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讓一切成空,是東子萬萬沒有想到的。
回家的日子里,東子的父親做著山貨的販賣小生意,每天風里來,雨里去,東子看在眼里,也是心疼在心里。
家里的活他同樣搶著干,梅子陪著他,幫家里干活。
其實回來并不是什么準備都沒有,一意孤行來的。
回來之前,東子聯系了他舅舅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堂哥,讓他幫忙,在市里科技局爭取個名額,作為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補貼,能有5萬塊,東子堂哥一口答應,說沒問題。
只是回到家以后,東子的堂哥辦不了事,他的計劃就被影響、被改變了。
于是東子查詢了地方的大學生創業政策,可以找擔保人,在縣里的信用社貸款十萬,兩年后還款,沒有利息。這是地方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東子東奔西跑,也讓家里找一下擔保人。
后來,東子大姑的小女兒做了擔保,東子的堂姐姐。
準備材料到可以放款花了二十來天,貸款終于下來了。
可是,第二天就沒了,東子拿了兩萬周轉之前的負債。
余下的八萬替他的父親還賬了。
他不知道能說什么,又該怎么做。
一方面是自己的父親,一方面是自己要做事。
可是,自己的父親又怎么可以不管呢。
錢被用掉了,事情就自然沒辦法再做下去了。
東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梅子,梅子有資格知道。
梅子不太樂意,東子能理解,從廣州回來,就是為了做自己的事。
梅子說"你這樣,那我們怎么辦?我們回來干嘛來了。"
東子無言以對,卻又無可奈何。
這是其一,也是重要的導火索。
其二,自從梅子來到東子家里,就每天都會干活,偶爾東子帶她出去和朋友轉轉。吃吃喝喝,也沒多少次。
問題的出現是東子父母和梅子完全合不來。
一個是南方姑娘,東子的父母是西北的人。
在大西北,人們的思想觀念都是比較傳統化的,東子的父母也是如此,他們對那些陳舊的條條框框看的很重。
就比如說,早上大人起床了,晚輩就不能再睡懶覺了。除非是偶爾。
又或者是,飯菜上桌,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筷子。
東子的母親很愛干凈,對東子們的要求也很高。
因為衛生和邋遢不邋遢的問題上,東子沒少挨罵,這么多年來。
梅子作為一個南方姑娘,又是在廣州獨自工作生活了好幾年。
生活習慣上難免有點隨性,所以這一切在東子父母的眼里就成了不好的習慣。
嫁到這里的媳婦,都很勤快。梅子屬實有點懶,這是他們的看法,也是后來對東子說過的話。
所以他們想要調教梅子,作為一個合格的兒媳婦。
就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而東子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臟活累活搶著干,卻是兩邊不討好。
東子父母的眼中,東子太慣著梅子。成家了怎么過日子,這日子又怎么能過到人前面去。
梅子的眼里,東子聽著父母的話,讓她受了太多的委屈。
直到三個月后的九月中旬,梅子說,她要回家祭祖。
在梅子離開的頭一天晚上。
東子的父母、東子,還有梅子四個人坐在一張桌子前。
東子的父親問道,"梅子,東子很在乎你,你們以后是要一起過日子的,你得改變,如果你回來以后還是像現在的樣子,我們是不接受。"
東子打著圓場,三個月里,矛盾太多。
東子和父母的關系急劇惡化。
東子和梅子的心開始心生間隙。
第二天,東子送梅子去了飛機場。
梅子飛走了。
只是,東子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兩個人散了。
【作者題外話】:在家的三個月里,東子的父母和梅子矛盾頻發。梅子回去祭祖,卻是再也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