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Cristoforo Colombo
四幕歌劇。其結尾由作曲家根據伊利卡的劇本改編;1892年10月6日首演于熱那亞(改編后的版本由三幕和一個結尾構成,1923年1月17日在米蘭上演)。
劇情梗概
第一幕:1487年在薩拉曼卡的法庭上,地理委員會對哥倫布(男中音)宣布發現了一條通往印度的新路線進行評估。希梅內斯(男低音)試圖通過海妖的傳說來破壞這個計劃。女王伊莎貝拉(女高音)則透露她夢到大西洋對岸有一片大陸。
第二幕:五年之后的圣·瑪麗亞和平塔兩艘船上。當船員發現指南針無法正常工作時,圣·瑪麗亞號正處于兵變的邊緣;在希梅內斯的煽動下,他們試圖把哥倫布扔下船。日出時分,平塔號傳來的一聲尖叫宣布發現了新大路。
第三幕:西班牙人正在西印度群島尋找黃金,殺戮夏拉瓜的人民。老酋長(男低音)的女兒亞尼卡(女中音)懇求公主阿納卡阿(女中音)為她報殺父之仇。
第四幕:西班牙大使波巴狄拉(男低音)來到新大陸。由于希梅內斯的謊言,哥倫布被逮捕,并押送回西班牙。1506年,釋放后的哥倫布得知伊莎貝拉女王已經去世后,也死在國王警衛指揮官居埃瓦拉(男高音)的懷中。
評介
在眾多有關發現美洲大陸的劇本中,伊利卡的作品是第一部濃縮了新大陸的發現和哥倫布的去世的劇本。他在舞臺上想象出廣袤的空間,人群場景的布置以及精心設計的對話使作品成為意大利劇本創作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弗朗凱蒂的音樂充分利用了劇本內在的各種可能性,為重唱、合唱以及大量的管弦樂插曲創造了大型的場景。與同時代的許多歌劇作品相比,其音樂內容持續不斷地展開,展露了受益于瓦格納管弦樂詮釋的技法。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演即獲得世界性的成功。1895年進行的修改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縮短表演的時間,將第三和第四幕壓縮成一幕;1923年弗朗凱蒂重新創作了第三幕,來代替以前的第三和第四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