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康普拉
(André Campra, 1660.10.4~1744.6.29)
安德烈·康普拉是呂利和拉莫之間最重要的法國歌劇作曲家。和其他巴洛克時期的法國音樂家一樣,他一直想將意大利風格(如返始詠嘆調)與法國風格相融合,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把法國音樂的精致和意大利音樂的活力結合起來。
康普拉是以教堂音樂家的身份開始其音樂生涯的,但從一開始他的趣味似乎就在舞臺音樂上。1681年,在圣掃羅教堂任職時,就因涉足戲劇演出而受到上級的嚴厲責備。他還在法國南部一些教堂任音樂總監,如圣特羅費等教堂。1694年被任命為巴黎圣母院音樂總監,此后,第一部小有名氣的戲劇作品問世,但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用假名出版了該作。直到1700年,他放棄了圣母院的工作,并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出版了《赫西俄涅的抒情悲劇》。
康普拉的9部抒情悲劇,在18世紀都被重演過,但他對法國歌劇的歷史貢獻在于歌劇-芭蕾體裁的創新。這是一種典型的法國式舞蹈與歌曲結合的產物,它用世俗性、享樂性的題材取代了過去的神話和騎士題材。該體裁的第一個例子是《華麗的歐羅巴》,于1697年上演,它的成功促使康普拉離開了圣母院。但1718年后,他的戲劇音樂創作走下坡路,他的最后一部歌劇-芭蕾是《時代》。兩年后,他再次為教堂作曲,1723~1735年間,任皇家禮拜堂助理音樂總監。