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章握刀的孩子
要么有人懷疑自己聽錯了,要么有人懷疑皇帝今天晚上肯定是累壞、或是病倒了?不然豈能聽到這樣的話,要知道皇帝的精明常常讓人吃驚的,說出那樣的愚蠢的話來真得讓人不敢相信——就算是皇帝剛剛搖了頭,可是也沒有一個人以為皇帝會把宮權(quán)完全交給太子妃一人。
連太子妃自己也沒有想到,她的不聰明是相對于宮中之人而言,所以現(xiàn)在的她是欣喜若狂,心中對皇帝的所有的不滿全部的煙消云散:什么叫做*,在太子妃來看這就是皇帝的愛,完全的、沒有保留的,只給她一個人的愛。
太皇太后吃驚的只是看著皇帝,完全忘了要說反對的話:她怎么也不能相信皇帝當(dāng)真要讓太子妃做皇后,做個真正的、大權(quán)在握的皇后。
紅鸞也不懂,她幾乎要去掏自己的耳朵;把宮權(quán)交給太子妃,那不等于是給了有心人謀害皇帝的機(jī)會?不,應(yīng)該是說給了那些有心人天下最利的一把刀,用來捅皇帝的后心;那么精明能干的皇帝,為了和太皇太后唱反調(diào),居然連這種事情也做得出來,不是氣糊涂就是急糊涂了。
她在心中生出幾絲不明的感覺,好像有些生氣也好像是有些疼痛,真想狠狠的瞪皇帝一眼;但是現(xiàn)在最要緊的莫過于補(bǔ)救,千萬不要讓皇帝的話成為事實上。
“太皇太后容稟,奴婢的宮牌全部留下來嗎?”無錯不跳字。紅鸞著急之下想不到什么有用的法子,所以想先開口打亂眾人的思緒,給皇帝冷靜下來的機(jī)會讓他重新開口;開口的同時她不忘偷偷看向皇帝,就等著皇帝看過來時給他使眼色。
憑著皇帝的精明當(dāng)然能看懂也能明白過來,只要他改口殿上這些人也沒有其它的法子,高興與不高興也只能聽著。
紅鸞拿出三塊牌子來,分別是御書房、慈安宮和宮奴院的;她此舉有極大的危險,太皇太后很有可能會因她不問而答而讓人打她一頓:至于要打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太皇太后高興不高興了,不高興打死也不是不可能的;而紅鸞今天可是招了太皇太后的恨。
可她就是那么一沖動張口就說出這句話來,讓殿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紅鸞還真得不太習(xí)慣,卻只能硬著頭皮捧著三塊宮牌不說話;不是她笨而是著急之下,在此時沒有其它的借口可以讓她開口,也唯有三牌宮牌能勉強(qiáng)用作借口。
福王看向紅鸞的眼睛深處,目光里帶著一份心痛,雖然他的神色間沒有什么變化,可是那目光卻如同是垂死之人的懇求,看得讓人心碎。
紅鸞如同沒有看到,她忽略了福王目光里的傷心,因為她對福王的所為極為不滿,當(dāng)然不會為他而心碎;應(yīng)該說在福王看過來時,她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處在防備當(dāng)中,生怕福王會再生出什么點(diǎn)子來害她。
她的戒備落在福王的眼中更是讓他一痛,他沒有想到紅鸞會為皇帝動了心:至少在他看來是如此的,因為紅鸞如何惜命他是看得出來,但眼下卻為了皇帝而不顧自己性命開口——總之,他很清楚紅鸞不會為他如此。
他和皇帝在幼時就相爭,不過都是他在爭而那個時候身為太子的皇帝,好像完全不知情的樣子,自是和他打鬧玩耍在一處,從來就沒有和他起過相爭的心;可是到了后來他才知道,太子并不是不爭,他爭得是大處而根本不在意那些玩物,所以最終他差了一步而太子早了一步就在先帝靈前成為皇帝。
對紅鸞開始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心思,也只是把紅鸞當(dāng)作一枚棋子來用,直到他明白棋子對他來說早已經(jīng)不再是棋子時,還沒有和皇帝真正的相爭卻又輸了;這讓他心中生出一點(diǎn)點(diǎn)的不舒服來。
就算是如此,福王念頭轉(zhuǎn)過想到了太皇太后的反應(yīng),然后猛得看過去心中所思已經(jīng)變成,要如何才能保紅鸞無事:此時的他明白,再也不能退一步,如果再退只怕紅鸞連看也不會看他一眼。
皇帝卻是滿帶責(zé)備的目光,伴著一聲喝斥:“退下”他當(dāng)然心喜紅鸞對他的維護(hù)之舉,可是他更惱怒于她的妄動,要知道他今天就是要保她的安危,就是不想看到她再受到傷害;知道紅鸞的心意,所以他不忘以目光安撫,讓紅鸞安心不必?fù)?dān)心。
紅鸞跪在地上沒有動,因為太皇太后沒有開口說話;就算她此舉做錯了,此時也不能就此站起來退到一旁,要等到太皇太后開口才可以。
太皇太后看一眼紅鸞后看向皇帝:“就依你所言吧。”把宮權(quán)都交給太子妃并不是什么壞事,只要利用的好反而是好事兒;那個太子妃就算是得到了宮權(quán),可是卻根本就不會用、也護(hù)不住得。
到時候太子妃闖下大禍,由元華力挽狂瀾,皇帝當(dāng)然也就無法拒絕元華掌宮權(quán)了;所以她開口送了個順?biāo)饲榻o皇帝。
福王和兩位太貴妃都沒有開口,太貴妃們不說話是因為太子妃手中有宮權(quán)于她們來并不是完全的壞事,而且讓太子妃掌權(quán)怎么也強(qiáng)過讓元華掌權(quán);而福王是因為太皇太后并沒有降罪于紅鸞,所以他才閉緊了嘴巴。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太子妃成了后宮女人們當(dāng)中權(quán)力最大的一個,幾乎是立刻她的神色就不同了,顧盼間很有幾分得色;當(dāng)然了,她沒有忘記拜謝皇帝。
宮權(quán)在太子妃的手中就是一把刀,而太子妃就如同是個孩子,這把刀傷到她自己就罷了,至于還會誤會誰,紅鸞在心中苦笑了一下:當(dāng)然會有她的。
但是皇帝的目的還是達(dá)到了,現(xiàn)在宮中掌權(quán)之人是他的人。
就在太子妃最高興,紅鸞最憂心的時候,尚宮大人到了;而去宮奴院取簪子的人也已經(jīng)回來,太皇太后把簪子交給尚宮大人,對尚儀道:“你也去仔細(xì)的看看,那簪子是不是你們那天當(dāng)差時看到過。”
如此明白的提醒,讓皇帝和福王的臉都是一變太皇太后分明還是想要紅鸞性命,所以才會那么簡單的放過宮牌之事。
沒票呢?怎么沒票呢?為什么都不給票呢?好吧,女人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