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雁回不再言語,轉(zhuǎn)身走進大雄寶殿之中,里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神像,在神像的旁邊廟墻上掛有一幅碩大的被廟中僧人供奉的絹畫,畫面像是一個車輪的形狀,秦雁回抬頭仰視漫不經(jīng)心的問身邊的太子。
“你既然至今不明我為何給你取法號為六道,你是佛門弟子可知道這畫像的含義?”
太子點點頭如數(shù)家珍的了如指掌的說我們眼前這圖名六趣生死輪圖,也被稱為六道輪回圖,是三界六道的眾生運轉(zhuǎn)的車輪,輪外刻轉(zhuǎn)輪圣王,頭頂三世佛,面目丑怪,蓬頭獠牙,腳踏鰲頭,口銜輪彥,雙臂環(huán)抱巨輪,以此表示人生之業(yè)力不可逆轉(zhuǎn)。
六趣輪可分為四層,內(nèi)層中心刻跏跌坐的卷發(fā)修行者,其左側(cè)有一只豬,右側(cè)有一只鴿,坐下有一條毒蛇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癡、貪染、瞋三毒。
太子了然于心的告訴我們,佛家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yè),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chǎn)生諸惡業(yè)的根本,從行者胸部發(fā)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巨輪分為六份,而第二層的六份就是所謂的六道,即六種業(yè)力產(chǎn)生的果報。
第二層正上方為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
天道之左為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修羅像,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面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
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是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饑餓,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
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qū)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
“所謂六道便是這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修羅道和人間道以及天道,佛家所說的修行便是為了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太子一臉淡泊的說。
“那如何才能度化世人脫離六道呢?”秦雁回淡淡一笑問。
“這便是地藏王菩薩的大愿,為救度一切罪苦眾生發(fā)下大宏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祖前立誓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zhuǎn)眾生。”太子一臉虔誠恭敬的回答。
“那地藏王是怎么度化六道眾生的?”秦雁回繼續(xù)反問。
太子想都沒想回答,地藏王因要度化六道眾生,因此也被稱為六地藏,其中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jié)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被稱為檀陀地藏。
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jié)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jié)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jié)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jié)與愿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jié)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秦雁回笑而不語,轉(zhuǎn)身走到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地藏王神像之下,讓太子站立于神像前面,忽然意味深長的問。
“你現(xiàn)在可知你法號為何叫六道?”
“……”太子一愣似乎還是沒想通透。
我在旁邊抬頭看那莊嚴肅穆的地藏神像,頭戴寶冠、身披金色袈裟瓔珞裝飾一手持錫杖,錫杖的形狀和太子手中如今握在的金杖一模一樣,這錫杖能震開地獄之門,救出在沉溺業(yè)海裡,受報的地獄罪苦眾生,使令得以脫離地獄罪報之苦。
神像的另一只手托舉寶珠,明珠照亮天堂路,太子說過這寶珠又叫如意珠,寶珠的光明能遍照虛空法界,光攝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令他們都能離苦得樂,滿眾生之愿,能破眾生之無明,獲至光明解脫。
等我的目光從神像上移下來看著眼前的太子,心中猛然一驚,來回在神像和太子身上打量了許久,嘴角不由自主的蠕動一下。
“能登蓮花悟菩提……我想我應(yīng)該知道你的法號為什么是六道了!”
“為什么?”太子問
“你可坐立于佛國圣物的蓮花之上,只有神佛才能做到,你身邊又有八部天龍護衛(wèi)可見非比尋常,你如今手持金錫杖和寶珠,身披地藏袈裟,你和這大雄寶殿中供奉的神像一模一樣,所謂六道,其實是說要你登蓮花禪悟菩提正果救度六道罪苦眾生。”我深吸一口氣很驚訝的看著太子。“你可以拿的起地藏王的錫杖和寶珠,能抄回地藏十輪經(jīng)……能救度六道眾生的只有地藏王……”
我向后退了一步仰頭看著那威嚴肅穆的神像,目光慢慢落到太子的身上。
“你法號叫六道,是因為你就是地藏王!”
我終于明白秦雁回為什么要帶太子來九華山,這里是地藏王的道場,秦雁回說要取回人界之力必須要靠太子,事實上并不是取回,因為人界之力便是太子,不過是要他重新拿起金錫法杖。
太子在此念經(jīng)并非心有雜念,不過是地藏真身降臨,金龕中供奉的塑形金身又如何承受的起地藏王的膜拜因此才會破碎,太子應(yīng)該就是地藏王轉(zhuǎn)世,他只有取回十輪真經(jīng)和重鑄金錫禪杖才能擁有無量佛法,也是我們需要的人界之力。
難怪秦雁回一路上的笑意我一直都看不懂,他是感覺看太子如此虔誠的膜拜自己的神像感覺很好笑,這也是秦雁回問太子參拜地藏王是什么感覺的原因,太子見他盜取袈裟說是十輪重罪,可秦雁回卻稱為借,太子既然是地藏轉(zhuǎn)世,取回自己的袈裟又怎么算是偷。
在秦雁回的指點下在山洞幫太子破除魔障,明心見佛血染真經(jīng)終于參悟佛法,秦雁回并非是在刁難太子,而是磨礪他摒除一切重得無量佛力,最終太子終于豁然領(lǐng)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慈悲,舍身成仁終于修成佛身以至八部天龍齊聚。
“他說得沒錯,這就是我為什么要給你取法號六道的原因,因為你便是地藏王轉(zhuǎn)世,你可以救度六道眾生。”秦雁回笑著點點頭對太子說。
“我是地藏……王轉(zhuǎn)世?!”太子到現(xiàn)在還沒平靜下來,看看手中托舉的寶珠和握著的金杖,好半天才反應(yīng)過來。
“當年我在鬼市遇容彥,知道他事百鬼送子就知道非比尋常,遂向方想求證才得知是冥皇重回六道轉(zhuǎn)世輪回。”秦雁回看著太子心平氣和的說。“直到我偶遇你們兄妹,觀其面相驚詫不已,你本是教化主宰十方幽冥的幽冥教主,而云杜若與生俱來竟有駕馭陰兵的能力,你兄妹二人主十方幽冥竟然一起轉(zhuǎn)世,我就猜到多半和冥皇有關(guān)。”
“幽冥教主!”我聽這名字感覺好霸氣,笑著看了看太子,從沒想過一直跟著身邊的他竟然有這么大來頭。
“冥皇轉(zhuǎn)世,地藏隨行,可見非比尋常,我再向方想求實,可惜他雖是幽冥使者但知道的也并不多。”秦雁回雙手背負在身后一臉威嚴的說。“直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羋子棲竟然開始重生,我才把所有的事聯(lián)系起來,方想告訴過我昔年嬴政在祭宮封印羋子棲借用的便是冥皇的幽冥之力,如今羋子棲復(fù)生勢必怨念難平禍及三界,而這個時候冥皇和地藏都相繼轉(zhuǎn)世,我就猜想應(yīng)該和羋子棲有關(guān)。”
秦雁回說到這里指著太子手中的金杖繼續(xù)說,他帶太子來九華山就是因為這里是太子的道場,太子是幽冥教主轉(zhuǎn)世勢必會將無量佛法放于金杖之中鎮(zhèn)守十方幽冥。
太子在大雄寶殿念經(jīng)文,錫杖感知太子大宏愿的念力才會斷裂,秦雁回說太子若想重鑄錫杖就必須明心見佛,因此才帶他去地藏成佛之地入定參悟,十輪真經(jīng)是太子救度六道的無上佛法,唯有太子自己超凡脫俗不受塵世羈絆方能頓悟。
天柱山太子血染荊棘木,殊不知那荊棘木為菩提樹,血浸樹心猶見佛心,可開千瓣蓮花助太子修成正果,難能可貴是太子最后能兌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立下的大宏愿,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以大慈悲不惜只身入火海舍身成仁,終于功德圓滿參悟無上佛法。
太子如今已十輪真經(jīng)加持于身,在浴火中煉化如意寶珠和十方金剛杖,太子已經(jīng)重新取回自己的佛法修為,同時也擁有了開啟幽冥之路最后所需的人界之力。
秦雁回讓太子把袈裟重新放于佛龕之中,上面的十輪真經(jīng)能超度十方幽冥的怨念,并把十方金剛杖也重新放回到地藏金身的手中鎮(zhèn)守幽冥,太子如今已得無上佛法又有十輪真經(jīng)加持,佛家修為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