,或把“棱角”磨圓一些,或從相反的角度深入,使語意軟化,便于聽者接受。即說話人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
正話反說的方法是辦事說話時的一種常用方法。反說出來的話能使本來也許是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讓聽者在比較舒坦的氛圍中接受信息。例如巧用語氣助詞,把“你這樣做不好!”改成“你這樣可能會產生某種后果,這種后果……”然后讓聽者自己理解這種后果的嚴重性,自然也就接受了你的建議或意見。
用含蓄的方法表達愛意
有人曾說:愛情是一首詩。愛情很美好嗎?經歷過愛情的人一定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式的愛情當中,如果雙方都傾吐無遺,那么很可能會導致愛情索然無味。只有讓愛情朦朧含蓄,才能醉人心扉。
有一位男青年與他的女友剛剛見面兩次,就為她寫了一封長達二十多頁的情書。整封信詞語熱烈,姑娘只讀得面紅耳赤,肉麻心跳。然而這封情書卻未能打動姑娘的芳心,反而讓姑娘覺得小伙子太過輕浮,不夠莊重,結果自然是將電路“剪斷”了。
事實上,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愛情的美麗就表現在戀愛方式也是一種含蓄的美。所謂含蓄,即表面平靜,內在激烈;表面質樸,內在豐富??梢哉f,愛情的含蓄美是貫穿于愛情生活的全過程的。
愛情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表情、語言、行為、文字等,古往今來大同小異。但在表達時,含蓄還是外露,冷靜還是瘋狂,深沉還是輕佻,卻因人而異,效果有時也是大相徑庭。
在求愛階段,無論是通過交淡,還是書信,在向對方表達愛慕之情時,都要態度自然、誠懇,姿態溫文爾雅,語言恰如其分,行為端莊檢點,不矯揉造作,不言語污穢,更要不得下跪發誓或閃電擁抱,否則,結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事實上,不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那些很有素養和水平的人,在表達愛意時,都深知含蓄而耐人尋味的語言表達方式的巨大魅力。
相傳,馬克思與燕妮相愛很久,但誰也沒有說出那三個令人心顫的三個字。一日黃昏,馬克思和燕妮同坐在河畔邊談心,馬克思凝視著燕妮輕聲說:“燕妮,我已經找到愛人了?!闭f著,就順勢遞給了燕妮一個精致的小匣子。
燕妮打開小匣子,恍然大悟,原來小匣子內裝著一面小鏡子,鏡子里映出燕妮那微微泛紅的臉蛋。
這一戲劇性的變化,既含蓄,又真實,讓人從中領悟出愛情更深沉的魅力。當一方愛上了另一方并深知對方也愛自己,但又怯于表達時,采用戲劇性的表達方式,往往會產生最佳的效果。
有這樣一位姑娘,長相不錯,在選擇對象時總是以“周潤發”為參照。結果光陰荏苒,青春幾何,一晃姑娘就到了三十開外的“大齡青年”了。這年,姑娘終于和一個高個頭、風度翩翩的小伙子相識了。姑娘對小伙子很是滿意,擔心失去自己的“意中人”,結果火爆地表達出自己對小伙子的愛慕之情:“我們結婚吧,我愛你!”結果可想而知,小伙子認定姑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隱私,小心翼翼地和她分手了。相反,如果姑娘能含蓄地表達,插柳而不讓春知,既文雅又知禮,這就容易讓人接受了。
所以,戀愛中的男女在向對方表達愛意時,一定要適度、含蓄,做到“細水長流”,讓愛情像一條隧道,曲折而幽深,給人以永不枯竭的追求興致,使神圣的愛情永遠充滿新鮮感。
簡潔:言簡意賅,切中要害
語言簡潔,指的是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言簡意賅,且簡中求難。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把院喍庳S,言簡而意準,言簡而意新”,即要能用最少的文字表現最豐富的內容?!跋ё秩缃稹?,有時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人們常問,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情呢——這里有一個公開的秘密,所用的方法既非奇異,更非幻術,說穿了就是——平凡、樸素、簡潔。
最會說話的人,是語言簡潔明了的人。語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诓抛畈畹娜?,往往可能就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說了一大堆,也沒有說出主旨,反而還認為自己很棒。事實上,要真正地將自己的話說得高效,就必須讓自己的語言簡練,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對方明白你所說的意思。
在劍橋大學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整個大禮堂里坐著上萬名學生。他們在等待偉人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到達,并慢慢地走入會場,走向講臺。
站在講臺上,丘吉爾脫下他的大衣遞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視著臺下的觀眾。一分鐘后,丘吉爾才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說完這句話,丘吉爾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頃刻間掌聲雷動。
這是丘吉爾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講,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講。他僅僅用了幾個字,就將自己要演講的內容說了出來,語言貴精不貴多。丘吉爾就是用簡潔的語言達到了這個目的。
據說,有人曾去詢問馬克?吐溫:“演說是長篇大論好呢,還是短小精悍好?”馬克?吐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禮拜天,他到教堂去,適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難生活。當慈善家講了五分鐘后,他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當慈善家講了十分鐘后,他就決定將捐款減至二十五美元了;當慈善家繼續滔滔不絕講了半小時之后,馬克?吐溫又決定減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講了一個小時后,拿起缽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從馬克?吐溫面前走過時,馬克?吐溫卻反而從缽子里偷走了二美元錢。馬克?吐溫原本決定捐助五十美元,最后卻變成偷走二美元錢,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細想起來,卻是理所當然的。
魯迅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蹦俏淮壬萍冶緛碇恍栉宸昼娋湍苤v完的話,卻滔滔不絕地拉長到六十分鐘,致使他的說話形象一落千丈,說話風格令人生厭,這怎能不引起馬克?吐溫的反感,以至于惡作劇地從那位慈善家的缽子里偷走兩美元錢。
在與別人交談時,我們其實只要能抓住關鍵點不放,將主要的意思說到,就能達到我們所要的效果了。
林肯曾說:在一場官司的辯論過程中,如果第七點議題是關鍵所在,我寧愿讓對方在前六點占上風,而我在最后的第七點獲勝。這一點正是我經常打贏官司的主要原因。這里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林肯是怎樣用他的辦法打贏一場著名官司的。
在那個官司審判的最后一天,對方律師整整花了兩個小時來總結此案。林肯本來可以針對他所提出的論點加以駁斥,但他并未那樣做,而是將論點集中到了關鍵點上,總共花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最后,林肯贏得了這場官司。
無論我們平時和什么樣的人說話,都要讓對方在最短時間內明白自己的意思,要讓對方被自己說服,就必須找出問題的關鍵點。這也叫做“抓住一點,不及其余”。“言不在多,達意則靈”講話簡練有力,便能使人興味不減。
一言即可得人心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口才好,其實并不是指他在別人面前如何會侃侃而談,或同樣一件事經他嘴一說就能天花亂墜;而是說他說的每句話都能起到真正作用。古語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說話也一樣。如果只是不著重點地廢話連篇,可能根本抵不上一句有根有據的話所能發揮出的作用。俗語“豆腐多了都是水,話多了都是唾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903年12月17日,是人類第一次駕駛飛機離開地面飛行的日子。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完成了這一歷史創舉后,到歐洲旅行。在法國的一次歡迎宴會上,各界名流都來慶祝萊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們能給大家講講話。再三推托后,大萊特走向了講臺,而他的演講僅有一句話:
“據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只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p>
這句精彩的話,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事實上,萊特完全可以詳盡地介紹自己科學發明的經過,也可以談論自己的實干精神。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他的一句話已高度地概括了創造的艱難和埋頭苦干的精神。就是這樣一句話,足以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如果一個人說起話來長篇大論,這就說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在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