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內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 1855.1.20~1899.6.10)
法國作曲家。一生只完成了一部歌劇《亞瑟王》,對于它是不是法國最成功的瓦格納風格作品,目前仍有爭議。在肖松的家鄉,《亞瑟王》并不十分流行(法國的公眾并不像法國的一些作曲家那樣狂熱地崇拜瓦格納),但毫無疑問是一部杰作,它在法國音樂史上的地位也相當重要——成為在反瓦格納天才德彪西到來之前,瓦格納在法國影響的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
肖松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十幾歲時在音樂、繪畫和詩歌等方面都顯露出超凡的天賦。他的父親并不認為音樂對于兒子而言是一項合適的職業,而是逼迫他學習法律。1877年,肖松取得了律師資格,滿足了家庭對他的期望。但卻拒絕從事法律職業,父親只好極不情愿地同意了他學習音樂的愿望。1879年,肖松開始學習音樂,初從馬斯內,后跟弗朗克學習。同年去慕尼黑旅行,在那里觀看了《尼伯龍根的指環》。1880年,肖松看過《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又在1882年設法弄到《帕西法爾》首演的票之后,瓦格納對他的影響日益加深。
肖松和妻子埃斯庫迪爾在拜羅伊特度完蜜月后,過著安靜閑適的生活。1885年之后的十年里,斷斷續續地創作了《亞瑟王》。這位法國浪漫主義大師的生命終結于一件看似滑稽可笑的事件——他從自行車上跌落致死,年僅4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