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儂·萊斯科
Manon Lescaut
三幕歌劇。E.斯克里勃根據普雷沃的小說撰寫臺本。1856年2月23日首演于巴黎。
劇情梗概
第一幕:萊斯科(男低音)是少女曼儂(女高音)的表哥,他知道曼儂向往奢侈的生活,于是想法讓有錢的德·埃里尼侯爵(男中音)接近她。曼儂的戀人,貴族的次子德·格列歐(男高音)好不容易弄到一點錢,可以請曼儂到巴瑟蘭夫人(女高音)的酒店去進餐。萊斯科與他們一起去,在賭博中輸光了格列歐委托他管的錢。格列歐無錢付賬,只得簽約到埃里尼侯爵的軍隊服役;曼儂當了咖啡店歌女。她的歌唱頗受客人歡迎,賺了不少錢。為了及時行樂,她已等不及格列歐從軍隊歸來了。
第二幕:現在,曼儂住在埃里尼侯爵的別墅里。她忘不了以前的戀人,請求侯爵讓她去探望格列歐,殊不知格列歐已經從軍隊開小差。他來找曼儂,要帶她一起逃走,不料與侯爵迎面相遇。兩人進行決斗,侯爵身受重傷。格列歐補上一劍,侯爵即刻身亡。
第三幕:曼儂與一批女犯人被流放到美洲。在遠渡重洋的船上,格列歐秘密跟隨著她。格列歐買通了監管人雷瑙(男低音),得以與曼儂相見。到達美洲后,在好友瑪格麗特(女高音)及男友熱爾凡(男高音)的幫助下,曼儂隨格列歐逃走。在路易斯安那的荒原上,曼儂在格列歐的懷抱里死去。
評介
在喜歌劇的歷史上,《曼儂·萊斯科》因為首次讓女主人公悲劇性地死去為結束而占有特殊地位,它直接影響到比才的《卡門》。著名臺本作家斯克里勃(此時已經65歲)自由地選取普雷沃小說的情節,但保留了曼儂的兩個特點:對格列歐的愛和追求享受奢侈生活。歌劇的第一幕和第二幕描述了法國當時的社會,第三幕影射第二帝國的殖民主義野心,在某種程度上是奧芬巴赫歌劇的回響。
序曲引用了歌劇的主題因素。一開始圓號吹奏的主題取自“咖啡店場面”的兩個動機,另一主題得自第三幕的四重唱。奧伯格外精心處理的是歌劇的兩個高潮點:“咖啡場面”和“曼儂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