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的推銷員原一平說過:“做人做生意都一樣,第一要訣是誠實。誠實就像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也就沒了生命。”
原一平自身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原一平年輕時,曾在一家機器公司當推銷員。有一次他在半個月內就做成了三十位顧客的生意。然而不久,他卻發現現在所賣的機器比其他公司所生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價錢要貴。他想:若是客戶知道了一定覺得我騙他們,從而對我的信用產生懷疑。
為了妥善解決問題,原一平便帶著合約書和訂單,逐戶拜訪客戶,如實向客戶說明情況,并請客戶重新考慮選擇。這種誠實的做法使每位客戶都很受感動。結果,三十人中沒有一個解除合約,反而成了更加忠實的消費者。
做生意的規律是,只要你的一個產品有問題,你的全部產品就都會遭受懷疑。說話也是一樣,只要你十句話中有一句是謊言,你的全部話語就都會遭受質疑。一個人種下什么,就會收獲什么。種下欺騙,收獲的也不會是真誠;而種下真誠,收獲的就一定是真誠。
贊美:效率最高的人脈語言
我們身邊的每個人,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都希望受到周圍人的贊美,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肯定。雖然我們都處于一個極小的天地里,但卻仍認為自己是小天地中的重要人物。對于肉麻的奉承,我們會感到惡心,然而又渴望得到對方由衷的贊美。那么,我們究竟希望得到什么樣的贊美呢?我們又該如何去巧妙地贊美他人呢?
每個人都有獲得贊美的渴望
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贊美。無論是咿呀學語的孩子,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都會希望獲得來自社會或他人的得當贊美,從而讓自己的自尊心和榮譽感獲得滿足。
有位企業家說過:“人都是活在掌聲中的,當部屬被上司肯定,他才會更加賣力地工作。”法國的拿破侖就非常知道贊美的力量,而且他也具有高超的統帥和領導藝術。他主張,對士兵要“不用皮鞭而用榮譽來進行管理”。他認為:一個在伙伴面前受到體罰的人,是不可能愿意為你效命疆場的。為了激發和培養士兵的榮譽感,拿破侖對每一位立過功的士兵都加官晉爵,而且還會在全軍進行廣泛的通報宣傳。通過這些贊美和變相贊美,去激勵士兵勇敢地戰斗。
1671年5月,倫敦發生了一起震驚的盜竊案。一伙盜賊潛入倫敦市郊的馬丁塔,想盜走英國的鎮國之寶——英國國王的皇冠。然而,這群盜賊技藝不夠高超,被守塔的衛隊給擒住了。
事后查明,這伙盜賊一共五個人,是集團作案,為首的是一個叫布雷特的家伙。此人能言善辯,機警詭詐。
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聽說有人去盜他的皇冠,非常震驚,親自審問這個膽大妄為的狂妄之徒。
盜賊頭目布雷特被押到了國王面前,查理二世看著這個其貌不揚的人,實在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別之處。于是開口問道:“聽說你還有男爵的頭銜?”
“是的,陛下。”布雷特老實地回答。
“我還聽說你這個頭銜是因誘殺了一個叫艾默斯的人而得來的?”
“陛下,我只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賜予他的那個高位,如果他輕而易舉地就被我打發掉,陛下就能挑選一個更適合的人來接替他的位置。”
查理二世沉思了片刻,覺得布雷特不僅膽大包天,而且口齒還很伶俐。于是又厲聲問道:“你的膽子可真不小啊,居然敢來偷我的王冠?”
“陛下,我知道我的行為有點狂妄,不過我只是想借此來提醒您關心一下我這個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兵。”
“什么?可是你并非我的部下啊!”查理二世驚奇地問道。
“陛下,我從來都不曾與您為敵過。現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嗎?我當然也是您的部下。”
查理二世感到此人更像個無賴,就直接問道:“那你說吧,我該怎么處理你?”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我應該被處死。但是,我們五個人死后,每一位至少會有兩位親屬為之落淚。而從陛下您的角度來看,多十個人的贊美,總比多十個人的眼淚要好得多,您說對嗎陛下?”
查理二世沒想到他會這樣回答,接著又問:“那么你覺得自己是個勇士還是懦夫?”
“陛下,我現在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到處都有人在抓我。直到去年我在家鄉搞了一次假出殯,讓一些人認為我死掉了,才不再被人抓。這顯然不是一個勇士的行為。因此,盡管在別人面前我是個勇士,但在陛下的權威面前,我是個懦夫。”
查理二世聽到布雷特強詞奪理的辯解,居然大悅,不僅赦免了他,還賞給他一筆不小的賞金。
由此可見,有時候懂得贊美對方,維護和提高對方的地位,可以有效地緩解與對方的關系。
當我們真誠地贊美別人時,對方也會由衷地感到高興,并對我們產生一種好感。所以,要想緩和增進雙方的關系,拉近彼此的距離,不妨對其使用真誠的贊美。
美國歷史上有一個年薪百萬的管理人員名叫史考伯,是美國鋼鐵公司的總經理。有記者曾經問他:“您的老板為何愿意一年付給您超過一百萬的薪水呢?您到底有什么本事能拿到這么多的錢?”史考伯回答說:“我對鋼鐵懂得不多,但我最大的本事是能讓員工鼓舞起來。而鼓舞員工的最佳方法,就是表現出對他們真誠的贊賞和鼓勵。”說白了,史考伯就是憑著他會贊美他人而年薪超過一百萬的。有趣的是,史考伯到死也沒有忘記贊美人。他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道:“這里躺著一個善于與那些比他更聰明的下屬打交道的人。”
愛聽贊美的話是人的天性,人人都喜歡正面刺激,不喜歡負面刺激。如果在人際關系中人人都樂意贊美他人,善于夸獎他人的長處,那么人際交往間的愉快也將會大大增加。
為了讓我們的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請不要吝嗇你的贊美,多給予你身邊的人一些由衷的贊美吧!
贊美≠拍馬屁
贊美是一種說話的藝術,運用得當,會使被贊美者心情愉悅;而作為贊美者自己,也能從贊美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但是,在這里我們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贊美與“拍馬屁”究竟有什么不同。贊美是否就是“拍馬屁”?怎樣才能讓自己對他人的贊美不變成“拍馬屁”?
真誠的贊美與“拍馬屁”的最大區別就是:你的贊美是否發自內心。正常的贊美是發自于內心深處的一種“美感”,一種沖動,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但是拍馬屁不同,它并非是發自內心地對另一個人贊美或認可,而是基于內心早已存在的一種目的,一種對眼前或日后能獲得“回報”的投資。“拍馬屁”者在“贊美”他人的時候,臉上雖然會眉飛色舞,但卻總有幾分不自在;他的言語盡管是甜蜜蜜的,但他的內心其實卻是一片冰冷。他在贊美一個人的時候,心里想的可能只是如何順利辦完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如何獲得自我滿足。
真誠的贊美與“拍馬屁”還有一個區別就是:真誠的贊美是實事求是的,是有理有據的;而拍馬屁卻常常是憑空捏造的,無理無據的。
一個真心想贊美別人的人,在贊美時,會非常有針對性和分寸,知道哪些是謳歌,哪些是提醒,哪些是反對。在他們看來,真正的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完美,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因而他們對一個人的評價根本不會用“最最”等類似的文字,也不會用“他是完美的”“沒有缺點的”等措辭來評價一個人。而“拍馬屁”者會無事生非,喜歡用一些詞語將贊美的東西擴大任意倍,大放厥詞。喜歡將大事特夸,小事大夸,無事也要夸。如此的贊美,你會喜歡嗎?你能接受嗎?
一句贊美的話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這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贊美不等于拍馬屁,贊美是一門藝術,要想滿足人們對于贊美的渴望,我們需要把握下面幾個小要點:
贊美的內容要具體
贊美要具體,不能含糊其辭,否則可能會讓對方感到混亂和窘迫。贊美越具體,說明你對被贊美者越了解,也更容易讓對方接受你的贊美。
克萊斯勒公司為羅斯福總統制造了一輛汽車,因為他下肢癱瘓,不能使用普通的小汽車。工程師將汽車送到白宮,總統立即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只需按按鈕,車子就能跑起來,真是太奇妙了!”
他的朋友們也在一旁欣賞汽車,總統當著大家的面夸獎:“我真感激你們花費時間和精力研制了這輛車,這是件了不起的事!”總統接著欣賞了車的散熱器、車燈等。也就是說,他提到了車的每一個細節,并堅持讓夫人和他的朋友們注意這些裝置。這些具體的贊美,讓人感到了他的真心和誠意。
贊美要實事求是
真正的贊美,是有根有據的。如果言過其實,或言不由衷,也就可能會變成“拍馬屁”了,對方也會懷疑你的真實目的。
如果我們對一位清潔工人這樣贊美:“您真是一位成功人士啊!你具有非凡的氣質,您是一位偉大的人!”對方一定會認為我們精神有問題,因為這些話好像和他沒有一點關系。
唯有實事求是地去贊美他人,才能抓住對方的心,才能獲得對方的好感,改善人際關系。
贊美要恰如其分
真誠的贊美應該是恰如其分的,不空泛,不夸大,不含糊,具體,確切。而且,所要贊美的事情也并非一定是大事,即使是別人的一個很小的優點,只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贊美,就不屬于“拍馬屁”。
有一位先生,聽說外國人都喜歡聽別人的贊美,尤其是女士,最喜歡聽別人說她漂亮。后來,他出國了,便想試著去贊美別人。
一次,他去逛超市,迎面走來一位很胖的婦女。他習慣性地對這位婦女說:“女士,您真是太漂亮了!”
不料,這位婦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氣地說:“先生,你是不是離家太久了?”
贊美的目的是要對對方表示一種肯定和欣賞,讓對方能從我們的話中領會這些含義。然而若是贊美不當,就如同隔靴搔癢,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更像“拍馬屁”,引起對方反感。
當我們的贊美正合對方心意時,會加倍成就他們的自信感。這的確是感化人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改善和優化我們人際關系的關鍵所在。
贊美也要注意對策
雖然人都愛聽贊美的話,但是并非任何贊美都能使對方高興。所以說,贊美一個人時,一定要有策略性的手段,可以贊美他的一些“身外之物”,也可以贊美他的一些不為人知卻自以為得意的事。只有別出心裁,才能打動對方的心。
有一個男孩,長得很像某位電影明星。當他和朋友一起出來玩時,首次見到他的人總是說他和某個明星長得很像。通常被認為與某個名演員很像,大多不會生氣,但這位老兄聽著心里就是不舒服。
也許朋友們在說這半句奉承、半開玩笑的話時,并沒有特別的含義。但是,事實上這種贊美的方法實在不怎么高明,因為那位電影明星專演冷酷反派的人物,因此別人說他們相像,雖然是贊美,卻也等于在指責他的缺點。
贊美也是門大學問,就像上面的例子。男孩自認為是缺點的事,卻被別人拿來“夸贊”,當時讓他有些難以接受。所以,當你想贊美別人時,首先要引出對方更多的話題,看出對方希望怎樣的贊美,然后再對癥下藥,一矢中的。也就是說,你的贊美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沒有弄清楚對方的喜好前,最好不要隨便就使用你的贊譽之詞,免得弄巧成拙。這是其一。
其二,當你贊美了對方后,對方表現出滿意的態度時,記得不要就此結束,應適當改變表達方式,再三地贊美同一點。因為僅僅一兩次的贊美會被認為是一種奉承,而重復的贊美,可信度就會提高。所以,贊美對方一定要三思,并隨時注意對方態度的變化。
贊美的話語是一把雙刃劍,能增進人際交往中的人際關系,但過分的贊美,就會被認為你過于虛偽或別有用心,你也因此會受到鄙視,影響你和他人的正常交往。
事實上,我們在贊美他人的時候,無須在對方的人品或性格上下工夫,而應該針對其過去的事跡、行為或身上的優點等,即對成型的具體事物作適當的贊美。如果你對對方說:“你真是好人啊!”你的贊美也許同樣是發自肺腑的,但在初次見面的短時間內,你的判斷理由又是什么呢?因此你的贊美便可能易引起對方的懷疑和戒心。但若是夸獎對方的事跡或行為情況就不同了。因為對既成事實的贊美,與交情的深淺沒有太大關系,對方也比較容易接受。比如對方是女性,那么她身上的衣服與首飾,便是我們贊美的最好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